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创建及配套技术措施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2年在利辛县开展的0.667 hm?高产创建示范,通过选用隆平206玉米品种,采用土壤深松,即麦收后土壤深松30cm;增加密度,即留苗密度90000株/hm?,收获密度83280株/hm?;平衡施肥,即有机无机相结合和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相结合,施纯氮575.25kg/hm?;防治病虫保绿防衰,即应用热雾工程技术防治玉米灌浆期的病虫害;以及成熟收获等技术,取得了高产效果。经安徽省科技厅10月5日组织专家实地测产验收,玉米单产达到12123kg/hm?,创造了安徽省夏玉米单产历史高产纪录。
  关键词:玉米;隆平206;高产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1-02-30-02
  安徽省自2008年实施玉米振兴计划以来,玉米的面积从2008年的67万hm?逐年发展至2012年110万hm?,但单产水平徘徊不前,2010年全省玉米单产平均仅4050kg/hm?。2011年省科技厅启动了“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及产业化”项目,加强玉米高产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的研究,旨在为安徽省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地創建玉米高产提供成熟的技术支撑。2012年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结合“安徽省玉米振兴计划支撑技术研究”在利辛县开展了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研究,高产示范面积0.667 hm?,10月5日省科技厅组织5名专家实地测产验收,测产结果玉米单产达12123kg/hm?,创造了安徽省夏玉米单产历史高产纪录。高产创建为安徽玉米振兴发展树立了信心,表明安徽省玉米单产潜力有较大的挖掘空间;高产创建发挥了科技引领作用,通过开展品种、栽培技术等集成示范,凝练形成的一整套技术措施,为安徽省今后的玉米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加快玉米高产示范技术与经验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内推广应用,现将主要技术、做法和经验总结如下。
  1 示范片创建基本情况
  玉米高产示范创建地点设在利辛县永兴镇,面积0.667 hm?,种植密度90000株/hm?,采用等行距种植,行距0.6m,株距0.185m。前茬作物为小麦,小麦单产为9000kg/hm?。示范片土壤类型为砂礓黑土,土壤肥力状况:有机质22.3g/kg、水解氮200.8mg/kg、速效磷43.6mg/kg、速效钾173.6mg/kg,土壤磷钾含量丰富[1]。
  玉米品种选用安徽省自主选育的玉米新品种隆平206,目前该品种已成为我省主栽品种之一,该品种株型紧凑,穗行数15.8行,行粒数32.2粒,千粒重366.8g,高抗矮花叶病,抗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中抗小斑病、瘤黑粉病、玉米螟。
  高产示范于2012年6月12日深松施肥旋耕,深松深度30cm,每hm?基施三元素复合肥(15∶15∶15)1125kg、有机肥(16∶0∶2)750kg、饼肥(含N 5%)1500kg、硫酸锌15kg。2012年6月16日播种,一穴播种3粒;6月18日浇水,出苗齐全,7月4日间定苗,留苗密度90000株/hm?;8月1日追施尿素337.5kg/hm?;8月9日抽雄,花后10d追施三元素复合肥(15∶15∶15)375kg/hm?。8月18日应用热雾工程技术防治玉米后期病虫害,10月12日成熟收获。
  2 专家验收结果
  示范区种植隆平206玉米新品种,实收地块长53.2m、宽15.6m、面积829.92m?,玉米籽粒重为1006.1kg,折合单产为12123kg/hm?。
  3 主要技术措施
  围绕土壤深松、增加密度、平衡施肥、防治病虫保绿防衰、成熟收获5个主要技术关键环节和措施,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加强田间管理,全生育期玉米未发生倒伏,保证了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增加了千粒重,实现了高产目标。
  3.1 选好示范点 利辛县永兴镇示范点示范农户积极性高,示范田土壤基础肥力较高,示范田能灌能排,保证了出苗齐全,示范田玉米全生育期未出现干旱和涝渍现象;示范点各实施单位的技术人员责任心强,较好地落实了示范方案,技术落实到位率高。6月16日适时播种,及时灌溉,6月23日出苗齐全,大旱之年保证了生育期不延迟,比当地农户种植的玉米7月初出苗早10d左右。
  3.2 采取了“土壤深松促根防倒增产”的技术措施 麦收后实施土壤深松,深松深度30cm,疏松了土壤,有利于玉米根系下扎,全生育期玉米未发生倒伏现象,奠定了高产基础。
  3.3 采用了“高密度、高肥水、防早衰”的栽培技术 高密度是高产的前提,根据目前玉米单株生产力偏低的特点,通过建立大群体、增加穗数来增加产量。种植密度为90000株/hm?,一穴播种3粒,出苗齐全。早间苗,3片叶时间苗;晚定苗,6~7片叶时定苗,确保留苗密度90000株/hm?。田间6点(每点20株)调查结果(见表1)表明,收获株(穗)数平均83280株(穗)/hm?,高留苗密度保证了收获穗数,高肥水保证了玉米个体与群体发育良好。在增加密度的同时,提供充足协调的营养,保证个体和群体生长的营养需要,保证了有效株(穗)数。防早衰是高密度下玉米穗重和粒重稳定的保证。通过应用热雾工程技术防治玉米灌浆期的病虫害,玉米活秆成熟,粒大粒饱,平均单穗重达146.4g,千粒重平均达到363.8g。
  3.4 做到成熟即收获 收获时玉米全生育期达118d,比品种推荐的生育期111d多7d,籽粒灌浆时间充分。果穗外观形态表现出苞叶变枯变白,籽粒尖部出现黑色层,即达到了成熟标准,及时收获。
  4 结论与讨论
