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今天许多中国人依然称美元为“美金”,但其含金量已经越来越少,美元币值一成不变的想法已经成为过去。
在中国,许多人习惯将美元称作“美金”,也就是“美国黄金”。
然而如今,一切有变。
政府官员、商人和大街上的行人们曾经钟意使用“美金”这个称谓。因此,如果一个中国人告诉你他欠你一百“美国黄金”的话,别以为自己会发大财,因为那只表明他准备付给你100美元。
中国人对美元的印象源于金本位,这种印象实在太深入骨髓了,以至于虽然1971年尼克松总统切断了美元与黄金的联系,但中国人仍不能释怀。
大约30年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只有区区1.67亿美元。1970年代末一次重要会议上,中国领袖邓小平曾对大批政府高官预言说:“同志们,请想象一下!总有一天我们会拥有一百亿美元外汇储备!”台下一片沉寂,因为这个数字太不现实了。短暂停顿之后,邓继续对不知所措的人们说道:“同志们,请想象一下!有了这一百亿美金,中国可以做多少事情!”
邓小平的观点折射出他对美国资本主义许多要素的赞赏。1986年11月份,我曾在纽约交易所主席约翰·费伦访问北京并会见邓小平时担任他的翻译。会见期间,他对费伦提到:“你是一个富有的资本家,而中国仍旧贫穷,没有多少财富。你通晓金融和资本市场。你必须传授给中国大量有关金融和资本市场的知识。未来有一天,中国也将会拥有自己的证券交易所”。
这是中国经济急速增长的前奏。目前中国外汇储备接近2万亿美元,其中大约1万5千亿投资于美元资产。随着全球陷入金融危机,世界的目光往往聚焦在中国手中巨大的美元上面。
多年以来,为许多人忽视的是美元从未有过短缺,也未有过短缺的顾虑。比如1980年代,政府要求每个人把手中的美元兑换为中国货币—人民币,这种货币可以逐字解释为“人民的货币”。因此,美金成为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尽管有着强制兑换的命令,但许多人坚持持有自己的美元,或以极高的汇率买入它们—如果能在任何地方找到销售者的话。
无人确切知晓这波潮汐的消退始于何时,也没有人精确的得知美金的光泽从何时起开始缓慢,但不可逆转的褪色。不过,如今许多中国商店不再接受海外银行发行的美元信用卡(消费者可以用美元现钞付款,但店主会把它们兑成人民币)。而且,一旦超过一个规定的配额,外国人便再也无法把多余的美元兑换成人民币。
过去,人们持有美元并没有特定的目的。如今,只有在它们要送子女出国读书、旅行、或到另外一个国家做生意时才会持有美元。政府更为担心的是他们在美国投资的安全,其中大多数是国债和房地美及房利美发行的准主权债券。
北京最近呼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在国际贸易中发挥更大作用。但中国也充分认识到,美国可以否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任何一个决定。它的呼吁更多意味在于对美国的一种警告。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对美元贬值感到担心,他们担心美元贬值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导致中国海外投资缩水。虽然今天许多中国人依然称美元为“美金”,但其含金量已经越来越少,美元币值一成不变的想法已经成为过去。
我们仍把美元称作美金,但美国不该以为事情永远不会变化。(摘自:《纽约时报》2009年5月14日 编译:何乐)
点评:美国财政部网站最新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4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为7635亿美元,低于3月底的7679亿美元。这意味着,4月份中国减持了约44亿美元美国国债。这也是中国一年多来首次减持美国国债。世界银行行长佐立克6月8日表示,中国正在开始实施外汇储备多元化战略,美元作为中国主要外汇储备货币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他说,中国放弃美元只是个时间问题,这一天迟早会来到。
在中国,许多人习惯将美元称作“美金”,也就是“美国黄金”。
然而如今,一切有变。
政府官员、商人和大街上的行人们曾经钟意使用“美金”这个称谓。因此,如果一个中国人告诉你他欠你一百“美国黄金”的话,别以为自己会发大财,因为那只表明他准备付给你100美元。
中国人对美元的印象源于金本位,这种印象实在太深入骨髓了,以至于虽然1971年尼克松总统切断了美元与黄金的联系,但中国人仍不能释怀。
大约30年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只有区区1.67亿美元。1970年代末一次重要会议上,中国领袖邓小平曾对大批政府高官预言说:“同志们,请想象一下!总有一天我们会拥有一百亿美元外汇储备!”台下一片沉寂,因为这个数字太不现实了。短暂停顿之后,邓继续对不知所措的人们说道:“同志们,请想象一下!有了这一百亿美金,中国可以做多少事情!”
邓小平的观点折射出他对美国资本主义许多要素的赞赏。1986年11月份,我曾在纽约交易所主席约翰·费伦访问北京并会见邓小平时担任他的翻译。会见期间,他对费伦提到:“你是一个富有的资本家,而中国仍旧贫穷,没有多少财富。你通晓金融和资本市场。你必须传授给中国大量有关金融和资本市场的知识。未来有一天,中国也将会拥有自己的证券交易所”。
这是中国经济急速增长的前奏。目前中国外汇储备接近2万亿美元,其中大约1万5千亿投资于美元资产。随着全球陷入金融危机,世界的目光往往聚焦在中国手中巨大的美元上面。
多年以来,为许多人忽视的是美元从未有过短缺,也未有过短缺的顾虑。比如1980年代,政府要求每个人把手中的美元兑换为中国货币—人民币,这种货币可以逐字解释为“人民的货币”。因此,美金成为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尽管有着强制兑换的命令,但许多人坚持持有自己的美元,或以极高的汇率买入它们—如果能在任何地方找到销售者的话。
无人确切知晓这波潮汐的消退始于何时,也没有人精确的得知美金的光泽从何时起开始缓慢,但不可逆转的褪色。不过,如今许多中国商店不再接受海外银行发行的美元信用卡(消费者可以用美元现钞付款,但店主会把它们兑成人民币)。而且,一旦超过一个规定的配额,外国人便再也无法把多余的美元兑换成人民币。
过去,人们持有美元并没有特定的目的。如今,只有在它们要送子女出国读书、旅行、或到另外一个国家做生意时才会持有美元。政府更为担心的是他们在美国投资的安全,其中大多数是国债和房地美及房利美发行的准主权债券。
北京最近呼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在国际贸易中发挥更大作用。但中国也充分认识到,美国可以否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任何一个决定。它的呼吁更多意味在于对美国的一种警告。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对美元贬值感到担心,他们担心美元贬值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导致中国海外投资缩水。虽然今天许多中国人依然称美元为“美金”,但其含金量已经越来越少,美元币值一成不变的想法已经成为过去。
我们仍把美元称作美金,但美国不该以为事情永远不会变化。(摘自:《纽约时报》2009年5月14日 编译:何乐)
点评:美国财政部网站最新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4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为7635亿美元,低于3月底的7679亿美元。这意味着,4月份中国减持了约44亿美元美国国债。这也是中国一年多来首次减持美国国债。世界银行行长佐立克6月8日表示,中国正在开始实施外汇储备多元化战略,美元作为中国主要外汇储备货币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他说,中国放弃美元只是个时间问题,这一天迟早会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