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儿毁了我的“毒蛇”老妈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y_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对别人谦虚时往往会贬低自己的孩子,他们最初的自卑就产生了。
  
  从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未了》里的主持人小S徐熙娣那里,我们知道现在很流行一种的话语风格叫“毒舌”。她对许多嘉宾刻薄又幽默、夸张又精准的评价,令很多观众大呼过瘾,也保证了收视率路走高。真的,常常挖苦比赞美更加机智,更有喜剧效应,更吸引眼球。
  巧的是,我也是个中高手,这为我写文章提供了不少便利。我得谢谢我妈,只是不知道该归因为遗传基因还是言传身教。
  是的,我妈就是个“毒舌”,而且她话语里的“毒”经常表现在一个方面,就是对我外貌的评价——作为出品人,她拥有绝对发言权。
  儿童时期被妈妈带去单位玩耍,我妈把我揪过来给同事介绍:“这是我闺女,看黑的!胖的!”接下未会说“你们家谁谁多漂亮啊,我们有你们一半就好了”,“练跳舞唱歌得要求外形,所以我让她学书法。”
  初中我近视去配眼镜,我妈冷哼一声:“统共脸上就眼睛好看,还戴了眼镜!”
  高中的时候她说:“你这模样,端盘子、站柜台人家都不要,你考不上大学可就完了。”
  到了大学里:“有男朋友吗?有人追你吗?没有?个也没有?”
  买内衣,评价我的C罩杯:“胸那么大,蠢相。”
  今天想来她这些话都有定目的性:对同事那些话是谦虚也是为了招惹别人反驳式的夸奖:中学时打击相貌是为了增加我好好学习的动力;至于C罩杯云云,完全是她们那代人的落伍偏见……但是当时我可没有这么客观辩证看待事情的能力。
  如此的青春期,我终于成了一个沉默、自卑又孤傲的少女,“我不好看,所以千万不要强出头”的魔咒让我不愿意当众发言或参加任何集体活动:初中、高中和大学的班级毕业合影里没有我——我装病、请假、躲去厕所;本科加研究生七年,我永远是坐在教室角落里的那一个。
  几次恋爱都是灾难。我把男友偶然的、稍微的一点大意、疏远,完全归结为自己不够漂亮的缘故,这推论令我绝望,我常常无缘无故的伤感和莫名其妙的愤怒,我凶狠地发泄,吓跑了所有追求者。
  当然也遇到很多称赞我容貌的人,这就构成我脑海中最为困惑的问题,我到底是丑是美?我整天整天地徘徊在镜子前,仍然不确定。镜子不会说话,不像唐骏博士发明的卡拉OK自动打分系统那么高智能。
  直到遇见个和我一样为长相自卑的女孩儿,可是天啊,她可是个等的、如假包换的美人,一个芭蕾舞舞蹈演员!后来知道,自幼时她妈妈就要求所有家里亲戚和学校老师,不允许谈论她的容貌,理由是怕女孩儿知道自己美丽就会无端多出一些痴念妄念,会不肯再下苦功。虽然禁令已经解除多年,可至今她举止神态仍不时有种一闪而过的犹疑、躲闪、不确定,这毫无疑问妨碍了她的事业。我有些悲哀地想,这个不乏天赋的女孩,一辈子只能跳配角了,天鹅皇后如何会瑟缩于自己的倒影?
  去年我结婚了。谢谢我的老公,他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义无反顾、斩钉截铁地赞美我,我老公真诚地认为,我比赵薇更漂亮——嗯,现在我自己也这么认为。谢谢他!
