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学干涉方法对液相扩散传质过程的研究

来源 :第七届全国流动显示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h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相中扩散传质过程的研究无论对于基础理论还是生产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通常的重力环境中,传质过程不是单因素地由浓度梯度来决定,对流和沉降会对实验研究产生重要的干扰。本文通过光学干涉技术的应用,实现对于扩散过程中的传质系数进行测量,试验中采用March-Zehnder 干涉仪对于整个传质过程进行监控并记录相关图像信息。这些图像信息是贯穿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连续录像,而不同于其他试验记录的静态图像。通过计算这些随时间改变的干涉条纹的变化,就可以推导出传质系数的结果。实验液体选用水/葡萄糖溶液,之后还将进一步将该实验装置搭载TF-1火箭,进行微重力实验,以排除重力产生的影响。
其他文献
采用时变粒子图像速度场测试技术(TR—PIV),对低速循环水槽中贴壁二维方柱绕流湍流场进行了细致的测量。通过对实验得到的30000个连续瞬态速度场进行分析,得到了时均速度场和流线
设计了小型直联式实验台,模拟来流马赫数5.3,对一组具有不同内收缩比的二维进气道唇口开启过程及其特性开展了实验研究。进气道唇口的角度位置和隔离段高度均可调节,由此实现进气
由于雷达目标全姿态RCS数据动辄拥有108条记录,对如此庞大的数据集进行的存储与检索操作常常是系统性能的瓶颈,其效率决定着算法的可行性。针对该问题,对传统的目标全姿态RCS数据库设计方案加以改进,提出了一种更加高效的存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组的雷达目标全姿态RCS数据库检索方法。它利用了Oracle DBMS的强大管理功能和内存缓冲的高效检索,通过结构化数组下标计算对应到内存缓冲区中的预
多粒子追踪(MPT)是测量粒子布朗运动的一种方法。在200nm粒子扩散系数实验测量中,对MPT方法中的粒子识别和粒子匹配两个重要环节提出改进:在粒子识别时,通过调节灰度阈值并检
对边界层外区的圆柱尾迹流动结构对边界层近壁区相干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在低湍流度风洞中进行,将圆柱放置于yc≈1.1δ(δ为边界层厚度)处,利用热线风速仪分别测量
φ5m立式风洞是我国第一座大型立式风洞。开口单回流形式且垂直布置的大尺寸风洞结构是该风洞的显著特点,也是该风洞与常规低速风洞结构的重要区别,笔者针对φ5m立式风洞垂直
提出一种内部嵌套金属骨架/外部光敏树脂快速成型制造复合型跨声速风洞模型的方法,以AGARDB标模为验证实例,介绍了复合型模型内部金属骨架与光敏树脂外形结构设计与加工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