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庐江寻找周郎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n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有时,一个人的性情会如一个地方;有时,一个地方的风情又极像一个人。
  有的地方,山崖刚正,壁立千仞,如骨节如铁的汉子;有的地方,水意荡漾,如眸光闪烁的美人,给人以倾心摄魄之感。二十四桥明月夜,如珠帘掩映下的美人;高耸云雾里的神女峰,如蓦然回首、身处灯火阑珊之地的绝色佳人。
  而有的地方,山水清净,了无一尘,如风神潇洒的男儿;水色白亮,如心思细腻的书生;翰墨流香,如文质彬彬的儒将。
  这样的地方,当推庐江。
  这样的人物,当推周郎。
  庐江,是典型的江南之地。既地处江南,毫无疑问就是水乡。人在庐江走,四围的空气中,就有一袭水意弥漫着,润泽在空气中。因此,这儿的空气就有些嫩,有些柔,仿佛伸手抓住一把,轻轻一捏,就能捏出几粒水珠。
  这儿,天光空明洁净。
  这儿,水色潋滟多情。这儿,是箫音吹奏出的世界。这点,和三国周郎极为相似。在三国群星璀璨的天空,周郎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至今,仍在人们的传说中熠熠生辉。他清新如竹,高雅如兰,洁净如高楼上一声清远的笛声,总是让江南女子向往,让江南女子念念不忘。因此,高楼红袖,陌上粉黛,将之从不称名,而称之为“郎”。
  一个“郎”字,有几多亲近,几多温馨。
  当年,年轻的周郎从庐江走过,当他骑着白马,白衫飘飞,携着同样白衣胜雪的小乔,言笑晏晏,走过这片青花瓷般的山水时,庐江清亮的天空,庐江碧翠的山水,大概都做了他们最好的背景吧,映衬着这一对璧人,如映衬着飞鸿的影子,轻盈掠过。那一刻,庐江的山水,该记住了他们吧。
  庐江水汽氤氲白净,如同琉璃世界。
  庐江的女子如荷,男子如竹,在水边船上,唱着悠扬的采莲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歌声渺远,悠长,一直飘向天地的交接处。
  周郎伴着小乔,在歌声中,一直打马走向远处,走向遥遥的山水尽头。可是,他们的思念,一定留在了这儿吧,不然,多年后,周郎何以将自己人生最后的归宿,选在了这一方水土上。
  他是魂归故土,他更是钟情着这一方山水人情。
  

2.


  是的,周瑜是庐江人,《三国志》记载:“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这里的舒,有人曾详细注释道,“县名,故城在今庐州庐江县西”,也就是说,当时的舒,是庐江的一部分,位置在古城西部。
  也就是说,当年,一代風流潇洒的名将,就是从庐江走出去的。当年,他离开的时候,不知是在一个水汽弥漫的早晨,还是在一个夕阳斜照的黄昏。他对着故乡,对着这座古城,悄悄挥一挥衣袖,在庐江女儿含情脉脉的遥望中,打马走向远方,走向天地的尽头。
  远方,有一番事业在等着他去做。
  远方,有一部传奇在等着他去书写。
  一个庐江走出的年轻将军,马鞭一挥,三国局面,从而得以奠定。
  很多人都有着一种偏见,认为三国局面,是孔明摇着羽毛扇,在自己的草庐中就已经勾画出来了。这点,显然是不合实际的。孔明再聪明,也不可能用一支笔,将理想变为现实。当时是一个铁血飞扬的世界,是一个鼙鼓震天的世界,一代枭雄曹操,横槊赋诗,亲提数十万大军南下,也不是一个规划能够打败的。是庐江走出的周郎,投袂而起,提剑上马,指挥三军,在赤壁的烽火硝烟里,采用火攻,大败曹操,以至于曹军“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三分天下,从此奠定。
  所以,孙权后来登基,做了皇帝,指着自己的座椅道:“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所以,多年后,宋朝的大文人苏轼,在月夜坐一叶孤舟,与客人游于赤壁之下时,曾歌咏周瑜当年大战赤壁时的儒雅风度道“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瑾,是一种美玉。
  庐江走出的周公瑾,是一块玉,皎洁,明亮,无一丝污渍,在历史的深处耀眼生辉,让人至今谈起,仰慕不已。

3.


