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中的非理性因素及其应用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ghui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精神存在两种不同形式,即理性与非理性。理性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指导着人们的实践活动。非理性是一种非逻辑思维的方法,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混沌无序的精神现象,它主要包括预测、想象、灵感和直觉,以及欲望、情感、意志、信仰等。理性和非理性是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在实践中两者不缺一不可。对于学校管理而言,科学的管理理论可以指导管理实践,对学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起着重要作用,而在对某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上,校长的个人经验则明显地显示出优势,这些经验中包含了预测、直觉、情感、意志等非理性成分,可以起到理性因素难以企及的作用。
  
  想象、预测、直觉、灵感
  
  学校工作繁忙琐碎、充满矛盾,不存在风平浪静的管理环境,校长经常要面临对各种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决策。对于一些日常事务性决策,不需要反复考虑,周密分析,研究来研究去,校长可凭以往经验相应处理。而对于学校的一些重大决策,才需要校长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科学的决策要经过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拟定方案——方案选优——实施反馈等一系列步骤。要完成这一过程,就要收集材料,科学分析,还要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充分论证,从而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在这一看似完全按理性思维的过程中,非理性因素不知不觉蕴含其中,发挥着影响。
  决策之初,校长头脑中如对未来计划有一幅美好的蓝图,在自由联想过程中,将自己的想法一个又一个地付诸试验,事先想象可能发生的结果,在制定方案时会更加周密完善,富有创造性。但想象力往往是潜在的,受到激发和刺激才能出现,校长应善于听取反面意见,增加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使方案更完美。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一些校长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形成的预测能力能使他抓住潜在的东西,善于看清事物发展的趋势,高瞻远瞩,预见到方案实施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以便及时加以调控,避免问题出现时措手不及。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校长的直觉对于决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直觉常常可以发现一些隐蔽的趋向、机会以及矛盾,理性思维远远做不到这一点。在利用大量的统计信息进行单个的定量分析时,直觉常能使校长暂时解脱出来,从整体上把握对象,注重事物的整体结构,预见到其他人由于过分注意眼前而看不到的未来影响,抓住机遇,提出新的发展战略,当机立断,果敢抉择。虽然凭这种直觉有时会出错,仍不可忽视它的存在并应有效地加以利用。决策中校长有时往往会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案犹豫不决,寝食不安,忽然某个时候,灵机一动,茅塞顿开,这便是人们常说的灵感。灵感也是非理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灵感的产生有赖于校长的联系迁移能力及对刺激的敏感性,不可等闲视之。
  
  欲望和情感
  
  欲望是人的本能,存在于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是人性中所固有的,可以产生强大的动力。欲望可分为不同的层次,对于一个成熟的校长来说,事业有成是他最大的满足,成功的欲望可以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有了成功欲望的驱动,校长就能够勇于开拓,不断进取,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而当他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时,会产生更强烈的成就欲望,激发起满腔的工作热情,向下一个新的工作目标迈进。
  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人际环境,无时无刻不存在着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人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践活动的能量强弱,影响调节着实践活动的速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校长旺盛的工作激情、良好的情绪、昂扬的斗志、乐观向上的精神,可以使他坦然面对各种困难,沉着应对,充满活力。并可以此感染广大师生,激发他们工作和学习的热情。校长在利用职位所赋予的权力进行管理时,单纯凭借行政命令往往事与愿违,有经验的校长大多重视情感因素,与师生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关心师生的需要,不仅晓之以理,更动之以情,培养师生的归属感和彼此间的交往和友谊,使教师心悦诚服,甘为所用,使学生尊师爱校,潜移默化。校长还要善于倾听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开诚布公,加强沟通,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信仰和意志
  
  信仰是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拿来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一经形成,就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巨大动力。人不能没有信仰而生活,校长崇高的信仰可以产生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不只把从事学校工作看作一种职业,更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当作事业,以追求事业成就为己任,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不断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意志力是一个成功的学校管理者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对于校长个人而言,坚定的信念、果敢的工作作风、坚韧的毅力是管理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在学校工作中随时会遇到各种困难,如经费不足、师资匮乏、规章制度难以执行等,如果校长具有顽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困难面前不动摇、不退缩,忍辱负重,善始善终,就能够克服困难,不断战胜自我,实现既定目标。
  综上所述,非理性因素渗透在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作用不可低估。肯定非理性因素的存在并认识到它在管理中的作用,对于管理效能的发挥非常重要。但我们还应看到,科学的教育管理理论对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非理性因素在人的精神世界中毕竟是偶然的、无序的,它只有与管理理论相结合,形成较高层次的管理艺术,才能在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学校管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校长应不断加强教育管理理论的学习,善于总结管理经验,管理中理性与非理性并用,定能实现学校管理的新突破。
其他文献
课例是一个实际的教学例子,是对一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决策的再现描述,并加以评述一份完整的课例报告大致包括“背景与目的”“多向访谈”“主题提炼”“报告撰写”等几个方面课例可以分为验证型(崇尚理论,课例充当证明理论的实例)问题呈现型(关注理论与实践,注重实践中的问题,设法用理论解释实践问题,课例用呈现问题的方式唤醒人们的深思和反省),知识分享型(利用故事叙事获得知识沟通)课例研究是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展开的
总结了德兴铜矿回收尾矿中有用组分的实践经验,对整体开发尾矿资源提出了建议。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推论,对他们讲的应该少一些,而引导和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发现尽量多一些。”《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根据需要时刻变换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合作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只有正确定位教师的角色,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合作探讨,才
分析了尾矿坝坝体的常见病害,探讨了尾矿坝坝体(均质坝、心墙坝)渗透与裂缝破坏的作用机理,并介绍了灌注浆方法处理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
从边缘矿体形成条件、矿床成因、岩层标志、控矿构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寻找零星矿体,采取边采边探的方法,获得满意效果。
六年级的学生已开始进入青春期,特别是一些女孩子,开始琢)磨自己的长相,对自己评头品足。可这一“评”一“品”,便引出许多烦恼来。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