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l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促进。本文选取1985-201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重庆市高等教育规模和经济发展的VAR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规模之间互相促进,且二者之间的促进作用具有在时间上的不同步性。重庆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可以带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而教育规模扩张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性。
  关键词:教育规模;经济发展;VAR模型
  0 引言
  重庆市经济在其直辖以后高速发展,重庆市高等教育也随着重庆市经济总量的增长而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质量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教育结构不断优化。本文选取1985-201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重庆市高等教育规模和经济发展的VAR模型,探究重庆市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均衡关系,并基于其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建议,促进重庆市经济和教育的稳步健康发展。在指标选择上,选择重庆市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ZXS)作为衡量教育规模的指标,重庆市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重庆市经济增长的指标。进行数据分析时,为便于分析将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取对数处理。教育对经济的影响,经济对教育的影响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完全显现出来,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在探究高等教育规模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滞后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Eviews7.0分析工具,引入VAR模型研究重庆市高等教育规模和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
  1 平稳性检验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是建立VAR模型的前提,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主要利用ADF单位根检验法,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LNGDP、LNZXS在既无截距项也无趋势项的情况下,在5%的水平上服从二阶单整。综上所述,LNGDP、LNZXS是二阶平稳序列,可以用LNGDP、LNZXS的二差分序列来做VAR模型。
  通过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后需根据信息指标最小值原则确定所建立的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根据信息指标最小化原则,由表2可知当滞后阶数为2时,SC指标值、AIC指标值、FPE指标值及HQ指标值均为最小,所以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基于此检验结果建立VAR(2)模型。
  時间序列的平稳性不代表VAR模型的稳定性,所以还需要检验VAR模型的稳定性。只有确定VAR模型是稳定的,才能对时间序列进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相应分析。当所有AR根模的倒数都小于1时,该VAR模型是稳定的,反之则不稳定。根据表3的检验可知该VAR(2)模型是稳定的。
  通过协整检验可以检验出一组平稳序列的线性组合是否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协整检验结果显著,则表明该组时间序列之间具有长期稳定且均衡的关系,并且可以对其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根据利用迹检验法得到的结果显示协整检验结果显著,LNGDP和LNZXS至少存在两个协整关系,重庆市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与重庆市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表明重庆市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二者之间能够相互影响。
  3 Granger因果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可以进一步明确二者之间的影响程度以及均衡关系的存续时间,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由检验结果可知,滞后2期时,检验结果一个显著一个不显著,拒绝原假设LNGDP不是LNZXS的格兰杰原因,接受原假设LNZXS不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所以可知滞后2期时重庆市经济增长可以带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对经济发展没有影响。滞后3期时,均接受原假设,重庆市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规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滞后4期时,与滞后2期的检验结果相反,接受原假设LNGDP不是LNZXS的格兰杰原因,拒绝原假设LNZXS不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即重庆市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反之经济总量增加不能促进教育规模扩张。可以用高等教育的滞后性与周期性来解释这一检验结果,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重庆市经济总量的增加,政府在教育方面的财政投入加大,高校招生规模扩大,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同时加重政府财政负担,在高校在校生没有转变成劳动力资本前并不能带动经济增长。所以经济发展的同时能推动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而教育规模扩张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则需要一定时间。
  4 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用于分析随机误差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所产生的影响,直观反映各变量之间的动态效应。重庆市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规模之间相互冲击的响应结果如图1、2所示。
  选取滞后长度为10年,得到冲击反应轨迹,图1表示重庆市经济发展对重庆市高等教育规模产生的冲击,可以看出,重庆市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产生明显的正效应,并一直呈现正效应影响一直扩大。随着重庆市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要,使得政府加大对高校的财政投入,从而扩大高校在校生的规模。图2表示重庆市高等教育规模对重庆市经济发展产生的冲击,从图中可以看出前六期高校在校生对重庆市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负效应,第七期开始出现正效应,并呈上升趋势。因此,高校在校生规模扩张需政府扩大对高校的财政投入,加大政府的财政负担,导致前期高等教育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不明显,但高校在校生转换成有效劳动力后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重庆市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和GDP的冲击轨迹表明,重庆市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经济增长是相互促进的,但这种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
  5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由VAR模型实证分析可知,重庆市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互相促进,且二者之间的促进作用具有在时间上的不同步性。经济发展能够带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反之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其促进作用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重庆市经济发展现状是影响高等教育规模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高等教育规模也会随之扩张,反之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能够促进重庆市经济总量增加。
  5.2 建议
  基于重庆市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优化教育经费管理结构。教育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当下重庆市面对着高等教育投资不足的现状,应从总体上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完善重庆市高等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经费管理结构,加大教育资源的分配,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培养高素质人才。
  (2)倡导校企合作。高校充分考虑社会发展趋势,根据社会需要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政府应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办学,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培养人才。学校和企业可以在设备、技术上实现优势互补,节约教育成本,推动重庆市高等教育稳步发展。
  (3)完善人才管理模式和人才引进政策。经济战争,实际上是人才与创新的竞争。随着重庆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庆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同时重庆市也面临人才流失的严峻问题。所以政府应该不断升级人才管理模式和人才引进政策,建立透明公正的用人制度,合理调节人才流动,留住本土人才的同时大力引进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卢璞.基于VAR模型的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郑州师范教育,2017,6(06):50-54.
  [2]孙虹,魏海丽.基于VAR模型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5,34(10):69-76.
  [3]陈红玲,单德朋,刘开华.西部地区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西部十二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现代教育管理,2013,(01):42-46.
  [4]刘悦.重庆市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28(08):120-124.
  [5]刘丽伟,胡钦文,郭元锋.“一带一路”下重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01):18-20.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人们消费观的改变以及孤独经济的崛起,萌宠已经成为人们排解焦虑孤独的主要途径。我国宠物行业较国外起步较晚,在各方面都存在问题,最突出的是国内旺盛需求与国内目前能够提供的服务水平之间的矛盾。本文从宠物行业各环节为切入点,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国内未来发展方向及对策。  关键词:宠物行业;发展方向;供需矛盾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
摘 要: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事关人类生存,人类社会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生存的保障。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完善治理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从实践的角度出发阐明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对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提供了指导作用。  关键词:人与自然;关系;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
摘 要:电子商务推动了城乡经济发展,城乡经济发展又促进了电子商务交易,繁荣了电子商务行业。本文从电子商务和城乡经济各自发展、电子商务对城乡经济发展影响、城乡经济对电子商务发展影响三个方面,搜集梳理文献信息,全面分析电子商务与城乡经济发展相互关系,明确各自地位,探讨决策建议,以期促使双方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城市经济;乡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
摘 要:当前,中国医药产业和医药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新冠肺炎疫情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双循环”新经济格局对中国医药产业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将极大地促进中国医药经济的蓬勃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的医药经济发展现状,总结了新经济格局对医药产业的影响,提出了“雙循环”新经济格局下促进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双循环;新经济格局;医药产业;医药制造  1
摘 要:高等旅游院校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与智库保障,应当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地方与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立足全域旅游重点项目、精品景区、精品线路、新兴业态与领军企业建设,围绕文化旅游名县、特色旅游名镇、特色旅游名村和休闲旅游示范点等全域旅游目的地体系,加强与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提升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水平,为加快旅游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全域旅游;文旅融合;旅游院校;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