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外贸跟单是随着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而发展起来的,目前已经形成了独立的工作岗位和独立的技能要求。本文对高职院校外贸跟单实务课程的教学提出了几点改革建议。希望能为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跟单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外贸跟单是外贸企业内部专业分工趋于细化而产生的一项工作。如今,无论是在大型的进出口贸易公司还是在小型的外贸企业中,跟单大多都形成了独立的工作岗位,并由此滋生出一类专业型技能人才——外贸跟单员。高职院校培养外贸跟单员所对应的课程是外贸跟单实务。我院外贸跟单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以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的外贸跟单员。
1 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的思路是在分析了外贸跟单工作的工作流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下进行的。其中,工作流程是课程设计的基础,工作任务是课程设计的主体,职业能力是对工作任务结果的检验。
外贸跟单工作的工作流程包括出口跟单与进口跟单,其中以出口跟单为主;工作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外贸跟单实务操作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外贸业务跟单、生产业务跟单、商品出货跟单、客户管理跟单;通过学习课程,学生需要具备外贸跟单的职业能力,成为合格的外贸跟单员。
2 课程设计内容
首先,在明确了外贸跟单工作的工作流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的基础上,为本课程确定培养目标,包括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与素质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是能力目标的理论基础,能力目标是知识目标分析与运用,二者必须一一对应。素质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能力目标为:能够完成一票外贸出口业务的全程跟单,并结合外贸跟单员资格考试,能够顺利通过考试,成为合格的外贸跟单员。单项能力目标与单项知识目标有若干项是依据上述四个工作任务的能力点而设立。
第二,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做到课程模块化、模块项目化、项目任务化。
打破传统的按章节讲授为主的内容,要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由教师根据已经确立的工作任务重新组合外贸业务跟单、生产业务跟单、商品出货跟单、客户管理跟单四个模块的教学,并以工作流程推动模块任务的进行。
每一个模块(即每一个大的工作任务)包括若干个项目(即子任务),比如第一模块是外贸业务跟单,包括的项目是订单操作、外贸合同操作、信用证操作;第二模块是生产业务跟单,包括的项目是选择生产企业、原材料采购跟单、生产进度与品质跟单;第三模块是商品出货跟单,包括的项目是出口包装跟单、运输跟单、报关报检跟单、核销退税跟单;第四模块是客户管理跟单,包括的项目是客户信息搜集与整理、客户联路跟踪与投诉处理。
如果说项目是对模块的细化,那么任务则是对项目的进一步细化。每一个项目又包含若干个小任务,以项目一订单操作为例,如表1,项目包括五个小工作任务,其中每一个小的工作任务都有对应的能力目标与支持知识,并力求做到每一个小的工作任务都有可展示的学生操作成果。如果小的工作任务无法达到,那么必须做到在每一个项目中都有学生的成果展示。
此外,整个课程需要设置一个完整的情景模拟,如广州艾美丽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口女士T恤衫的外贸跟单流程操作。真正做到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具体的产品为载体,将理论的教学贯穿到流程的操作中,带领学生完成整个跟单流程的操作。
3 课程实施方案
项目教学课程的实施,采取以任务的完成为目标,以任务发生的顺序展开教学过程的方法,笔者称为“项目教学六步法”:第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包括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即告知学生本次任务要具备何种能力和掌握哪些知识;第二步,呈现工作任务,即告知学生工作任务;第三步,学生模拟操作,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自行完成工作任务;第四步,教师操作示范,教师示范如何完成工作任务,并将理论的讲授融入其中;第五步,总结提炼知识,强调本次工作任务的重点和难点,点评学生操作,并对任务完成好的同学给予激励;第六步,开展能力拓展,除了强调理论够用为主,还需要提高学生的拓展能力。这里主要强调课后能力拓展,即针对本次课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模拟新的情景,让学生在新的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巩固学生能力。通过这六步的操作和训练,做到了以教师的启发引导、讲解示范为辅,学生自主思考和体验训练为主,做到了融“教”“学”“做”为一体 。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以及教师教学的内容设计等因素,项目教学六步法中第三步与第四步的先后顺序可以调整。并且在传授知识以及操作训练的过程中,要结合外贸跟单员职业资格考证考试内容,做到双证教学相结合。另外,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采用各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教学、视频教学、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头脑风暴法等,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在训练过程中,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4 课程考核评价
以跟单工作任务完成的合格程度即跟单员应具备的能力点为依据,形成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具体的考核方案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是过程考核,除了考勤、学习态度这两部分占少量比例,主要是对学生每一次工作任务的完成做阶段性评价,以学生的具体表现和可展示的成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终结性考核是期末的考试成绩。根据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笔者及其课程小组的成员也对期末传统的笔试考试进行了改革。试卷设计的思路主要是考核学生全程跟单操作的综合能力,即上述四个模块的技能。理论知识的考核在实操技能的题目中体现。这样的考核方式,充分体现了职业技能考核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掌握跟单操作技能,有利于学生取得跟单员职业资格证书。
参考文献
[1] 童宏祥.外贸跟单实务(第二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 韩燕.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3] 刘慧,肖存.浅析高职《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思考.实践与探索,2011.
