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暗示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人们的生活中,心理暗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现象。本文结合心理暗示的种类,阐述了心理暗示在幼儿园教育中对幼儿成长的作用,以及幼儿老师如何合理运用心理暗示。
  关键词: 积极心理暗示 幼儿教育 教育方法运用
  在幼儿园里,心理暗示是通过老师自身的语言举动传递给幼儿的,使幼儿在心理和身体作出的基本反应。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运用心理暗示,也要用客观的心态了解幼儿,让幼儿在暗示的用作下从中受到教育。
  一、心理暗示的种类
  心理暗示是用比较委婉的说话方式或动作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基本反应,暗示通常会使人不加判断地相信或接受一些信念,或者是按照别人的思维方式所作出的行动,所以暗示也会影响到人的判断,这是人们的一种自然条件反射,是比较典型的、简单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有两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消极的心理暗示是指比较悲观、一次性否定等不良情绪、语言;积极的心理暗示是指开朗乐观、正能量等的暗示。在教育中,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但在社会中还有一些人用消极心理暗示使别的人做出违背社会道德的事情,所以人们要有自己的主观判断。
  二、积极心理暗示的作用
  (一)有利于幼儿认识自我
  当老师适当运用心理暗示教育幼儿时,幼儿会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和优点,会更加努力完善自身缺点。如果老师过于揪住幼儿的错处不放,则会导致幼儿自闭,产生逃避、厌恶等不良情绪,所以要合理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适当对幼儿进行眼神语言的鼓励,这样有助于幼儿认识自我。
  (二)有利于幼儿增强自信心
  老师的言行举动都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和行为,当幼儿在一件事情上表现优秀时,老师会对幼儿表现出语言和眼神的赞许,幼儿受到鼓励,会提高对事物的兴趣,也从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三)有利于幼儿抵抗挫折
  在幼儿遇到困难时,老师应该对孩子进行适当心理暗示,用语言、眼神鼓励幼儿,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能让幼儿勇敢面对困难,勇往直前,时间久了,幼儿就会有耐挫的能力,这也对幼儿的各个方面的成长起到积极作用。
  三、积极心理暗示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
  (一)行为暗示
  1.眼神暗示
  眼神可以更直接清晰地表达内心的感情。眼神暗示就是把内心所要表达的态度用眼睛说出来,老师眼神的不同,带给幼儿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幼儿在一件事中独立完成了任务,老师给幼儿一个赞赏的眼神和鼓励的语言,幼儿会变得很开心;当幼儿没有完成任务时,会表现得很气馁,而且会有消极的情绪产生,如果老师给幼儿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者是加油之类的语言,幼儿的情绪会受到变化,信心倍增,努力尝试再次完成任务。
  2.身体暗示
  身体暗示可以通过肢体的动作让幼儿明白老师所要说的内容,老师的心理暗示会由表情的变化和动作的动的不同来感染幼儿,幼儿也会跟随老师一起完成身体动作,这会使幼儿有一个积极的配合意识和学习模仿意识。
  (二)语言暗示
  通过语言暗示表达内容是积极心理暗示的一个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语言暗示时,幼儿教师应该比较委婉的表达,让幼儿在心理上产生直接影响,老师在教育幼儿的时候,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不直白地讲出幼儿的不足,可以用委婉的语言传递给幼儿,老师也可以用对比的方法,给幼儿纠正错误,以免伤到幼儿的自尊心。
  (三)场景暗示
  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场景对幼儿进行心理暗示,为幼儿创建一个轻松的学习或是玩游戏的场景,利用场景强化心理暗示。例如在做游戏时,老师应该让幼儿玩角色扮演的游戏,这样幼儿会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这样幼儿会用积极的心态完成游戏。
  (四)表扬暗示
  在幼儿园中,老师要经常让幼儿互相之间进行表扬,这样不仅给幼儿带来了信心,而且让幼儿产生了积极向上的心态,幼儿会在各个方面都会做得更好。但这种表扬式的心理暗示不可过分使用,会造成幼儿的骄傲性变强,也会有幼儿产生眼中无人的性格,所以对幼儿的表扬暗示要适度,在幼儿出现特殊事情时适度地表扬暗示。
  (五)期望暗示
  老师对幼儿的期望值是不一样的,这也会影响到幼儿的自我认识,严重者会影响性格和其他方面。例如有的幼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就可以运用幼儿间游戏的比拼或者是老师对幼儿语言期望的暗示,这样幼儿会感受到老师的期望,从中获得积极的自我期望,也会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六)榜样暗示
  幼儿的父母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说话动作、情绪和做事风格,都会影响到幼儿的行为变化,而幼儿老师也是一样的。在幼儿园中,幼儿大部分时间都由老师陪伴,所以老师的言行举动也会影响到幼儿,老师就会成为幼儿的榜样,老师给幼儿树立良好榜样,幼儿同样会有优良的品质和较好的性格。
  幼儿的年龄较小,幼儿对老师也比较依赖,老师在对幼儿进行心理暗示的时候,幼儿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但老师要使用适度,把握好分寸,不可使用的次数较多。暗示可以很好地影响幼儿的心灵,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品格。
  参考文献:
  [1]黄俊.教学暗示艺术的技能构成与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7).
  [2]唐红娟.课堂教学中的情绪调节及心理暗示机智[J].教学与管理,2012(12).
  [3]季金凤.浅谈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2).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关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学习,使学生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关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科学课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团结协作、公平平等、认真负责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学 思想品德 渗
目的本文以愈肠宁分释胶囊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研究愈肠宁分释胶囊对实验性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作用及其机理,并研究其抗炎作用,为愈肠宁分释胶囊在临床上应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可靠的药理学依据。方法本文分别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和葡聚糖硫酸钠(DSS)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通过对大鼠便血、腹泻情况及粮食消耗量的观察,对各组大鼠脾脏重量系数和肠重量系数的测定、对结肠病灶
摘 要: 语言是进行交流的媒介,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运用艺术化的语言对班级管理的成效是很有影响的。在日常交流和管理中,同样的意思换一种表达的方式可能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将班级建设得更好,就要学会有效地运用语言艺术,妥善处理问题。作者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和班级管理的经验,为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如何运用艺术
摘 要: 小学时期,学生普遍存在独立性不强的问题,在家中依赖父母,到了学校,班主任就成了最信任的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找班主任,因此班主任这一角色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教育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对学生来说不可替代的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时刻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工作 以人为本  班
摘 要: 班主任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面对烦琐、复杂的学生工作,该如何有条不紊地进行呢?如何让自己成为优秀的小学班主任呢?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交流。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 自我修养 以“生”为本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
摘 要: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一个充满朝气、蓬勃向上的班集体离不开班主任的科学管理。小学生天性好玩、调皮捣蛋,因此,要做好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治班技巧,这样才能在保护小学生天性的前提下,让他们在和谐的班级、校园环境中学习、成长。作者就该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 教师形象 学习兴趣 班干部 沟通工作  一、以身作则,树立
摘 要: 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石,只有做好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幼儿健康向上的学习心态,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顺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但是现今幼儿教育事业面临信任危机问题的严峻考验,能否破解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问题,成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能否正常发展的关键突破口。本文就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表现及其破解策略做了分析探究,希望对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