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思想品德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中考实行了大胆的改革,从考试方法上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其中,思想品德学科考试采用开卷的方式进行,考试题目也越来越体现综合实践的考查,体现开放性教学理念,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学生自身发展,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考查。学生阅读水平影响思维能力的发挥,也影响考试的成绩。因此,思想品德任课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也是新课程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一、培养学生想象力,给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提高阅读感悟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阅读平台,课上能自学的材料让学生自学,能让学生交流讨论的知识点,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空间里提高思想品德素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提供保障,从而能够变被动、机械的学习为主动、探索性的学习,提高思想品德的教学效率。
  比如,在进行“人生难免有挫折”的教学时,我在课前让学生自己搜集有关人生受挫折的资料。学生通过对这些材料的阅读,理解了受挫折时的具体做法,从而树立了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有的学生搜集到了林肯一生中受到的挫折。阅读完这个故事,我让学生思考林肯在挫折面前是如何应对的,并让学生在课上进行交流与讨论,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使学生的阅读经验得到了积累。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宽阅读渠道,拓展阅读视野,提高思想品德素养
  在知识信息时代,如果教师不拓宽阅读渠道,不拓展阅读视野,还是死教教材,按部就班,不主动拓展新知识,思想品德课教学就很难有时代气息,很难适应开卷考试的需求,很难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我们思想品德任课教师应科学整合信息技术资源,利用课件展示尽可能多的课外信息,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电视媒体、新闻报纸等渠道进行课外阅读,丰富阅读信息量,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比如,在进行“身边的诱惑”的教学时,我就利用网页课件进行了教学。针对学生喜欢上网的特点,我设计了网页课件,并提醒学生要拒绝身边的诱惑,要学会自己控制自己,让学生理解网络其实不仅是玩游戏,用好网络资源更能为我们的学习服务,从而能提高学生筛选、鉴别等能力。比如,我在网页课件里展示了青少年吸烟、喝酒、上网玩大型游戏的视频资料,这些青少年有的已经走进了劳教所,有的已经堕落成无家可归的孩子,有的和父母已经反目成仇,也有的是刚刚走向这个边缘……这些案例的出现,给学生起到了警示的作用。这样用身边的例子教育、提醒学生,可以使学生注意不要受身边不良习惯、嗜好的影响,能够鉴别真善美,鉴别对错,用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武装自己,做个合格的中学生,做一个人格、思想高尚的中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多留意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如公共广告屏上的抵制不良诱惑的视频节目,小区里抵制身边诱惑的宣传标语,节假日广场上进行的弘扬正能量、抵制不良诱惑的演出等。通过对社会上的那些抵制不良诱惑、宣传正能量的知识阅读,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可以得到提高。这样,在拓展阅读途径、丰富知识视野的同时,学生的道德情操得到了陶冶,学生的道德水准得到了提升。
  三、改变教学理念,进行科学施教,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现代教育理念应当提倡主动探究式学习,尤其是思想品德课程,合作阅读、合作探究是很好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下大力度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加大教学模式的改革,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二十一世纪的新型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由教师讲授变为学生自主回答,并让学生在个体思考与小组合作探究中积极学习知识,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更活跃,思维更敏捷,考虑问题更全面,真正使学生的答题能力得到提高。
  比如,在学习“友好交往礼为先”时,我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上课时,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我国国家主席出访外国的视频片段。在相互接触和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国家领导人之间的友好交往,都是礼仪为先,相互尊重,相互礼让。在视频的引导下,学生体会到了“友好交往礼为先”的重要性。之后,我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对教材上的知识模块进行全面、深刻的阅读和分析,理解其中要表明的道理。通过自主阅读,学生再进行讨论、探究的方法掌握新知,并落实到自身行动上,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总之,阅读是教学的重要手段,阅读是思想品德教学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法宝。我们应在课上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思想品德在自己成长中的引领作用,通过阅读、讨论使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加强,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学生学有所获。此外,教师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科学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阅读平台,使思想品德阅读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赵云霞.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机整合到思想品德课中[J].新课程学习:下,2010(7).
  (责编 张翼翔)
其他文献
摘要:新时代的高中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要注重加強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让学生能够“亲其师而信其道”。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但是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教师不仅要教学,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教育。本文是笔者在教学工作中运用情感教育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得到同仁的认可。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
2009年3月413,以信息化,鼓舞中国制造业“雄心”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制造业CIO年会暨2008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岁末盘点颁奖典礼”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国家科技部高新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