“完美先生”和克林顿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_huo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职业生涯中屡次遇到“完美小姐/先生”。如果谁不太清楚各类企业管理丛书中提到的“A角”的概念, 可以去CBD任何一座高级写字楼看看这群完美小姐/先生。完美小姐/先生和这个时代中涌现出的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工作人员一样,都是年轻的上班族;和他们的同类不一样的是, 完美小姐/先生依靠一套看似毫无瑕疵的人生准则生活,他们有着超乎寻常的上进心和精确到小数点以后两位数字的质量标准;他们热切地渴望着来自老板的赏识、同事的敬佩,就像索马里的难民期待救济粮。完美小姐/先生的外表经得起员工着装准则里每项条款的考验。男士着西装打领带、从不穿浅色长裤;女士穿过膝盖的职业套裙,夏天穿不露脚趾和后跟的凉鞋。不过全然不同于那些循规蹈矩的老古板,完美先生/小姐在每个周五休闲日,都会充分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他们穿休闲装,但不会是充斥街巷的“鳄鱼”或“梦特娇”,他们选择某个在国内不那么知名的英国或意大利的品牌,或是不那么贵、但绝对有质量保证的香港品牌。尽管在收入上达不到经理的级别,完美小姐/先生在品位上却不会因此而稍逊一筹。他们和身上的服装相得益彰,举手投足无不流露出外企人的风范。如果他们在打手提电话,就会让你想起摩托罗拉的某个电视广告;如果他们在办公,就像是为某个笔记本品牌做宣传。
  标准的完美小姐/先生绝不是花架子;除了在外表上先声夺人之外,他们更致力于在工作上成为同类的楷模。 他们舍得动脑子,下功夫。我遇到的第一个完美先生,曾经让我对人类是否需要睡眠产生了质疑。每天不管我多早上班或多晚离开,他永远像一尊雕像一样端坐在电脑前。 我初进公司曾经有前辈教导过:“在我们公司,女人像男人一样地干活,男人像牲口一样地干活。”所以我并不奇怪他有着驴子一样的耐力和执着。问题是:有几个人能在像驴子工作的同时,又保持着白马王子一样光鲜的外表呢?
  完美小姐/先生通常是老板的红人,他们经常会轻描淡写地说:“刚刚我和Micheal 谈了一下,对项目有了新想法。等会给大家做一下演示。”要知道Micheal可是大中华区的销售总监啊。老板做到这个级别,通常会让所有的“B角”在大堂一眺望到他,就知趣地停下脚步,等下一拨电梯。完美小姐/先生在做演示时,就像在表演。他们字正腔圆,绝不像某些人伪装台湾国语或香港普通话,他们有足够的自信不去崇港媚台。
  正因为完美小姐/先生是“永不出错”的代名词,所以当我得知某个完美先生下错订单,导致数十万元的损失时,惊讶程度不亚于得知金子也会生锈,查尔斯王子和黛安娜早就同床异梦,莱温斯基居然不是在胡说八道。完美先生偶尔的马失前蹄,就像是一件范思哲设计的豪华晚装,沾上了去不掉的污渍。他只能靠每周一次的心理咨询来排解自己的郁闷之情。他已经是我们之中的骏马,却还着急成为麒麟,步子迈得太快,难免就会踉跄。我同情我们的完美先生就像我同情在莱温斯基事件中的克林顿。别人家的老公偷腥,老婆充其量查查QQ和短信,他却有整个的FBI和斯塔尔办公室滴水不漏的调查;别人家的老公犯事,顶多小舅子帮着骂,他却得忍受全世界的倒戈相向,原因就是因为他在家人和大多数美国人的心中太完美。
  对完美先生的善意劝告就是放平心态,接受完美中总有缺憾,不完美中也有风光。如果这个劝告缺乏创意,那就建议完美先生如果犯错,就在做汇报时耍点小机灵。就像克林顿,虽然他和莱小姐的风流韵事把全世界的大小报纸煮成了一锅粥,但他永远坚持使用Inappropriate Relationship (不太恰当的关系) 这样朴素的字眼来描述这桩艳事。
其他文献
茶被人从山上采下来,经过炙热的烘烤等各种繁杂的工序,终于被制成了极品的龙井。它被装进了包装精美的茶盒里面,忍受着极其漫长的黑暗和寂寞。  有一天,茶被人从茶盒中取出来,放进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中,片刻之后,滚烫的热水淹没了茶的身体,一股前所未有的温暖霎那间将茶紧紧地包裹住了,茶在这透明的液体中忘情地起舞着,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它的叶片也慢慢地舒展开来,恢复了它原有的生机勃勃的绿色,它的汁液融进水里,
辩论式学习,即全体学生始终围绕同一辩题,自主选择观点,形成正反两方,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在课堂上运用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说明自己对某一事物(观点)的见解,并力求驳倒对方的论点。同其他学习形式相比,辩论式学习的特点是:正反双方的任务始终是用自己所收集的材料阐明自己的观点,抓住对方论点、论据中的问题,驳倒对方;这样的课堂始终处于激烈的思想交锋状态,为学生成为新世纪所需的人才提供了良好的训练模式。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