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面而来的“一丝不苟”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ingy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六晚上,我们7个访问学者来到日本当地一个有名的饭店。终于完成了一周高强度的交流学习,大家都需要“放纵”下。一进门,来自巴基斯坦的老兄说:太好了,终于到了一个可以大声说话的地方了,我们这一周过得太“安静”了。因为位居使馆区,又提供传统日本菜,这个饭店90%的客人都是“老外”,天妇罗加啤酒,一片欢腾的气氛。
  这样的气氛在东京并不多见,在酒店大堂、饭店、超市,所有这些“公共场所”都十分安静。马路上当然听不到汽车喇叭声,让人怀疑是不是日本产的汽车忘了装喇叭。此外,如果说在伦敦地铁的一节车厢里至少能听到5种语言,那么在同样国际化著称的东京,却很难听到各种语言了,因为大家都入乡随俗,尽力保持安静。偶有小朋友的嬉笑声,也会被父母制止了。
  初到东京,扑面而来的都是这种安静的氛围,以及这种安静背后那专注的一丝不苟的气质。
  要说对于日本的第一印象,那就是在机场等行李时发现输送带上的箱子被摆放得整齐到边角对齐的样子。偌大的成田机场,没用20分钟就完成了入境的流程。在大巴车站,看着大约20出头的穿着制服的检票姑娘礼貌地用一系列标准的手势指挥大家排队等车上车,鞠躬目送大巴离开。这一系列的动作每5分钟重复一次,她的眼神里居然没有“懒得理你”的信息,职业而友好。
  从机场到住处,需要坐大巴到一个酒店再打车,酒店的服务员赶紧迎上来帮忙拎行李,我不好意思地解释,我不是住你们酒店的,只是来这里打车的。服务员并没有转身离开,而是跑到路上帮我叫了一辆车,又帮我把行李放好,还用她有限的英语帮我跟出租车司机翻译,以确定不会找错地方。
  走路经过日本的行政区,各个国家机关的门口路两侧都有门卫,一旦有车辆要进出大院,门卫赶紧分立两侧提醒路人。如果有两辆车要排队进出,那么门卫也会很公平地指挥,一辆车通过之后,放行行人,再让另一辆车通过。门卫的每一个动作都像交警一样地训练有素,哪怕仅仅是提醒一个路人,那严肃且投入的神情跟我们在电视新闻里看到的部长参加国际会议时的神情并无二致。我在路边看了好一会儿,门卫脸上分明写着:“我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一丝不苟,却又低调和细致。住处的旁边就是一家米其林二星的餐厅,我路过多次,却完全没有在意,因为那个门头实在太普通。有些饭店因为人气旺,经常排長队,店家居然列出关于排队的注意事项,强制排队的人阅读,提醒大家要排成队列,让开路口等等。超市里食品的保质期也总是精确到某天的某个时刻。
  一个在东盟工作的同学说,他最喜欢的合作伙伴是日本人,因为那会是超级自律的同事,会把工作分解成精细的步骤认真完成,而有时候别的国家的同事难免会假装准备充分的样子来应付。在项目开始的见面会上,工作人员友情提醒,在日本,如果说10点开会,那就是意味着10点会议就开始了。印尼的同学笑了,因为在印尼,如果你10点准时到了,那意味着发现一个空无一人的会场。
  当然,一丝不苟意味着规矩,有时候也意味着繁琐。有天我的电脑突然不能启动了,先试图请所住的文化会馆的人帮忙修修看,可是被人家拒绝了,因为这责任重大,得由专业的电脑修理门店来才行。然后给我打印了一家附近电脑门店的资料,并帮我约好时间,确定有会英文的店员在。抱着电脑到这门店,我心里还盘算着大概几分钟之后就可以返回了。谁知道,等了十分钟,再加上被店员详细询问了二十分钟并填了表格之后,我被告知,预约较多,工程师第二天才有时间来检查电脑有什么问题,第三天才会有会英文的店员在,到时再跟我商量到底要怎么维修。我问能不能帮我插个队,答复当然是不能。
  怀着对珠江路无比的思念,我抱着电脑又回来了。隔天就要做个报告,PPT还没有做,无论如何不能等上两天了。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晚上,一个同学用了5分钟帮我把电池拿出来再放回去就修好了。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一个国家,每个人细微的行为也都代表着别人对你的国家的印象。机场的搬运工,大巴的售票员,酒店的服务员,大厦的门卫,电脑维修的店员,他们那么认真、一丝不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在他们的眼神里读不到敷衍和疲倦。表面的安安静静和背后的一丝不苟,这是东京给我的第一印象。让大家都很服气日本人的工匠精神在哪里?这些或许就是答案。这种安安静静的背后是非常强烈的自律和职业化气质,这种大部分人身上所拥有的气质,就集聚成为了工匠精神的土壤。
  (常朔摘自《南京日报》)
其他文献