关键词 跟单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外贸跟单是外贸企业内部专业分工趋于细化而产生的一项工作。如今,无论是在大型的进出口贸易公司还是在小型的外贸企业中,跟单大多都形成了独立的工作岗位,并由此滋生出一类专业型技能人才——外贸跟单员。高职院校培养外贸跟单员所对应的课程是外贸跟单实务。我院外贸跟单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以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的外贸跟单员。
1 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的思路是在分析了外贸跟单工作的工作流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下进行的。其中,工作流程是课程设计的基础,工作任务是课程设计的主体,职业能力是对工作任务结果的检验。
外贸跟单工作的工作流程包括出口跟单与进口跟单,其中以出口跟单为主;工作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外贸跟单实务操作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外贸业务跟单、生产业务跟单、商品出货跟单、客户管理跟单;通过学习课程,学生需要具备外贸跟单的职业能力,成为合格的外贸跟单员。
2 课程设计内容
首先,在明确了外贸跟单工作的工作流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的基础上,为本课程确定培养目标,包括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与素质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是能力目标的理论基础,能力目标是知识目标分析与运用,二者必须一一对应。素质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能力目标为:能够完成一票外贸出口业务的全程跟单,并结合外贸跟单员资格考试,能够顺利通过考试,成为合格的外贸跟单员。单项能力目标与单项知识目标有若干项是依据上述四个工作任务的能力点而设立。
第二,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做到课程模块化、模块项目化、项目任务化。
打破传统的按章节讲授为主的内容,要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由教师根据已经确立的工作任务重新组合外贸业务跟单、生产业务跟单、商品出货跟单、客户管理跟单四个模块的教学,并以工作流程推动模块任务的进行。
每一个模块(即每一个大的工作任务)包括若干个项目(即子任务),比如第一模块是外贸业务跟单,包括的项目是订单操作、外贸合同操作、信用证操作;第二模块是生产业务跟单,包括的项目是选择生产企业、原材料采购跟单、生产进度与品质跟单;第三模块是商品出货跟单,包括的项目是出口包装跟单、运输跟单、报关报检跟单、核销退税跟单;第四模块是客户管理跟单,包括的项目是客户信息搜集与整理、客户联路跟踪与投诉处理。
如果说项目是对模块的细化,那么任务则是对项目的进一步细化。每一个项目又包含若干个小任务,以项目一订单操作为例,如表1,项目包括五个小工作任务,其中每一个小的工作任务都有对应的能力目标与支持知识,并力求做到每一个小的工作任务都有可展示的学生操作成果。如果小的工作任务无法达到,那么必须做到在每一个项目中都有学生的成果展示。
此外,整个课程需要设置一个完整的情景模拟,如广州艾美丽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口女士T恤衫的外贸跟单流程操作。真正做到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具体的产品为载体,将理论的教学贯穿到流程的操作中,带领学生完成整个跟单流程的操作。
3 课程实施方案
项目教学课程的实施,采取以任务的完成为目标,以任务发生的顺序展开教学过程的方法,笔者称为“项目教学六步法”:第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包括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即告知学生本次任务要具备何种能力和掌握哪些知识;第二步,呈现工作任务,即告知学生工作任务;第三步,学生模拟操作,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自行完成工作任务;第四步,教师操作示范,教师示范如何完成工作任务,并将理论的讲授融入其中;第五步,总结提炼知识,强调本次工作任务的重点和难点,点评学生操作,并对任务完成好的同学给予激励;第六步,开展能力拓展,除了强调理论够用为主,还需要提高学生的拓展能力。这里主要强调课后能力拓展,即针对本次课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模拟新的情景,让学生在新的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巩固学生能力。通过这六步的操作和训练,做到了以教师的启发引导、讲解示范为辅,学生自主思考和体验训练为主,做到了融“教”“学”“做”为一体 。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以及教师教学的内容设计等因素,项目教学六步法中第三步与第四步的先后顺序可以调整。并且在传授知识以及操作训练的过程中,要结合外贸跟单员职业资格考证考试内容,做到双证教学相结合。另外,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采用各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教学、视频教学、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头脑风暴法等,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在训练过程中,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4 课程考核评价
以跟单工作任务完成的合格程度即跟单员应具备的能力点为依据,形成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具体的考核方案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是过程考核,除了考勤、学习态度这两部分占少量比例,主要是对学生每一次工作任务的完成做阶段性评价,以学生的具体表现和可展示的成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终结性考核是期末的考试成绩。根据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笔者及其课程小组的成员也对期末传统的笔试考试进行了改革。试卷设计的思路主要是考核学生全程跟单操作的综合能力,即上述四个模块的技能。理论知识的考核在实操技能的题目中体现。这样的考核方式,充分体现了职业技能考核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掌握跟单操作技能,有利于学生取得跟单员职业资格证书。
参考文献
[1] 童宏祥.外贸跟单实务(第二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 韩燕.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3] 刘慧,肖存.浅析高职《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思考.实践与探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