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服务:农户视角下的供需主体互动困境与隐性激励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cq35952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协同服务是有效改善农业公共服务供给绩效的新型态,包括关系效应、主体效应、共生效应等三重协同效应,是供需主体互动的目标.然而,在供需主体互动实践中,由于信任不足、主体意识不强以及受制于互动偏好等隐性障碍因素,农户不敢、不愿、不能参与互动,互动困境由此产生.互动困境的化解和协同效应的实现,需要加强来自农户的隐性因素的积极作用,营造值得农户信赖的互动环境、激发农户的互动意愿和提升农户的互动能力,以此激励农户参与互动,进而增进协同服务的关系效应、主体效应和共生效应.
其他文献
“《机械基础》课越来越难教了。”同行们在一起交流起来往往发出如此慨叹。究其原因,一是课程知识面宽、抽象、枯燥,二是学生基础薄弱,在学习过程中畏难发愁。我校在教学中试着从“改革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模式”入手,双管齐下,以“够用为度”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并能注重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教材内容改革  1.依据社会的实际需要  中职毕业生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劳动者,既懂理
编辑导语这是一篇书信体文章。写信对象的选择别具一格,瞬间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书信内容情真意切,既有对自己的反思又有对未来女儿的殷殷期待,读后令人潸然泪下。亲爱的女
“各位亲友,各位同事,我放弃一切,和××私奔了。”一时间,伴随着知名投资人王功权私奔事件被炒热,其“私奔体”也被诸多职场人效仿:“我放弃全勤奖,明天起请假一星期,不要打我手机……”“我放弃加班费,与女友约会比加班更重要……”“我放弃本月工资,明天去另一家单位工作了……”  应当如何从法律的角度看待这些“职场私奔体”?我们从几个真实案例进行解读。    厨师回家奔丧“私奔”两个月     去年5月2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一个普遍问题。学习动力,是指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力量。学生只有在学习动力充足的情况下,学习的效果才会明显。若学习动力不足,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对高职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必然产生负面的影响。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它以提高职业技术水平为目的。因此,高职教育应当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依据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来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明确列出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