  周瑜是一个历史传奇,更是庐江人敬仰的对象。《三国志》记载,当时,江南初定,孙策因为周瑜“恩信著于庐江”,因此,特意让他治理庐江一带。时年,周瑜二十四岁,这儿的人都将他呼之为“郎”。
  由此可见,他是庐江走出的,不然,不会年纪轻轻,就为庐江人所折服。也由此可见,庐江人对他很亲切,不然,不会称其为“郎”。
  称其为“郎”的,我想,更多的是庐江的女子吧。
  庐江的女子,大概是临水而居,受到水的润泽吧,一个个荷花一样,脸白白红红的,仿佛一弹,就能弹出水来。身子也如水,尤其那腰,水流一线,给人一掐就断的样子。最主要的是,她们有水一样的性情,柔,弱,见人望着,脸就红了,一笑,一敛目一低眉,悄悄走了。她们会绣花,一个个绣的花儿活灵活现,花朵好像能散发着香味,鸟儿好像能鸣叫,蜂儿好像一不小心能蜇人。她们会一手好茶饭,很平常的菜,让她们菜刀一切,下锅一炒,或用醋一烹,脆生生青鲜鲜的,夹一筷子一尝,舌尖都险些被咬掉。
  她们有着一种“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自然婉约。
  她们有着一种“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的美丽。
  她们将一个“郎”字,在朱唇皓齿间吐出,圆溜溜的,如一粒晶亮的冰珠子,润泽,清脆,吐露出她们半掩的心扉后藏着的一痕心事。
  可是,周郎一去,再未归来。
  他的传奇,他的故事,随着江上清风,随着驿道上的驿使,一次次传到庐江,传到他的故里,传入市井人家,传入楼头红袖。   这个庐江走出的将军,“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也因此,江南多情女子,都渴望能够得到周郎一顾,故意弹错曲子,以至于多少年后,有诗人歌咏其事道:“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時误拂弦。”
  这个庐江山水间走出的英雄,面对曹操的说客,呵呵一笑,挥手而去。
  这个智谋出众的男儿,曾一战败曹操,再战克江陵……
  庐江山水,赋予他聪明儒雅。
  他,让庐江感到骄傲。

4.


