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碱和多菌灵复配对桃褐腐病菌的抑制效果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w87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用天然产物小檗碱和高效低毒的多菌灵进行复配,评价其对抑制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增效作用。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小檗碱和多菌灵对桃褐腐病菌的抑制效果,经过线性回归计算得知其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8.314μg/mL和0.012μg/mL。在此基础上,基于等效线法中的相加作用,设置6等分点复配比,以共毒因子作为评价增效标准,考察了复配对抑制桃褐腐病菌的增效效果。结果表明,当小檗碱和多菌灵复配浓度比为3657:1时具有增效作用,即在小檗碱中加入微量多菌灵即能增强其
其他文献
以水玻璃和硫酸为原料,在实验室小试的基础上将超重力制备流程放大40倍,重新设计了一套超重力中试化装置进行白炭黑制备。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旋转床转速、老化时间等参数对样
将超声波萃取工艺结合传统的稀碱法对玉米秸秆进行发酵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2%NaOH溶液预处理1 d,再采用双频(28 kHz,60 W;20 kHz,900 W)超声60 min预处理的样品,比未做任何处
采用改良的化学镀法制备得到了多壁碳纳米管(MWCNT)负载镍-磷(Ni—P)合金粒子催化剂。通过扫描电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X射线衍射仪(XRD)、选区电子衍射(SAED)、电感耦合等
以三嵌段共聚物(F127)为模板剂,间苯二酚(R)和甲醛(F)为碳前驱体,在外加的酸性条件下通过自组装的方法制得了F127/RF复合材料,然后经碳化处理得到具有高度有序孔道结构的介孔炭材料
以酚醛树脂为基体,氧化镁为固化剂,针状硅灰石为纤维增强体,蛤蜊壳粉、锆英石、重晶石、钛酸钾片晶为填料,石墨为固体润滑剂,蛭石为降噪剂,设计了含蛤蜊壳粉的陶瓷型有机摩擦材料配
在实验测定了二氟甲烷(R32)-二甘醇二甲醚(DMEDEG)、R32-N,N-二甲基乙酰胺(DMAC)、1,1-二氟乙烷(R152a)-N,N-二甲基甲酰胺(DMF)、R152a-DMAC和R152a-DMEDEG 5个体系的气液相平衡数据的
对己内酰胺生产中环己酮肟重排工艺进行了动态模拟,建立了重排反应器和中和反应器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反应装置物料流动方式的分析,结合反应动力学、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建立了
本文假设液体射流在端效应区内的流动过程动量守恒,建立并简化N-S方程,经过计算得到了端效应区厚度与射流速度和转子转速的关系.关系式显示,端效应区的厚度与射流速度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