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百年“二七精神”--《二七塔--一座城市的精神造像》编辑手记

来源 :东方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huibu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七塔是什么?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中心区域,为何会有“塔”这样的建筑物?这座塔缘何成为一个省会城市的标志物呢?另有一种有趣的现象,有的人即使未到过河南郑州,对二七塔也并不陌生。就像有人从未去过北京,却能一眼认出天安门城楼。…………2021年5月30日,央视《今日中国》聚焦郑州二七塔。节目中这样讲: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中原儿女在奋斗中铸就伟大的民族精神。您现在看到的是郑州二七纪念塔。它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大罢工而修建的。
其他文献
李冰修建的举世闻名的都江堰、纪念诸葛亮的丞相祠堂、杜甫营造的文人草堂、薛涛造笺留下的水井……成都外揽山水之幽、内得人文之胜,一座座公园留存和延续了城市的文脉,是天府文化的生动载体,展示城市历史人文底蕴的窗口。  新时代的成都公园,有了更丰富的新内涵——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作为世界城市最长绿道的天府绿道,串起公园城市“绿脉”,建成后将再现《蜀川胜概图》胜景,真正实现李白诗中的“万户千门入
稀土矿开采形成的尾砂是导致稀土矿区生态环境恶化和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当前生态修复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稀土尾矿经多年治理,生态效益初显,但与经济产业相结合的可持续治理模式尚未形成。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是南方红壤区的乡土树种,因其富含植物精油而被大面积推广,已逐渐成为南方林业的主导树种之一。在系统总结稀土尾矿生态修复现状及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香料用樟树区域分布、生态特性及产业的发展现状,论证了樟树在稀土尾矿环境生长的可能性,且提出了在稀土尾矿生态治理中发展香樟精油
青年一代的内心总是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尤其是爱情。在中国近代,在一个下雨天,充满着古典气息的上海的一条古巷中,我国“现代派”新诗代表戴望舒与其内心所憧憬的“丁香般的姑娘”擦肩,其诗中爱情从期待到幻灭的过程,如同作者审视内心、面对镜中自己的过程,从表面的追求到最后本质的探索,作者经历着心灵之旅。本文通过“镜”中、“镜”后、“镜”下对戴望舒的探索来反映不同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