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审美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rui4108432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感是一种体验,激发人情感,实现心灵的碰撞。在注重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产生审美思想,可以实现知识与生命的和谐,让语文教学内容充满了生命力。作为语文教师,在对学生教师中要注意从审美的角度挖掘文本的内涵,让学生体现其中的美,感受其中的诗情画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质量也会有所提高。本论文着重于研究初中语文教学审美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审美化;课堂教学模式
  引言:
   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学生对于文本的内容从多个角度认识,从中挖掘出美的元素,受到美的激励,最终被美所感染。教师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对美的判断,对于文本中的情韵有所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是在审美境界中学习。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而且还可以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1.初中语文审美教学的内涵
  1.1  初中语文审美教学中在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在人的审美心理中,审美情感是重要的因素,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从中感知美并逐渐向审美想象过度,审美情感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及发放学生的联想,渲染课堂氛围,通过气氛烘托文本内容,将作者的意图渗透其中,逐渐让学生对人物形象产生深刻的印象,对于景象也可以将“情”渗入其中。当学生对于文本内容有感而发的时候,就会在意识深处对文本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文本也因此充满新意,并变得鲜活起来[1]。
   比如,在讲解《沁园春·雪》的时候,教师将“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一句写在黑板上,并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其中情感词汇,诸如“银蛇”、“蜡象”、“舞”等,让学生感受到北国冬天是充满生气的,学生通过诗句对风景有所领悟,对诗人的豪迈情怀也有所感受。
  1.2  初中语文审美教学实现文本意义的建构
   从审美的角度解读文本,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性,学生的经历以及学生的情感,对于文本内容的创造能力等等,这些都决定了学生对于文本的审美体验。每个学生对于美的理解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将美的形象展示出来,对于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美的元素突出,使得学生对于文本中的美有正确的理解,从而学生对于文本意义的探索意识增强,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
   比如,在讲解《春》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同时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看绚丽多彩的视频画面,就会有亲近自然之感,从而对生活充满热爱,对美好生活更加向往,学生的心境因此开阔了。教师用这种方法促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学生对于文本的意境有所感悟,对于作者的感情深入体会,对自然风光所产生的美的感受做到与作者同步,基于此对文本的内涵有了新的理解。
  2.初中语文审美教学实践
  2.1  初中语文审美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联想
   审美活动中离不开联想。初中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在对学生进行语文审美教学中,要让学生对于美有所体验,激发起想象,使得文本内容在脑海中立体化呈现,从而对于文本的意境有所体验,美感油然而生[2]。
   比如,在讲《天净沙·秋思》这一课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反复阅读的同时,还要将具体可感的词汇提出来,让学生充满联想,从文本的角度体会其中的美,还要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图片,做到情景交融,使得文本的意蕴美被塑造出来。学生在这种情景中对于诗人的隐语予以揣摩醍醐到其对故乡的思念。
  2.2  初中语文审美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内容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文本中的词句引导学生揣摩,从中发现美的元素,对于美的词句深入体会,进而欣赏文本之美,让学生领略文本中语言之美的同时,对于作者的情感也有所体会,基于此对文本的内涵有所理解[3]。
   比如,在讲解《使至塞上》的时候,让讲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体现这句的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指出图片的哪些内容可以表达“大”、“直”、“孤”、“长”、“圆”,然后反复推敲,对于词句的深意不断咀嚼,对于这个诗句深入品味,逐渐地,就会对边塞的空旷、高远有所感受,那种凄美油然而生。
  2.3  初中语文审美教学中要做到文本与情感结合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时候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做到文本与情感相结合,在字里行间中体会作者塑造的艺术意境,引发审美情感。这样,学生与作者之间就可以在情感层面产生共鸣,学生情感体验也会有所增强[4] 。
   比如,在讲解《海燕》的时候,要让学生从文本内容的角度思考问题,发挥想象力,在联想中塑造美感,使得文本内容在学生的脑海深处闪现,海燕在狂风卷集的乌云中飞翔,与海浪搏斗,与风浪试比高,海燕的勇敢就是一种美,而且是壮美的美。当学生产生这种感受的时候,就会将自己的思想与作品内容融为一体,灵魂深处就会对海燕产生敬佩之感,希望自己也变得这么勇敢,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够搏击、生存、勇往直前。
  3.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能力将文本构建为情景,激发学生的联想,在脑海中形成内部世界,从中去发掘文本的内涵,并产生强烈的美感,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审美需要,而且精神上也得到满足,不仅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还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菁频. “思维·审美·文化”视域下的语文教学探讨——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教学为例[J].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2018(07):22-25.
  [2] 陈泌秀, 顾平业, 王金克. 默默耕耘,静待花开——初中语文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如何提高学生书写审美情趣[J]. 文理导航(上旬), 2018(07):25-26.
  [3] 丁丽华. 初中语文课前演讲全方位探析——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实践探究[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06):P.24-26.
  [4] 鄢锦灵.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美育教学——以《再别康桥》为例[J].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08):28-28.
  备注:本文系廊坊市教育科学“十二五”青年专项课题《初中语文美文美教的实践研究》(主持人:苏艳红,课题编号:143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特需门诊是外籍患者赖以依托的重要医疗平台,是医院对外开放的新兴窗口。了解外籍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就诊特点,推进有针对性的医疗策略,对提高涉外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于审美思维逐渐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美术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的主要课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培養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在核心素养语境下,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美术文化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学生审美能力;培
位于大别山腹地的革命老区安徽省金寨县,当地人养殖的金寨黑毛猪,杏核眼、双眼皮,是金寨县一宝。金寨黑毛猪品种上属于霍寿黑猪,是淮猪的一个品系,是生长于淮北平原的地方优良品种。它体型中等,体驱较长,体质健壮,耳大下垂。据说,吴承恩写作《西游记》时,猪八戒的原型就是它们。金寨黑毛猪特别适应大别山的山地环境,猪肉肉质细腻,吃起来非常香,品质好。即使在金寨本地,金寨黑毛猪肉也是非常抢手。金寨黑毛猪肉质风味独
通过试验室相似模拟试验,研究了锚拉支架支护散体顶板时拉杆的横向受力状态,依据试验结果并借助弹性地基梁理论对拉杆的横向位移和受力状态等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基于绳索理论
1.环境生态化。凡是地里长出来的,如果自然环境恶化了,就不可能有好的品质。确保一个产业或品牌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确保其生态的可持续。  2.产业规模化。果品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没有适度的规模化,很难形成影响力。但规模要适度,面积太大,品种过于集中,就会造成上市期集中的压力。可以适度考虑品种的多样性,以确保产品上市周期的错峰和延长,当然这个前提是适度规模化。  3.品质标准化。一个好的果子的长成,除
美国尼尔森发布的亚太网民用户习惯报告称,约有62%的中国网民表示,他们更愿意分享负面评论,而全球网民的这一比例则为41%、中国网民为何对负面评论产生偏好?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因素
<正>近年来,整个生鲜电商行业弥漫着一股疯狂烧钱做量的风气,几近失去理智。此时的水果电商"U掌柜",却选择了努力省钱的路线。"生鲜电商的利润是省出来的。"这是"U掌柜"首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