  选用高产潜力大的品种是创建高产的基础。隆平206是安徽省自主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现已成为我省主栽品种之一。黄泾[2]研究表明该品种耐密植和抗倒性强,耐密和抗倒伏为密植增穗奠定了基础。
  深松土壤创造了良好的根系生长环境。宋日等[3]研究认为深松打破犁底层后,各层土壤中根系分布都有明显的下移趋势,而且能提高玉米生长后期的根系活力和抗逆性,使玉米百粒重增加。本示范点土壤深松30cm后,玉米全生育期未发生倒伏现象,活秆成熟,收获密度为83280株(穗)/hm?时,千粒重仍达363.8g。因此,深松土壤促进了根系生长,促进水肥吸收,粒大粒饱,为实现高产创造了条件。
  高肥水和增施有机肥是创建高产的保证。玉米营养吸收特性表明,玉米吸收的矿质营养元素60%~80%来自土壤,20%~40%来自当季施用的肥料[4]。按生产100kg玉米籽粒吸收3kg纯氮计算,本年度玉米从土壤和肥料中吸收的纯氮量为363.69 kg/hm?,从土壤中吸收的纯氮量为218.2~291.0kg/hm?,从肥料中吸收的纯氮量为72.69~145.49kg/hm?。土壤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磷钾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基础肥力高,良好的土壤条件为玉米高产奠定了基础。复合肥和尿素、有机肥、饼肥提供的纯氮量分别为380.25kg/hm?、75kg/hm?、120kg/hm?,总量为575.25kg/hm?,施肥提供的氮量可满足玉米生长的需求,充足的肥料保证了玉米生长的养分供应。尤其是有机肥持续供肥时间长,后效足产量高,增施有机肥料是实现玉米持续高产的重要措施[4]。因此,充足协调的营养保证了个体和群体生长的营养需要,实现了穗大粒饱产量高。
  活秆成熟和充足的生长时间有利于玉米后期灌浆,增加了籽粒千粒重,粒饱增产。
  参考文献
  [1]鲁如坤.土壤—植物营养学原理和施肥[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196-243.
  [2]黄泾.玉米新品种隆平206在阜阳市最佳种植密度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1):57、60.
  [3]宋日,吴春胜,牟金明,等.深松土对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0,22(4):73-75、80.
  [4]郭庆法,王庆成,汪黎明主编.中国玉米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15-116.
  (责编:陶学军)
其他文献
大数据这一概念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而移动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了备类碎片信息和数据的整合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大数据技术为信息数据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业务服务
无线通信技术主要以无线局域网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为主,这两种类型在当前医疗领域应用十分广泛,而且具有非常好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医院特殊的环境中,特别适合使用无线局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不但是电力系统建设规模增大,同时可以承担一定防护作用的智能变电站也随着时代的步伐,迅
随着澜沧江流域水电站建设进度的不断加快,各个大型水力发电厂今后的检修维护如何进行管理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国内水力发电厂多年的检修管理方式,阐述了对澜沧江流域水力
基于全业务宽带需求,提出一种以GPON光纤接入技术为核心的网络解决方案,在简述全业务宽带的基础上,对GPON光纤接入技术优势和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行深入分析,以此为我国全业务宽
传统高校的网络都是基于三层架构,没有区域概念,网络管理混乱,不利于后续新建、升级和扩容,给网络维护造成诸多不便,且网络病毒易于传播,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本文从高校网络的需求入手,着重分析大二层改造的过程与利弊,并就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高校的网络改造提供借鉴。
近年来,我国电网事业持续运行,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不断提高,然而电网事业的有序发展离不开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该系统主要发挥数据采集和安全监控两方面的功能作用,以此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主流,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在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相互融合,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现如今,互联网技术逐步提升,大数据的时代也悄然而至,在大数据的大背景下,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化速度飞快发展。我国目前的的移动通信网络分别为2G网络、3G网络和4G网络,提高网
要提高《食品工艺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和学生从思想认识上强化《食品工艺学》课程的重要性,并认真梳理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仔细进行课前准备,同时在课程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