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江苏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应对策略

来源 :校园英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2jx0oo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和2011年江苏省高考英语试卷总体较为平稳,命题理念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试卷题目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但试卷整体的区分度较高,尤其是阅读理解部分。俗话说得好——“得阅读者得天下”,这句话在近两年的江苏高考英语试卷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同时也启示我们阅读理解无论在学生高考英语成绩的提高,还是英语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一、江苏高考英语阅读要求
  江苏省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读懂简易的英语文学作品、科普文章、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考生应能做到以下几点:理解语篇主旨大意;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推测生词的词义;根据文中事实和线索做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文脉逻辑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根据所读内容,用恰当的词语补全文章提纲、概括关键内容或词语转换。
  二、近两年江苏高考英语试卷阅读理解部分命题特点和趋势
   1命题特点: 具有题量大、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的特点。例如,2010年江苏卷,生词量比往年有所增加,篇幅加长;2011年江苏卷,四篇传统型阅读涵盖了四大体裁,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以及记叙文一应俱全。话题设计广泛,从热点时事、社会民生到传统价值观的回归都有涉及,非常好地体现了时代精神和气质。
   22012年命题趋势: 近两年的命题特点继续延承,题材更贴近生活,阅读理解能力要求更高,区分度更明显,还可能会涉及较为热点的事件,比如中国“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
  三、学生应对阅读存在的问题和误区
  1学生自身在词汇记忆上没有下功夫,阅读时词汇量也就明显不够。同时,阅读文章时不注意积累新的词汇,没有主动去查字典学会如何读,没有搞清楚词汇的含义。考纲要求的3500个词汇、400个左右的短语不但没有熟练掌握,而且新的词汇和短语又积累不了,词汇的意思都搞不懂,就谈不上读懂文章的意思。可以说这是学生阅读的最大困难所在。
  2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不会转换,或者不会明确区分。有的词汇意思通过死记是记住了,但在不同的语境和句子中词汇的特定含义把握不准。 
  3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文章结构看不清楚,搞不清文章的意图或想说明的问题。
  4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较弱,推理既要照顾到全局、全篇,又要注意前后句的意思,对于学生来说较为困难。
  四、阅读理解应对策略
  1教师课前精心准备典型阅读文章,四大体裁都要有,课堂精讲,帮助学生一起分析文章的主旨、态度、价值观、关键词汇的理解、文章的关键细节及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简单的推理等。这些问题能分析清楚了,任何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同时,课堂上当场就应有配套的、典型的、分层的阅读文章练习1~2篇,课后也应有对应的练习。这样日积月累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2教师应对学生词汇掌握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形式可以多样,比如以书面形式检查单词和短语的拼写,也可以直接检查学生背诵单词,更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检查,形成互助学习的氛围。词汇和短语的掌握至关重要,因此,不要怕在这方面花时间。
  3要求学生限时训练教师精选的各种题材、体裁、内容的文章,但不搞题海战术。
  4强化和引导学生课后多阅读诸如“时代英语报”等英文版的报纸杂志。
  5近几年高考常见的阅读理解问题类型概括及应对方法:
  (1)主旨大意题:学生在备考中应加强对阅读理解整体理解的训练,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对篇章整体把握的意识。命题规律:常考句首、句尾;语意转折。设问方式:例如Which of the following might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答题方法:篇章图式;高频词;概括性选项(非内容片面、单一)。
  (2)事实细节题:做这类题一般的方法是通过skimming把握文章中心后,再通过scanning快速确定该细节在文中的出处,对照选项进行“三对一错或三错一对”的判断。若该信息句是长句或难句,要学会找出其主干部分,分析句子结构,正确理解信息句的意思。命题规律:常考举例、指代、标点符号(破折号、冒号、括号表解释)。设问方式:例如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答题方法:词性及句型的转换;句子结构与句间关系分析。
  (3)推理判断题:命题规律:语篇层面(推断主题);段落层面(推断段落关系、例举关系)。设问方式:例如According to the passage,the ancestors of the Potter family most probably _____答题方法:结合主题进行判断,重读考点相关处上下句。
  (4)语句理解题:命题规律:常考名词;一词多义(在上下文中的确切含义);复杂句型。设问方式:如The underlined word “assertiveness” in the last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_____答题方法:利用定义、重述;利用举例;利用相关信息;利用句际关系。
  (5)观点态度题:命题规律:末尾段落。设问方式:例如What does the writer think of the reporter? 答题方法:情感态度词汇,褒贬意义,强烈对比。
其他文献
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表明,科学合理地将游戏引入课堂教学,可以促使我们的教学效率大幅度地提高。近年来,笔者一直在教学实践中研究与探讨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引入游戏,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在此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一、将游戏引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1小学英语课程的特点要求我们将游戏引入课堂教学   在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目标是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让其形成积极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一个寺庙里,两个和尚每天轮流打扫寺院.第一个和尚打扫寺院时,无论有没有落叶,无论落叶厚薄,一律从东扫到西或者从西扫到东,逐一打扫.原本没有落叶的地方,因为扫来的落叶从
新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的任务是这样描述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段话也许看起来并不是很难,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贯彻落实,却未必能把握得很好。首先感谢这节看似寻常的英语反思课,一次与新课程的亲密接触,让我深刻地领悟了这段话,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在我的教学道路上,
《牛津小学英语》3A Unit11 A boy and a girl B部分主要学习四个人物类单词和八个描述人物特征的形容词,生词比较多,在教学本节课时,根据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利用教室里的资源创设文化氛围,依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趣味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一、巧设活动,“情”系学生  本节课设计了Colour song——Guessing game:Who
一、引言  隐喻作为极普遍的语言现象,与人类的认知、思维关系密切。我国外语界对隐喻的研究大致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集中于认知语言学领域,涉及隐喻的语用研究、语义研究、基本工作机制及其理解过程等。隐喻理论对语言教学的积极作用体现于:语言教师可以利用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意义的变化发展过程,解释词汇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可以利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中各种不同形式的隐喻之间的系统性和相互关系。
他们自我标榜为目前最新潮的男性。他们不是同性恋,也不是易性癖,他们只是想在某些方面像女性那样装扮自己。他们很享受自己有别同性的追求,毫不介意背后的嘲笑与议论。但与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高中的英语语法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有几种从句:定语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很多学生学起来不知所措,不同的从句之间学起来很容易相混。其实分清它们的用法很简单,你只需知道下面两点:1简单句、复合句和并列句;2句子成分分析。了解了这些,相信你对以上的重要从句会理解得相当透彻。下面我来一一介绍:  英语中,从结构上看,句子可分为三种类型:简单句、复合句和并列句。 
以盛果期‘长枝富士’为试验材料,以生产力调控翌年苹果(Malus pumila)树坐果期为主要观测期,对不同生产力水平下果园土壤水分状况及苹果叶片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