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微课,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hxf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之内对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者视频。微课能有效地突破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激发学生探究物理兴趣,突破物理概念教学难点以及微课助力物理实验课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微课;探究实验;概念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之内对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者视频。微课能有效地突破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限制,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很多学校掀起了学习和使用微课辅助教学的热潮。作为一线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笔者也大胆地引入了微课辅助教学。如何用好微课,构建高效物理課堂呢?
  一、化烦为趣,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话题、一个知识点、一个实验,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其自主探究学习。现在农村中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缺乏动力的问题。他们不知道为何而学,再加上家庭教育的缺失,很多孩子在家里父母亲都比较溺爱,从小养成了不爱学习、懒惰散漫的习惯。因此,上课不听讲,不做笔记,课后应付式完成作业,或者干脆不做作业,天天抱着手机。而这部分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大都是与学习无关的耍酷、玩手机、网聊交友等。而往往我们有些物理课堂搞得枯燥无比,教学内容就是冷冰冰的科学知识,学生肯定是越推越远的了。如何把初中生的兴趣爱好转移到课堂上来是乡镇中学物理教学的一大难题。要破解这一难题,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另一方面也要努力提高物理课的魅力和趣味性,抓住学生的心。合理地利用微课,可以相当程度上解决第二个方面的问题。例如,教学《比热容》一课时,我利用网络微课资源“物理大师”制作的微课视频《比热容—烈火烧不尽的火焰山》引入新课,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该视频开头以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师徒翻越火焰山这一学生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为切入点,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马上对火焰山的奥秘产生了浓厚兴趣。然后老师顺势引入比热容的概念,将学生迅速引进学习的角色。自然而然,学生便有了探究的兴趣。
  二、化繁为简,突破物理概念教学难点
  物理概念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物理概念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大难点。因为物理概念一般较为抽象难懂,教师讲解往往比较空洞枯燥,不够形象生动。所以,在教学中适当采用微课可以帮助学生较轻松的理解和建立物理概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功》这一节时,学生对于“功”的概念是非常难以理解的。物理书上的定义是“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在教学时如果简单的把这个概念引出来,学生往往一头雾水,没办法正确理解“功”这个物理概念。如果我们把这个概念形象地做成动画,做成微课,学生就一目了然了。这样既有趣,又有料,化解了老师的口沫横飞也难以让学生弄明白的尴尬。
  微课在概念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由抽象转化为具体形象,激发学习的兴趣。将抽象的概念通过微课中的图片、声音、实验等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突出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掌握对概念的理解。
  三、化难为易,实验教学微课助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得出很多情况下都依赖于物理实验。物理实验也是在物理教学中最吸引学生眼球,最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部分。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校实验器材配置的问题,或者其他外部条件的问题,往往有的实验结果不尽如人意,或整个实验时间周期太长,或实验器材缺乏而没办法让学生经历所有的探究过程等等,这些都会成为物理课堂教学的痛点。
  例如,在演示“摩擦起电”这个电学实验时,由于我们学校地处南方,十月底时气候并不干燥,或者演示实验当天就下点雨,空气湿度一大,这样实验的效果往往不如人意。有时绞尽脑汁也很难得到让人满意的摩擦起电的实验结果。学生看到实验过程也有点半信半疑,觉得老师有点忽悠人。这时引入微课《两种电荷—太极圆转》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它避免了因为气候问题而无法实际演示摩擦起电的尴尬,并且这个视频还从我国古代的易学珍宝—太极八卦图来帮助学生理解两种电荷间的相互规律。例如,教学《核能》这节课时,链式反应的计算机模拟,用微课可以非常好的演示出来。在其他的演示实验教学中,利用微课可以着重突出探究实验中的探究过程,或者缩短实验的演示时间.通过微课,可以有效地解决物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突破物理实验教学的重难点。
  总之,在使用微课辅助教学中尝到了甜头,也面临到了新的挑战。微课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延伸了教学的广度,但同时也给老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更进一步研究微课,让微课为物理教学服务,为物理教学注入更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谢瑾谈谈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教师,2015,36(8):38.
  [2]王洋.“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教师通讯社,2015(8):46.
  [3]张国珍.浅议“翻转课堂”之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5(11).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实验论证,阐释了检验较浓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不能用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也不能用饱和石灰水,只有检验极稀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才能使用前述试剂的道理。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明显变质的最佳方法是滴加稀盐酸。  关键词:氢氧化钠溶液;明显变质;氯化钡溶液;氯化钙溶液;饱和石灰水;教学应用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8-0085-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
摘 要 建立服务器端数据库的安全屏障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文以JSP为环境从脚本编程的角度对部分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JSP 数据库  Web 安全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TP311.1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6)02—0047—02
摘要:文章以《浓硫酸的性质》教学为例阐述了实验对比探究教学法的涵义、应用及优点,运用此法可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实验对比探究教学;探求新知;元素化合物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4-039-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高中化学必修1中元素化合物部分在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中起到一个托起、承载和运作的物质平台的作用[1],新教材又放弃了该部分内容的严密逻
摘 要: 本文基于2013~2017年中国IT行业252家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以高阶梯队理论和社会同一性理论为基础,对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高管团队性别异质性、年龄异质性、政治关联异质性和海外背景异质性对企业社会责任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该结论反映出企业可以从高管团队的人力资源配置角度出发,来改善社会责任问题,从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TMT异质
摘要:以沪教版《金属矿物 铁的冶炼》为例,以“活动案”形式为载体,将教学设计中“主线”“暗线”有效融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心动、脑动、手动、情动、联动、感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化学课堂,让化学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主线;暗线;活动;化学课堂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1-0039-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
圣诞夜要不要去做兼职呢?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图类作文(一)  今年四月份,岳阳市启动了“文明餐桌行动”,号召全体市民“文明用餐,节俭惜福”。请结合图片,联系实际,适当发挥,以“Save(节约) Food and Eat Healthily”为题,写一篇80-100词的英语短文。文章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Save Food and Eat Healthily  Yueyang government has called on the
摘要:文章以《开发利用金属矿物》为例,谈课堂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关键词:人文教育;历史发展;传统文化;自然规律;社会责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8-0050-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8.022  教育部颁定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
【摘要】议题式教学方法隶属于新型课程教学方法,是能够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具有实践性、主体性与思辨性的特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存在议题设计未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的议题设计能力水平低下以及议题式课堂教学评价效果较差等问题。为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效应用议题式教学法,应进一步优化议题式教学环境,提升教师在思政教学中的议题式教学模式应用水平,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
【摘要】学生在学習的过程中,分为预习、学习新知、巩固新知几个环节,作业的布置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新知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检验教师是否将知识点讲明白的一个标准,因此教师、学生可以通过布置、完成作业进行查漏补缺,作业的布置是巩固新知的重要手段,应予以重视。小学低学年段的学生对新知充满好奇,好胜心强,同时低学年段的学生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差别。布置有质量的作业,结合不同学生接受新知能力及思维能力的需求尤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