周末去丈夫的战友家做客。那位朋友转业后迁至钱塘江边,可看一线江景。从进入那个小区开始,一路林木花丛亭台楼阁,直到走进他们家所在的19层,大家“哇”声不断。而当站到阔大的阳台一字排开的落地长窗前,更是让人惊叹:眼前,窗下,不尽“钱江”滚滚来。  凭窗“近”眺,即是大江。所谓“近”,并非楼与江零距离,这幢楼与钱塘江之间尚错落着几幢欧式别墅。别墅与江堤之间,是一条狭长绿化带,里面的花草树木园林小景,极尽
喜欢买书,且又涉猎较杂,书便越攒越多。如何安置这些书,倒成了一件伤脑筋的事。  先是最大化利用书柜空间,由单排变作两排,不常用的里面藏,常用的外面摆,上面再横着塞。待书柜插满了,只好置于床底之下、柜子顶上,或是码放在犄角旮旯。由此带来了新问题,一则凌乱,二则不便,每次找本书总得折腾一回。  友人来访,看到乱糟糟的书,建议我们趁早丢一部分。其道理是,积攒下来的书,除了少量工具书和经典外,大部分不会再
二狗子是瓦匠,头几年在城里打工,经常包点活,手里有俩儿钱。  听说山后那块荒地要承包,二狗子在家里就有点坐不住了。  因为是荒地,价码自然低,包到手,投资啥项目,都会有一笔不小的收入。  在家闲着的二狗子,很想包那块地。  赶集的时候,二狗子买了一篮子新鲜的家鸡蛋。傍晚,悄悄来到村主任家。  看见主任,二狗子满脸堆笑。放下鸡蛋,二狗子说,主任啊,你看我自从那次干活不小心把腰扭伤后,一直闲在家里,也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乡村。在我的记忆中,每年的冬季,是一年中最难熬的一段时光。自从进入冬天起,我们就天天盼着严冬早点过去,春天早日到来。春回大地,明媚的春光里有很多土生土长的小欢喜在等着我们。  从春天第一脚踏进田野开始,我们这些猫了一冬的孩子们,就再也憋不住了,犹如挣脱了樊笼的小鸟,撒着欢儿相约相伴着奔向田野。虽然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初春时节,但我们同样能够找到属于我们的
丹尼尔·艾德斯诺克出生于美国旧金山,因家境不好,2009年高中毕业后便辍学到一家自行车车行打工了。  一天中午,他问老板,为什么他最近看到很多来买自行车的人都是刚来这里买过的,老板说现在丢自行车已是家常便饭,在美国每年大概会有1500万辆自行车丢失,小偷都是通过剪断锁子把车子偷走的。艾德斯诺克被这个丢车的天文数字震撼到了。  于是他拿起锁子开始研究,他掂了掂锁子好重,心想这么粗重的锁子都能被剪开,
喜欢行走,只要无事,我总会远离闹市,行走到乡间。  某个黄昏,我信步走进乡村一所庙宇。  这是一所新建的庙宇,庙内有一尊新塑的神像。  神像下,崭新的香案上摆放着新设的香炉,香炉里已经插满了香,香烟袅绕,供品也摆放了不少。我并不知道这座庙宇敬奉的是何方神仙,但我知道眼前这尊塑像是神。见到神就得拱手相拜,这似乎是由来己久的习性。  我拱手的时候,看了一眼神,神在冲着我乐呵呵地笑。  我拜完后,看了看
过马路,等红绿灯。十几个男女老少凑成的“一小撮人”,于川流不息的汽车中左冲右突,浩浩荡荡地涌向了马路对面。  一个小女孩拉着母亲的手准备随众往前冲,却被母亲拽了回来:“没看见红灯吗?”小女孩委屈:“可是别人都走了。”“别人是别人,你是你。”母亲声色俱厉道:“别人不会为你的冲动埋单,但你必须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这是一个令人尊敬的母亲,虽然小女孩受了批评,但长大后,她一定会感谢母亲的良苦用心。 
几天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山坡上、河岸上、田地里,都遮着一层薄薄的纱,如烟如雾,望不远,即使靠着栏杆,极目远眺,也仅仅能看到半里左右。至于远处的山,山上的人家,人家屋顶的炊烟,都不见了影子。  晚上睡着,檐前,也嘀嘀哆哆的,欲说还休,是秋雨的断肠倾诉。  人,坐在书房中,带着一段难以言说的心事,愁闷如网,结着千千结,怎么也解不开。人,也就成了一段无语的枯木。  十几天后,天,终于放晴了。  妻子说
她照例是5点起床,窗外晨光熹微。她照例进厨房忙碌起来,淘米,煮粥,动作和声音都很收敛,她怕惊醒儿子和孙子。她喜欢在煤气灶上先用中火催沸,然后再用文火炖,这样稻谷和阳光的香味就会出来。儿子提醒她,用电饭煲就可以了,全自动的,不需要人守着。她试过几次,总觉得煮出来的粥不够味。她告诉儿子,电饭煲哪有脑子,趁我还干得动,我让你们再吃几年我煮的粥饭。  有一天,老太照样上卫生间洗漱,一如从前拿起牙刷,却突然
此时此刻,你幸福吗?最近一次感觉到幸福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你经常会觉得自己幸福吗?  越来越觉得让我们感到幸福的,其实很少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更多的还是平常日子里的小事小情。可能是生活上的,也可能是工作方面的。  长期伏案,加上近年来频繁使用手机,我也步入了“低头族”,入冬后肩周和颈椎疼痛愈发严重。有段时间穿衣服都感到困难,脖子也明显感到僵硬,隐隐的疼痛似乎蔓延到了头部。有天晚上,我站在淋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