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水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剪力墙施工中的应用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持续繁荣,在此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实现了较大发展,然而在各类不良因素影响下,建筑行业清水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较多缺陷和不足之处。基于此从工作实践经验出发,结合建筑工程剪力墙施工过程中清水混凝土技术的应用,简要阐述并探究了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法、技术控制要点以及测量、模板、钢筋和混凝土浇筑等内容,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剪力墙施工;混凝土技术;清水混凝土;应用
  建筑行业的发展推动了一大批建筑材料的发展,清水混凝土结构技术也随之不断完善和发展。其中清水混凝土内浇外挂施工体系在建筑剪力墙施工过程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且取得满意效果。对建筑施工单位来说,清水混凝土技术创造了良好的工程效益,并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较大影响。清水混凝土技术不仅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了有效保障,且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实现了新技术的充分利用,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一、清水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价值
  清水混凝土可视为一种绿色混凝土,它是在建筑结构成型后以混凝土外表的平整和密实性为参考,不对其作任何装饰。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混凝土结构中实现了对化工涂料产品装饰以及传统饰面的全新突破,对于工程环保具有积极意义:一次性结构成型使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大量减少,避免了抹灰、修补以及剔凿等施工环节,较好地保护了建筑物周边环境。清水混凝土技术有效避开了混凝土传统施工方案难以避免的质量通病,有效预防了抹灰开裂、脱落、空鼓等诸多质量隐患,实现了对工程结构中楼板裂缝以及漏浆等一些质量通病得到有效控制;此外还有利于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提升,且清水混凝土施工并无剔凿、修补空间,因而施工单位必须在施工流程中以各种管理职能为依据,努力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为建筑施工工序提供保障。
  建筑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必然关注工程总造价,而清水混凝土技术施工过程中所需人力与物力资源较大,这在造成工程施工周期延长的同时,又因为节省了抹灰、吊顶以及装饰面层等工序,使建筑工程总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和降低,后期维保资金也得以减少。建筑工程施工往往要求混凝土施工表层光滑平整、并具备清晰的棱角与线条,而清水混凝土在保持色泽一致的前提下,施工缝痕迹并不明显,从而满足了建筑施工要求。
  二、清水混凝土技术的施工测量
  在清水混凝土施工全过程中,施工测量是先导工序,施工方必须严格控制其施工测量、具体施工以及一次成型。在有效保障清水混凝土施工测量精度以及控制面板的基础上,精心设置建筑工程标高轴线与基本点;应确保轴线与基准点相应标识的隐蔽、准确以及牢固,并合理控制混凝土平面尺寸;应严格控制和避免清水混凝土浇筑出现轴线偏差、楼层错台以及扭转等问题,消除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在测试平面尺寸基准点并加以严格审核的同时为建筑施工质量水平提供有效保障。
  在清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露筋现象是不允许出现的,因而在建筑物外露结构以及基础楼面插筋过程中施工方首先应保证清水混凝土各部分构件符合施工需求;而在施工中已经发生施工移位的现象则以标准规范为参考,并在楼层或者混凝土基础进行浇筑前实施校正。
  三、建筑剪力墙施工中应用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
  (一)清水混凝土施工中钢筋部分的技术要点
  在剪力墙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为确保拆除混凝土模板后不会出现露筋现象,保护层与设计标准相符合,并且获得清水混凝土施工效果的基础上,应严格控制管理钢筋绑扎。
  1、清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墙体钢筋的绑扎作业
  在剪力墙清水混凝土施工中,钢筋绑扎是基础,施工作业人员为预防绑扎钢筋发生扭曲和移位,应在施工前以“梯子筋”的绑扎方式进行施工作业。绑扎钢筋时应在两条相邻钢筋连接处呈八字形绑扎,同时确保相交点处结合足够紧密;钢筋网片绑扎完成后应及时进行钢筋保护层的安装作业,确保间距比相关标准要低,从而有效保证绑扎质量。
  2、梁柱鋼筋绑扎作业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清水混凝土暗柱会发生扭曲现象,因而施工作业方在绑扎柱箍筋时以相关施工标准为参照,确保足量的定位箍筋,箍筋与主筋平面应始终保持垂直;在妥善绑扎主筋与箍筋交叉点后,混凝土柱子位置应与箍筋错开,应始终确保每1.5m内箍筋数量不低于两个。若混凝土内部纵向受力筋呈双层乃至多层排列时,直径短筋应与钢筋垫保持一致;若梁筋出现弯钩,则应保证下层筋弯钩方向朝上,上层则朝下;当建筑顶面主筋之间的净距约为25mm时,保护层主筋下必须铺设砂浆保护层,厚度为25mm,防止主筋部分外露。
  3、模板工程施工
  清水混凝土的观感质量以及成型效果直接受模板工程的影响。所以施工方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刚度大、变形小、表层光滑且能多次周转的施工材料作为混凝土模板。现浇顶板作业时应以施工面积为参考,通常选用面积较大、耐水性较好、厚度密实一致的覆塑竹胶膜,选用强度较高、不变形以及厚薄均匀的方料作为龙骨材料。
  (二)顶板模板材料选择以及施工
  在剪力墙施工中选择模板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墙体施工质量,在施工中应用全钢大模板的同时应充分保证施工设计标准。而在标准层施工中则应以大模板墙体尺寸为依据,防止施工质量因跑模而受到不良影响。
  在顶板覆塑竹胶膜配模中,应以房间尺寸为依据,最大化降低拼缝,弱化观感质量因素;在对顶板标高水平线加以明确的同时粘贴以海绵条,使混凝土流浆现象得到根本性杜绝;在进行顶板支模作业时应以剪力墙相关施工要求为依据安放方木,同时应确保压边方木与底板保持平行,墙板阴角保持顺直,无漏浆现象;应确保覆塑柱脚锚接缝平顺铺设,并始终保持混凝土钉子在板面下方,所有接缝粘贴均应平顺,不可出现皱褶。
  (三)钢模板施工
  在清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完成模板加工后,施工方应确保模板后续施工质量,以墙体位置为依据对组装成型的模板进行重新编号。定型安装门窗洞口时应以丁伟钢筋和洞口位置线为依据,确保模板加固、横竖向钢管始终与设计要求相符;以墙身位置为依据在大模板就位前自楼层第二间开始安装轴线楼板;完成大钢模安装后,取砂浆水泥(1:3比例)浇筑密封;安装外墙时应通过下层进行三角挂架安装,以此确保内墙模板的有效拉接固定。
  (四)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在剪力墙施工的混凝土浇筑环节,应以变化情况以及混凝土成品养护为依据由专人审查支撑体系、钢筋以及模板,对形变、松动情况应及时发现和处理;应在有效预防裂缝的基础上于上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振捣作业。浇筑门窗混凝土时应遵循均匀下料原则,防止工程模板受挤而出现偏差。此外还应在底部楼板施工过程中取木条和密封条塞严,防止混凝土烂根。
  四、结语
  在剪力墙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确保了墙体施工质量,是一种有效的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值得我们予以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侯军伟.浅谈剪力墙施工中对拉螺杆对混凝土成型质量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0,29(31):97-98.
  [2] 李风霞.运用QC原理,加快剪力墙施工速度[J].科学之友,2010,(11):48-50.
  [3] 张俊,王海霞.框架剪力墙施工中技术问题的探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1,(8):131-131,126.
  [4] 华强.浅谈高性能砼在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9).
  [5] 张伟德.大模板在高层建筑剪力墙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与生活,2010,(22):67,136.
  [6] 苏军.高层住宅剪力墙施工技术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