  可是每每想起自己那么长的年轻岁月都在自卑中度过,还是免不了有点难过。
  我也不想,被来自某一个人的贬损吓破胆,可是这个人是我的母亲。母亲的态度,是儿童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的基础,母亲的一朵小乌云,往往是孩子终生走不脱的巨大阴影。
  我妈已50多岁,陪我试礼服她会感叹岁月酿成的无药可救的松弛和耷拉,但最后总是气哼哼地甩出一句:“可是我当年比你腰细!”我就笑脸逢迎说:是呀,是呀。别管腰细不细的吧,咱目前的回头率已经满够用了,再多就酿成事故了。
  可是离家前夜,我妈也不免伤怀以至于心慈嘴软:“我闺女那么漂亮,我舍不得给别人家。”
  虽然这份迟来的荣誉,已经因为过期失去效力,但我还是偷偷地哭了一鼻子。
其他文献
每个人都会犯错,这并不可耻。    我们的行为方式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你不希望他们发火,你就不能发火,如果你希望他们说“请”和“谢谢”,你就必须对他们有礼貌。还有件事你得对孩子做到,那就是——做错了你就道歉。  但有趣的是,很多父母在这一点上都有问题。  那是因为,如果承认自己做错了,你会觉得有损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你会觉得,如果自己说对不起,他们就会意识到你也不完美。  好吧,让我告诉你
期刊
冷漠的父母会把孩子推出家门。伟(化名)周五放学没有回家,周直接去了学校。无论家长和老师怎么询问,孩子都不说自己这两天去了哪里。据家长说,小伟平时也常常在晚上十点多才回家,但又不说去了哪里,校长就请我过来和孩子交流下。  小伟神情很紧张,两只手一直交叉着搓着,不敢看我。我问他此时什么感觉,他说自己很紧张,胸口发闷,像要炸开,感觉自己很内疚,对不起父母。我向他保证谈话内容会保密,并且告诉他,通过交流,
期刊
你家孩子是不是也回家告过老师的状?  你在意了吗?知道怎么做才好吗?    试想一下,你上初中的儿子放学回到家,一进门,就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气鼓鼓地对你说:“真恨死我们英语老师了!她罚我的站,我再也不想上她的课了!”  估计为数不少的家长会紧接着孩子的话说:“是不是你违反纪律了?要知道,老师罚你的站,肯定是为了你好!”之所以这样说,你也许是因为担心,儿子从此真恨上老师,不再听老师的话:另外,你大
期刊
孩子需要照顾、陪伴时,毅然决然地付出。孩子长大了,想独自出去闯,要有胆量放手。爱孩子的心不变,拿得起,放得下,仗义!    没心没肺地就把孩子送出了国    我和康康他爸离婚的时候,康康刚上小学,丁点大的小人儿,天天放学就跑到我的办公室来等我下班。我谈生意的时候,他就坐在边听,有次他对我说:“妈妈,你为什么不进货时便宜点,卖货时贵点?”那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如何做生意了。我和他爸爸都是医生出身,我半
期刊
现在社会充满了竞争,现在孩子每天带回的作业量会吓你跳。英国的学校以及老师和学生们,不得不面临难以想像的压力。  我不反对学校制定规章制度,孩子们需要它,也喜欢有规矩。如果某堂课上未了位代课老师,孩子们肯定是首先欢呼起来,以为整节课可以放羊了,以为可以不守规矩了,以为可以不写作业了。可是叫得再欢,老师也不会答应孩子们不遵守规矩,结果肯定让孩子失望了。他们心里很明白地知道教育很重要,也知道规矩是大人出
期刊
“让子弹飞一会儿”是笑话,也是一个寓言。    很多父母在孩子哭闹时,常常会感到心痛或心烦,或担心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脆弱的人,因此他们会想方设法控制孩子哭闹的行为。但专家表示,压制孩子哭的情绪,会导致孩子的情绪不能流动,对孩子情商的培养有百害而无一利。  以下几种情形,您是否很熟悉呢?    责怪法  “你怎么那么不小心?”    小雯不小心摔了一跤,爬起来后哇哇大哭,一旁的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期刊
无论您在家里SOHO还是做着家务,抑或正在驾车出行,每个周五早上10点,只要您打开FM106.6,就可以倾听来自济南新闻广播“女人花”的“《最家长》时间”。  一年前,《最家长》刚创刊的时候,我们多想让更多需要的人知道“她”。那时候的《最家长》还不被大家了解。  一年之后,“女人花”的主持人嘉丽,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有点小激动地给我们打来电话:“《最家长》就是我一直在找的合作纸媒呀!”  细说起
期刊
我儿子从小就特别爱花钱,我非常担心,他以后走向社会,自己挣得不多怎么受得了?儿子小时候是爷爷奶奶带的,老人非常娇惯他,想让他干点活,就用钱奖励他,收拾一次碗筷,奖励一块大巧克力;扫一次地,奖五块钱,等等。孩子从小在物质的诱惑中不停地卖力,做各种事情,博得他们的欢心。孩子小的时候甚至连铅笔、橡皮都用名牌。现在儿子上高中,前阵子迷上摄影,买了一台很好的照相机,花了好几千块钱,最近又说洗照片太麻烦,又要
期刊
我们在现实生活里为孩子提供了多少活动交流的机会?如果现实太枯燥,孩子就会从网上找。    2009年,美国第一个网瘾治疗中心开张。继中日韩之后,美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网瘾治疗机构的国家。  这家名为“RESTART”的网戒中心在网站上的广告是这样说的:“你是否把太多的时间花费到电子游戏、发短信或者电脑上?你是否因上网、聊天或赌博而疏远了家人或朋友?你是否曾在深夜睡倒在电脑键盘上?”有中国记者调查
期刊
芦苇花:我儿子有点多动,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从幼儿园开始就不愿意写字,现在11岁了,写作业磨蹭,别人用10分钟能写完的作业,我要是不管他,他会用一个小时,甚至还写不完。有些作业是不会,可是有时很简单的作业他也会磨蹭,比如说让他坐下来写作业,没多久他就分散注意力,停了笔。他在学校也这样,老师都拿他没办法,捎信儿给我说,两节课写了3行字。另外还有一个情况,他上幼儿园时为了和一个好友在一起,没上小班,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