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要有好的制度环境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sey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不是教出来的,创新是人的本性。”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说。
  在姚洋看来,要提高年轻人的创造力,就要完善目前的市场制度以及法律制度,营造好的创新的环境。
  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中央政府要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姚洋: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代表了我国经济转型之大势。
  以前中国经济依靠外延式扩张,以后则要转向内涵式增长,技术进步将成为重要推动力量。创业只能在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无创新,不创业”,创业必须结合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怎么去创新?“互联网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现阶段中国的创新,还是要结合制造业。我们需要企业家转变思路,需要政府以及全社会齐心协力,来推动中国的创新,来推动中国的制造业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变成一个制造业的强国。把互联网运用到工业上,运用到有优势的地方去,用互联网来带动下一步工业的创新。
  当初,我们的经济依靠这种外延式发展模式就能打开国际市场,从2001年到2008年我们的出口翻了五番,可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在经济发展好的情况下,创新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尽管当时出口的是附加值比较低的产品。
  2008年之后,整个世界爆发金融危机,各国经济开始下滑,市场也开始萎缩。再靠外延式的生产,显然是很难维持经济持续发展。同时制造业的份额也在逐渐下降,因而,越来越多的需求要从国内产生。要靠国内的需求拉动经济,这实际上难度很大,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经济增长呢?唯有创新。
  一方面创新是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是提高需求的过程。比如,新出来一种药品,市场上就会有需求,有创新就会有需求,经济才会滚动发展起来。
  正是出于经济转型的需要,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新闻周刊:那么,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是否阻碍了创新?
  姚洋:一说到创新,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埋怨我们的教育体系把学生的创新能力给毁灭掉了。不可否认,目前我们的教育体系存在问题,让很多学生做了无用功。比如说,有的试题本来做一遍就可以,为了应付高考,学生要做好多遍,把孩子的天性都给磨灭了。
  其实,一个人是否有创新能力与教育关系不大,就像有些企业家的成功和受教育程度不成比例一样,比如,第一批富起来的乡镇企业家,他们受教育程度就比较低,但他们在做企业方面却比教育程度高的人成功。
  在创新这方面,大家以为美国的教育体系是最好的,但实际上他们的教育体系也有很大的问题。我刚到美国求学的时候,导师比我大不了几岁,他原先在很小的州立学校教学,学生基础差得要命,有的还怎么讲也讲不通。美国的教育鼓励创新,实际上那是为少数人、少数天才准备的。我不认为我们的教育体系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现在很多中国的年轻人没有创造力,是因为整个市场制度和法制制度没有做好,没有一个造就和鼓励大家创新的环境。只要这个环境有了,我们的创新一定会有。
  所以我认为,创新能力是生而俱来的,和教育没有太大关系。我所说的创新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而不是一提到创新就是“高精尖”的东西。
  中国新闻周刊:那么创新的主要阻碍在哪里?
  姚洋:我认为创新的阻碍在于制度环境。美国之所以创新能力强,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首先,法律体系健全。在法制建设上,美国特别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这方面,我们对待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相对较弱。
  另外,我们对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力度不够,尽管规定了相关的激励措施,但是机制上不健全。以北京大学为例,北大有很多科研成果没有转化成生产力,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很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北大实验室做的东西就属于学校,教授不能拿出去自己生产。北大只出了方正、青鸟,没有更多的企业做起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给这些老师激励。
  其次,金融支持。美国的金融体系发达,管制少。资金向高精尖项目流动。
  在硅谷,只要有好的创意,资金是不用愁的。资金追着创新跑,不用创意人四处找钱。
  第三,美国创新得益于移民政策,这也是其他发达国家追不上美国的原因之一。美国的高科技公司的员工,60%以上都是外来移民人员。有这种开放心态,才能吸引人才。
