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反向资源正向运作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精彩的,在师生互动生成的过程中,其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创造的迸发……往往会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道亮丽风景线。不过,我们却容易忽略另一种“精彩”——“教学中的意外”;当面对无法回避的教学意外时,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及时引导,灵活重构,从而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可以说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中,意外无处不在,善于发现、挖掘并运用这些形形色色的“小意外”,将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将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它特有的“精彩”之处。
  一、 反向资源,情景再现
  反向资源是指课堂教学中,站在教师自身的教学立场,将课堂中的生成资源与自己的教学预设相悖,与达成目标相背离的,在教师看来是影响自身教学进程的一种现象。但在教学过程中,这样的现象发生概率相当高,很多智慧型教师善于利用这种生成资源,使得教学变得格外精彩。然而,当我们走进课堂,却常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
  1.漠然处之,置之不理
  课例描述:一日,听一位年轻的教师上《青蛙看海》一课,老师抛出了一问题“课文中的这三个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学生接二连三地回答喜欢不怕困难的小青蛙,老师喜笑颜开,不吝表扬。也有一部分学生发表意见“喜欢热心的小松鼠”,理由也很充足。这时一个坐在前排的学生标新立异,嘴里嘀咕着:“我喜欢苍鹰!”声音不大,但是老师分明听清楚了,老师不易察觉地轻皱了一下眉头,没有说话。于是,下一教学环节在继续着。
  2.委婉称赞,避而不谈
  课例描述:有一位老师上《鸟岛》,出示课题后,老师质疑:“看着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一生正好投教师所好,提出教师预设中的问题“鸟岛在哪儿?”可是另一生突然大叫:“这个问题我会回答。”教师态度极其和蔼,亲切地说:“你可真聪明,我们把机会让给提问的同学,好吗?”
  3. 胡乱回答,牵强附会
  课例描述:有位教师在教学《蜗牛的奖杯》时,请学生说说除了文中提到的会飞的小动物以外,参加飞行比赛还会有谁?学生说了很多:麻雀、苍鹰、燕子等,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麻雀、苍鹰、燕子不会来。”教师显然在备课时并没想到这个问题,片刻沉默和支吾后,教师强调:“所有会飞的小动物都来参加比赛了。”
  4.脱离目标,纠缠不清
  课例描述:曾看过《麻雀》一课的教学片段。当教师问:“麻雀妈妈是怎么样跟猎狗进行搏斗的?”有位学生冷不丁地说:“老师,这只大麻雀不一定是妈妈,也许是它的爸爸。”教师猝不及防,愣了一下,然后顺着学生的思路问:“你是根据什么认为它是麻雀爸爸的?”“因為书上没有说是麻雀爸爸还是麻雀妈妈,我是猜的。”别的学生受到了启发,纷纷补充道:“爸爸一般比妈妈勇敢些,力气也大点,所以是爸爸的可能性比较大。”教师表扬:“你真聪明!”“我觉得也可能是爸爸,因为爸爸经常带我出去玩,妈妈很少有功夫同我一起玩的。”此时,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不满地嚷道:“那可不一定,说不定还是麻雀爷爷呢!”教室内一阵哄堂大笑。
  二、正向运作,研制策略
  “小小的课堂,是一个捉摸不定的场所”(日本学者左藤语)。每一个教学行为,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承载着太多可变的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学生与教材的观点碰撞都会促成生成性的课程资源。如何将这些反向资源正向运作,下面谈几点看法:
  1.深入解读文本——胸有成竹
  文本是教学的重要凭借与依据,教师研究文本是备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这些心得都来自亲身的阅读体会,课文也早烂熟于心,因此教学中常有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的快感,还不时带点激情。”对于语文老师来说,研究、理解文本还有着特殊的决策意义。只有正确、到位、深刻地理解教材、分析教材,深层次地走入文本,才能大视野、大手笔、大境界地构建教学的整体框架,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引领学生抓住要点由浅至深、由表及里地解读文本,感悟文本。
  2.准确掌握学情——知己知彼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语文教学设计中,依据教学设计理论,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学习者设计教学”,可优化教学过程,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设计必须把学生作为焦点,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水平,尤其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学生学习语文的“最近发展区”。力求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准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学生能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滋味。
  3.多元预测生成——运筹帷幄
  面对课堂纷至沓来的生成,教师如果缺乏高超的调控艺术和引领技巧,就会在追求生成的精彩中迷失方向,就会出现课堂上的失衡现象。把握生成是一门艺术,众多名师能做到收放自如,巧妙处理偶发事件,调控得当,高潮迭起,使课堂教学充满魅力。但是名师毕竟是名师,名师是凤毛麟角,是“师”中龙凤,更多的是我们这些有心追求精彩课堂的普通老师,我们能做的也能做到的就是课前的种种努力。
  4.广泛阅读群书——融会贯通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生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学生难教啊,他们有时提出的新的词、新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面也太广了,他们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贮备,更要有很好的悟性。读书能让教师博学多才,悟性提高。
  三、巧用结点,营造精彩
  生成性的课堂必然会出现教学意外。这种意外是课堂上即时发生的,教师预想之外动态产生的教学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感受的一种抒发,是一种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若善于理性地看待、灵动地捕捉、恰当地处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精彩。
  1. 判断点
  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处理好的一对矛盾。真正的生成应该是学生思维碰撞的智慧火花。学生突如其来的质疑为教师教学带来了挑战,处理得当它给你带来的是意外的惊喜,否则会令你身陷困境。面对困境,教师要能正确判断,不应固守预设,而应该尊重学情,力求在对话中生成“对话”,不要让精彩悄悄溜走。
  2. 捕捉点
  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呈现在课堂中的喜怒哀乐、言行举止,都应该而且必将成为最珍贵的教学资源。尤其对学生在学文时的即时质疑、表达时语言的偏差,教师更应高度珍视,敏锐捕捉,善于利用。
  3. 宽容点
