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思考与对策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chao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知识经济以及信息经济迅猛发展,对于高素质、专业性人才需求愈发强烈,更加凸显出教育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必须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本文主要对现阶段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对于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师资力量日益雄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备的道德品质以及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称之为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活动存在密切相关的联系。就现阶段教师职业道德情况而言,总体水平相对较高,大部分教师都能严格恪守师德规范,为社会主义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但其中也存在不尽如任意之处,不仅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对教师职业道德加以重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总体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都能够自觉地按照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要求,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了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然而,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也有部分教师为谋求个人私利而逐渐忽视了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放松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具体而言,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重业务,育人意识淡化
  由于考评制度的不健全,在教师管理和使用上没有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注重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的提高,忽视教师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在评定职称和晋级时片面地考察教师的科研水平、学术水平,很少在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能力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出现部分教师重业务,轻职业道德,重科研,轻思想教育等不利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局面。部分教师只满足于课堂教学,单纯追求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业形势及就业观念教育,平时也不注意与学生接触交流,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他们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不能有效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導和心理疏导,不利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敬业精神欠佳
  某些青年教师没有系统、认真地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知识,缺乏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教学法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再加之外界因素干扰,服务意识较差,敬业精神有待提高。中年教师职业道德观念较强,是一批不可多得的中间力量,但负担过重,面临着知识的不断更新、担负着社会和家庭带来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教师职业道德缺失成因分析
  1、当前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学校教育的某些方面已经出现了相应的道德失落现象。学校在管理理念和制度上出现了偏差,甚至某些教师忘记了教书育人的真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很大冲击,其价值观趋念向功利主义,人生观趋向享乐主义,错误地把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作为思想行为准则。教师与社会高收入行业相比,岗位工作辛苦,薪资待遇不高,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某些教师大搞“第二职业”。他们对本职工作缺乏认同感、成就感,教学热情不高,甚至出现一些教学事故。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师角色,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学生需求的多样性上,他们要求教师由“单一角色”向“多重角色”转变。学生要求教师不仅是“讲师”,而且是值得信赖的“人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人生的指导者、生活的朋友。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角色转换的重要性,仍然抱着传统的“师道尊严”,因而师生矛盾较大。从教育教学的活动形式与方式上看,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逐渐成为主要的师生沟通方式,这些都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3、缺乏相应的评价管理体系。在教师中还没有建立健全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师德考核管理机制。在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时重视文凭,忽视了对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考查。师德的考评制度还有待完善,对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较坏的教师处理还很不及时。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和舆论监督有效机制还没有形成,未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对策研究
  1、建立岗前培训机制
  岗前培训是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之一,对于青年教师进行必要的岗前技能培训,有助于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对教师工作有正确的认知。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创造良好基础。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等纳入平时集体学习计划。还可通过一些优秀教师案例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青年教师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具体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2、建立健全的职业道德建设机制
  职业道德建设机制是保证教师提高职业道德素养的基础,因而建立健全的职业道德建设机制十分重要,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实现教师的长远发展。健全职业道德建设机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完善考核机制,将师德考核作为一种硬性考核标准。通过设计特定的考核问题,制定完善的考核内容,尊重师德考核者的主体性,保证考核的有效性。第二,完善奖惩机制,通过完善奖惩机制,可以有效规范教师的行为,对敬业的教师进行奖励,使教师产生荣誉感,再接再厉,自觉遵守相关规定,规范自己的行为,对不敬业的、违反规章制度的教师进行惩罚,严重者给予开除,保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
  3、提高师德修养水平
  提高教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自觉性,正确处理待遇与工作态度的关系,发扬为教育奉献的精神和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其次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强教师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敬业精神,通过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刻苦磨炼自己,努力提高道德实践能力,把“为自己”與“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再次,应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公民的基本要求,同时应从执法高度,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等有关教师职业道德方面法规条款的规定。最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教学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我国的教育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对于教师综合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应严格恪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社会主义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但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冲击,或者某些教师未充分意识到职能角色的转变,导致存在敬业精神缺乏以及育人意识淡薄等问题,不利于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还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结合本地区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从师德修养、岗位培训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水平,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塑造新时期教师形象[J]. 新课程(下),2014年03期.
  [2]陈秀鸿.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思考[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7期.
  [3]吴晓丽.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 西部素质教育,2016年08期.
  [4]刘爱辰.加强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12期.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作为水利工程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水利工程质量,将滑模施工工艺广泛应用到水利施工中,可以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及安全性。为此,本文通过具体工程案例,主要对滑模施工流程、注意事項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 水利工程;滑模技术;作用机理;施工流程  一、工程案例  某水利工程为闸坝低水头河床式水电站,灯泡贯流式机组
摘 要: 混凝土防渗墙是有效处理坝基渗漏和工程除险的防渗技术,它能够在松散透水地基或土石坝(堰)体中连续造孔成槽,以泥浆固壁,在泥浆下浇筑混凝土或回填其它防渗材料修筑而成的起防渗作用的地下连续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施工工艺和防渗材料都有了很大提高和进步。为此,本文主要对混凝土防渗墙的类型及施工流程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 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流程  混凝土防渗墙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普
摘 要: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接缝处破坏比较常见,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路面使用寿命;破坏后修复困难,投资较大。接缝破坏的原因较多,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优良的密封材料、合理的接缝构造、正确的施工工艺,可以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的使用质量,减少和延缓路面破坏,从而保证行车质量和延长路面使用壽命。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病害;施工技术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施工类型  1、施工缝施工  (1)纵向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迅速,所建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人们为了拥有更适宜办公和生活的场所,对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建筑越来越追求结构和功能多样化。在大部分建筑物中,为满足人们对多功能建筑的要求,合理布置结构,转换层的概念被人们所熟知,转换层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随之转换层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如何解决转换层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等问题成为了人们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