  因此,我们要进入创新社会,应该在这三方面同时改进。这三面如果不改进,创新是有难度的。
其他文献
2015年10月24日,北极圈格陵兰岛。 46岁的毛大庆站在格陵兰的冰盖上,积雪深到半个小腿,风吹得人站都站不住,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冰盖上冰丘起伏,分布着深不见底的冰裂缝,每年都会有前来探险者在冰漠走失或者坠入冰缝丧生。  他已经跑完了30个全程马拉松,只有这一次,让他在完事后庆幸“我终于活着回来了”。也只有这一次,让他强烈地意识到,长跑与这半年的人生选择极为相似。 对毛大庆来说,所谓的人生选择
在一般人的理解里,“火大”就是单纯的发怒或愤怒,避免火大,只须发火的人克制自己就可以了。其实,火大并非是人们所说的“愤怒”,而且,愤怒也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情绪范围,从生气、发火、到动怒,再到暴怒。火大从开始还有理性,可以克制,但渐渐失控,以至怒不可遏、因失控而狂怒,完全失去理性。  希腊索福克勒斯的《埃阿斯》(Ajax)一剧中有一个狂怒者的故事。埃阿斯与奥德修斯争夺奖品失败,他怒火中烧,血液沸腾
“我展开了一个很长的时间线,来表达我对情感、对爱的理解”  中国新闻周刊:拍摄《山河故人》的初衷是什么?  贾樟柯:在拍摄完《天注定》后,我就想拍摄一部专注于情感的影片。虽然《天注定》中也有情感的表达,但更多是专注于暴力和社会的变动,社会问题带给个体的危机。  在我的电影中,我从不会单纯去拍社会问题,因为我不是记者也不是社会学家。我所感兴趣的是社会中的人。当然,我不会把社会本身和作为个体的人切断,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财政部财政科研所原所长贾康,是国内较早提出从供给侧发展实体经济、促进就业的经济学家之一。早在2011年初,他就和姚余栋、黄剑辉等学者自发成立了“新供给经济学研究小组”,专门从事供给侧的理论研究。  如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被中共高层所提出,作为此前一直呼吁的学者对此有何感触?之前他们做过哪些努力?又该如何看待新生的新供给学派?围绕这些问题,贾康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
如果说欧盟像一个家庭,那么英国就像一个每日唠叨不休的主妇,她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都很紧张,虽然理由各异,但总归是看谁都不顺眼,想要改变现状又无从下手。最终,在自负和挫败感的交织下,想和固执的丈夫、桀骜不驯的小叔子、强势不放手的婆婆摊一下牌:“我可以离婚吗?”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5月27日宣布,英国保守党政府计划在2017年底前就英国欧盟成员国地位进行公投的法案,将给出一个答案。  英国的心态其
穿着黑色西装的吴文辉斜靠在猩红色的布沙发里,在将近一个小时的采访里持续基本保持着同一坐姿,看起来似乎有点不够放松。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工科男吴文辉,是中国网络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但是在过去十年间,他几乎一直沉默低调地呆在幕后,直到2013年,作为从盛大文学出走的主角,陷入一场持续数月的商业纷争当中,他多少有点无奈地被推到台前。  闭关一年后,2014年4月,作为腾讯文学CEO,他再次现身于公众视野。
医生亦凡人  这才是现实版的医生世界,有某种模糊的,无法言明的东西。  它包含着道德、善意,当然,也有残忍  影评人/杨时旸  美国一位医生因为涉嫌让上百位无需化疗的病人进行化疗获取巨额利润,正面临175年的监禁处罚。这一次,医生的形象变成了一个无视生命的魔鬼。无论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和医生有关的新闻一定会引发热议。一方面因为这个职业牵动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另一方面,这个职业本身也确实特殊。某种程度
中国高铁“走出去”,从最早提出动议到成为上下共识,不过短短五六年时间。  原铁道部相关负责人曾透露,中国是在2009年才正式提出高铁“走出去”的战略,直到2010年,铁道部针对不同国家成立了十几个工作小组,才标志正式开始运作。  “刘志军在任时,高铁‘走出去’并没有真正提上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路隧道专家王梦恕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彼时,中国高铁建设在各地全面开花,因此高铁企业“走出去
在治疗室里,我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我要苟且着过吗?愿意花钱来讨论这个问题的,往往都是不愿意苟且,但又不知道如何才能理直气壮地活的人。  什么是苟且?苟且就是当我们无法改善我们的情感关系,却还要勉强维持的一种生活的态度。  一方面我们无力解决问题,一方面也无法从问题中解脱出来,而只能挣扎着默默忍耐。  换句话说,很多人会说,如果不是因为孩子,如果不是因为怕父母伤心,如果不是怕被人议论,我早就和他/她
1990年9月3日至4日,中国和越南的高层领导内部会晤在四川成都悄然举行。  当时,中越之间的正常关系已经中断多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国际风云变幻,特别是苏联、东欧政局剧变。面对这样的形势,两国领导人都有一个共识:两个社会主义国家需要恢复正常关系。这次内部会晤,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举行的。  中方参加这次内部会晤的是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和国务院总理李鹏,越方是越共中央总书记阮文灵、部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