  教师要解除心理负担,让学生敢问,要引导学生走向问题核心。但由于认识理解能力的限制,学生对语言理解和情感感悟易出现偏差,及时有效地捕捉偏差,有的放矢地进行矫正,以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正确理解和情感的深入感悟。为此,教者要善于察微观细,及时发现偏差,采取相应对策,引导学生矫正,为学生导向,让学生领悟,从而使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学习探究。
  4.引申点
  课堂不应是预设的产物,课堂教学环节的增删改变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情感、心理变化等需求做出富有创意的调整。教师应当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细心地呵护并努力满足学生的这些需求,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关注课文、反复品位语言文字、体验情感的时间。
  以上种种无不在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就应努力挖掘学生思维的潜能,使学生的灵光得以闪现,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智者,拥有一双慧眼,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火花,让课堂因动态生成而绚丽多姿。
  意外的出现证明了教师已经为学生搭建了宽广的发挥的舞台,学生有了创造的苗头;意外的出现也使教师有了自由挥洒的空间。错,也许是另一种美丽,意外,也许蕴含着另一种收获,让我们笑看“意外”,巧对“意外”,期待一份出乎意料的喜悦!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情况下诞生的。它更注重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人文精神。  自2009年9月云南省实施新课程以来,高中语文课堂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这是可喜的一面,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结合教学选修课一年多来的情况、听其他老师上选修课、课后交流如何上选修课、备课组讨论选修课如何上等多方
简单句和复合句的转换,是英语句型转换的常见形式,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它不但需要学生拥有扎实  的语法知识,还要求他们掌握一些技能。简单句和复合句的转换,是表达的需要,从语法的角度来看,其  实是短语和从句的转换。一个句子只包含一个主谓结构,若其成分用短语表示,这个句子则是简单句;若  某一成分用从句表示,必然构成复合句。简单句转换成复合句,一般是将一个短语变成一个从句;复合句  变简单句,即把从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反例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都适宜应用,所以反例教学构成了我们日常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人在几年的从教经验中,总结出反例教学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应用反例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反例教学反例的引入构建反例针对精炼典型理解概念启发引导获得正确答案    数学发现主要是提出证明和构造反例.在数学中,要证明一个命题成立,必须严格的在所给的条件下,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推导出
美感是一种生命体验的感觉,是审美主体在精神上求得的满足。小语教材大都是名篇佳作,语言生动优美,形象具体,能以情感人,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材料。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好的因素,在语言文学训练的同时进行美育渗透,学生就能及时更敏锐的发现美,捕捉美,不断丰富审美经验,提高审美能力,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  一、强化美的信息,在美的情景中感知美  学生审美观的形成离不开对审美对象的感性认识,而小学生审
摘要:作为低段的小学生来说,口语能力培养富有艰巨性,而对于低段的小学生来说,这似乎更是难上加难。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生 口语交际 教学体会  新大纲在口语训练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摘要】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的建设和发展。全力做好大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对于发挥好高校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对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重发展轻教育现象,对大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长效机制的构建作了积极的探讨。  【关键词】党建工作 经常性教育 党员教育  高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
前言  人们在不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过程中,普遍认识到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重要性.因为数学思想方法不像解题方法那样具体和便于操作,但对数学知识和数学基本方法却有绝对的指导作用,是对数学知识更高层次的概括和提炼,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1].数形结合作为一种数学思维方法的应用大致又可分为两种情况:或借助于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或借助形的几何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某种关系.数形结合包括两个方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就是化学实验史,化学试验是化学家族的重要成员,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其地位和作用是任何其他形式和方法无法替代的,化学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在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从实验入手关注学生的学习,通过化学实验实现化学科学与实际生活的对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  一、互相尊重,平等参与,营造和谐、活跃、民
摘要:高中历史教材中配有丰富的插图,如果我们能利用好这些插图,它们将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充实,更丰富多彩,也更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关键词:教材插图 能力 课程标准  在高中历史教材当中配有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其中有地图、人物图像、实物图片、场景图和漫画。那么,如何来处理教材中的这些插图才能使之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和实践,谨以此来和大家交流。  一、结
当今, 青少年的危险行为作为危及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青少年群体中各种类型危险行为的存在之广泛,对青少年健康和社会安定的威胁之严重,其涉及的经济与非经济成本之高,早已引起西方社会的高度忧虑,同样也引起我国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一、青少年危险行为的涵义  美国学者Dennis V. Ary等人认为:青少年危险行为包括几个危害健康、安宁和个体积极发展的行为的不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