  可是,当庐江人再次听到他的消息时,当庐江一个个多情女子再次听到他的信息时,竟然是噩耗,一代名将“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
  大星陨矣,梁柱摧矣。
  吴国上下传来一片哭声,吴主孙权更是穿着丧服,流着眼泪说:“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
  庐江,更是陷入一片悲伤中。
  庐江女儿,一个个睫毛沾泪,眼光迷蒙,遥望远方。最终,她们迎来了这位故土走出的传奇人物,迎回他的灵柩,将他葬在了庐城镇。一代名将,终于停下自己奔腾的马蹄,终于在这儿得以长眠。
  这儿,有他熟悉的故乡风月。
  这儿,有他熟悉的风土人情。
  他在这儿一睡近两千年。
  我来时,是一个丝雨飘飞的日子,庐江山水,在雨雾里有些迷蒙,淡出淡入的,如黑白片子里的风景。周郎的墓地,也一片细雨迷蒙,如他离世时人们的心情一样。石马石兽在细雨里静卧着,仿佛在回刍着历史。有华表,有石牌坊,有享堂,在细雨里静静地立着,古色古香的,一下将游人拉回到那个深远的历史中。
  岁月,已经走过近两千年,三国早已落幕。
  一抔黄土,成为周郎最后的归宿。
  那一方墓土就在前面,高高凸起,如馒头一般,上面绿草青葱,萋萋一片,散布着一些花儿,如珍珠一样。墓前,是一方碑,雕花镂纹,古朴典雅,上书“吴名将周公瑾之墓”几个字。
  风,轻轻飘着。雨,细细下着。英雄静卧在这儿,永不会死去。每一个在这块土地上,为了心里的梦征战不已的人。都不会消失,都会在竖行文字里按剑高歌,奔马来去。
  庐江走出的周郎,更是如此。
  (编辑·蔡博)
其他文献
小时候,父母在南京送报,每年我和弟弟都坐大巴车去那里过寒暑假。父亲一大早就骑着那辆凤凰牌“二八”大杠去报社等晨报,然后挨家挨户地送到订户手里。母亲则蹬着人力三轮车,去太平门的站台摆摊卖报,顺带也卖些杂志。冬日,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夏日,骄阳似火,流金铄石。可他们日日都是如此。  我和弟弟睡醒后,就去站台找父母。每当公交车停靠时,我们就眼巴巴地注视着下车的人流,想象他们走近摊位,带走一份报纸或一本杂
1.中国·哈尔滨松花江冰雪嘉年华  哈尔滨开放防洪纪念塔下松花江江面的江上公益冰场,计划用110万平方米的规划占地面积,15万立方米的用雪量,2万立方米的用冰量,分为动感机车区、雪人联欢区等四大区域,市民、游人可以体验雪圈雪道、雪滑梯等众多冰雪娱乐项目,松花江将化身冰雪嘉年华,成为欢乐的海洋!2.冬日渔歌·第四届五大连池冬捕节  大雪钓冬鱼,冬至补渔网。冬日渔歌·第四届五大连池冬捕节开幕式在五大连
在东北农村,腌酸菜有专门的大缸,齐腰高,手臂松松地抱一下差三分之一环住的样子,码一层白菜撒一层大粒海盐,层层码上来,平着缸口压一块大石头,白菜里的水分慢慢出来了,三四天以后再继续加水,把最上层的白菜浸没,等待二三十天彻底发酵就可以吃了。酸菜是一家人一冬天的主要菜食。  这个酸菜意面是我新创的菜式。细干意面常规煮。东北腌酸菜洗净切丝稍微攥干,平底锅热锅起橄榄油,加小块黄油(可以不加)融化后放入拍扁的
早在縣委发出战“疫”号召前,丁剑就在请战书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作为一名团干部,“党旗所指,团旗所向”是他的人生座右铭,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不仅仅是一句誓词,更是他的信仰。作为第一批请战的志愿者,丁剑被分配到了县直机关干部驻疾控中心数据组。面对完全陌生的工作,丁剑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精准对接各条线索,甄别核实各项信息,提供准确数据,及时将丰林县三镇及相关排查与推送的信息进行分类汇总,为县疫情防控指挥
1  饮酒如饮茶,讲究环境。  周作人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这话,说到了每个茶人的心中。在瓦屋纸窗中饮茶,房净,桌案净,心也净,更静,如一泓水,清风也吹不起一丝涟漪。  茶人饮茶,如此。  饮者饮酒,更是如此。  重视环境的茶人,谓之茶圣。  重视饮酒的饮者,谓之酒仙。2  饮的酒不同,所在环境也应不一样。  饮红酒,当
在道外区巨源中心小学,有这样30余名小学生,他们或是家中贫困、情况特殊,或是父母为了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外出务工,将他们留给家中的老人照料。虽然家中生活条件不好,还没有父母的关爱,但他们从来没有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依旧努力学习。  小鑫爽是四年级的一名小学生,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外出务工却遭遇意外离开了她,小小的她从出生就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如此变故令本就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但小鑫爽非常懂事,刻苦努
四姑娘山由4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组成。它们终年银装素裹,如同头披白纱、姿容俊俏的4位少女,婀娜多姿,光彩照人。景区内森林茂密,溪流潺潺,山色艳丽,雾蔼漂移,宛若人间仙境。由于自然生态保护完好,被誉为“蜀山皇后”和“东方阿尔卑斯”。四季不变的惊艳,上帝把这座山宠上了天!  四姑娘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四姑娘山镇境内,距成都220公里。由四姑娘山、双桥沟、长坪沟
在疫情防控期间,交通管制影响了一些需要到医院做透析患者的正常出行,绥化市爱心传递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有两位二十出头的“90后”志愿者每天无偿地送透析患者回家,为在疫情中需要帮助的市民们默默奉献着。  宫彪22岁,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曲洋莹21岁,是一名口才学校老师。他们都是绥化市爱心传递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在爱心活动中他们也是一对好搭档。2月3日,得知北林區执法局和志愿者服务队要成立爱心车队送透析患
梁军是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   梁军出生于黑龙江省明水县一个贫苦家庭,1948年,梁军作为唯一的女学员参加北安拖拉机手培训班,结业后投身北大荒开发建设。194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她又在新中国第一个女子拖拉机队中担任队长,此后一直投身农机事业,直至1990年离休。2020年1月14日,梁军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0岁。   梁军是新中国第一批全国劳动模范,第一至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于苗苗,是东北林业大学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2018级无机化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现任班级班长。研究生期间共发表一区SCI论文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一区SCI论文4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曾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2018年秋季,于苗苗成为一名东林学子。3年的学习时光使其成长诸多,在学校、学院、老师的培养下,各个方面的表现都十分优秀。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