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束偏振对自参考干涉信号对比度的影响

来源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1985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位光栅位置测量系统是实现超精密制造的核心,自参考干涉信号对比度是影响相位光栅位置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光束偏振特性直接决定了自参考干涉信号的对比度。采用琼斯矩阵和矢量形式反射定律,对自参考干涉仪棱镜中的传输光束进行了偏振追迹,构建了相位光栅位置测量系统的琼斯矩阵模型,并用物理光场数值分析软件VirtualLab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基于该模型分析了偏振分光面消光比、入射光偏振态及棱镜光程差对自参考干涉信号对比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波长为λ的照明光束下,为保证干涉信号对比度优于0.98,偏振分束镜的消光比需大于122,入射光椭偏角ψ和椭圆度tan ε分别在(0.693 rad,0.878 rad)和(-0.093,0.093)范围内,棱镜光程差需控制在(-0.03λ,0.03λ)范围内。综合考虑后,要求入射光椭圆度的取值范围为0.531δ±0.087(δ为自参考干涉仪棱镜的相位差)。该分析结果可为相位光栅位置测量系统中光束偏振特性的调控补偿提供理论依据,对提高自参考干涉信号对比度及相位光栅位置测量系统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提出了一种提取两幅条纹图像间离面变形相位的新方法。由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测得两帧连续图像间的运动场,根据光流基本等式,运用初始图像的条纹频率与该运动场计算全场变形相位分布。介绍了基于DSCM变形相位方法的原理,对周边固定、中心加载圆盘的变形相位测量进行了实验和计算机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将直观的面内运动场和离面变形相位的提取联系起来,能够解调出物体全场离面变形相位信息。该方法优点是操作过程简单方便,既不需要将条纹图像转换到频域,也不需要相位解包络运算,且在条
A number of vision-based methods for detecting laser-induced defects on optical components have been implemented to replace the time-consuming manual inspection. While deep-learning-based methods have
通过非金属与金属共掺杂二氧化钛(TiO2)来改变TiO2光学性质以拓展其在光催化和光电转化领域的应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体系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模拟计算了氮与铂族金属(Ru,Rh,Pd)共掺杂金红石相TiO2的几何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光学性质以及缺陷形成能。计算结果表明:单掺N以及N-Ru、N-Rh、N-Pd共掺杂金红石相TiO2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对可见光的利用效率,其缺陷形成能大小顺序依次为N-Pd、N-Rh、N-Ru,这说明共掺条件下N-Ru最容易掺入
期刊
扫描哈特曼技术是检测大口径望远镜像质的常用方法,但其对不同阶次像差的检测能力和不同子孔径分布下的检测精度尚不明确。利用基于Zemax和Matlab的仿真模型对该技术的检测性能进行了探究。仿真结果表明:扫描哈特曼法能有效检测到最高第28阶像差,方均根(RMS)相对误差在5%以内,在对多阶混合像差检测时难以有效分辨其中的高阶成分;采用相切子孔径分布能较好地平衡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增加子孔径数目能提升检
为了有效地对图像序列进行面部表情识别,提出一种基于主动形状模型(active shape model,ASM)结合Lucas-Kanade(LK)光流法的方法提取位移特征,采用随机森林分类器对提取到的位移特征进行分类与识别。在Extended Cohn-Kanade(CK+)人脸表情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该特征提取方法能够很好地描述图像序列中所包含的表情信息和特征点运动变化信息,比常用的K-近邻、贝
薄壁密集焊缝结构是航空航天、造船及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重要结构形式,光纤激光焊接是该类结构有效、可靠的加工方法。构件变形和尺寸收缩是该类构件密集焊接时面临的两个主要技术难题。采用高频随焊冲击的方法进行相关试验,分析该方法对焊缝形貌、表面应力、焊接变形及尺寸收缩的影响规律。通过搭建专用装置模拟了薄壁密集焊缝结构的焊接,将随焊高频冲击位置设置在熔池后方的高温焊缝区。试验结果表明:针对GH3128高温合金薄板,该方法可将焊缝焊后的纵向残余应力由无冲击时的均值390.9 MPa调整为116.1 MPa,减小了约70%
期刊
报道了一种室温条件下工作的高功率激光二极管(LD)端面抽运Yb∶YAG板条双波长激光放大器, 稳定的双波长运转在1029.6, 1031.5 nm。基于Yb∶YAG宽带荧光特性, 建立了双波长放大模型,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抽运条件下激光光谱放大输出特性。通过940 nm激光二极管双端抽运Yb∶YAG晶体, 拥有双波长光谱的种子光从晶体一端注入并进行放大。实验结果表明,在1.18 kW注入时获得了6.56 kW的双波长连续激光输出, 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吻合。双波长激光放大理论和实验研究为进一步实现高功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