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悠悠

来源 :骏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区门前新开了一家古琴店,不时有清脆悦耳、宛若天籁的古典名曲从店内飘出。这琴声,时而宽阔苍凉,如临深山;时而凄然悲切,如感秋意;时而深邃低沉,如观江河;时而清新流畅,如处静夜;时而余音袅袅,如鸟鸣脆,引人入胜。每天上下班时,我都会不由地沉醉于古琴那独有的含蓄深沉、悠扬委婉、典雅舒缓的意境之中,仿佛在这个喧嚣的尘世找到了一处安心的净土。
  一直喜欢古琴的优美,也欣赏它的古典。儿时,没有电视,缺乏课外书籍,只有在上海工作的舅舅赠送的一部单放机和两盘《中国古琴十大名曲》磁带成了我的至爱,闲暇之余,不厌其烦,醉于其中,反复播放,倾心聆听,常常达到忘我的境界。那时,不懂音乐,却能感觉到古琴的音色清晰纯美,音韵悠长,沙哑中略带几分清脆,生涩中夹带几分铿锵,低沉中缠绵着悠远,缥缈中徘徊着迷离,仿佛回旋在天边,又似乎缭绕在梦里,既能让人从中听到“潇湘水云东流去,山河万里恨悠悠”的国乐之灵魂,也能听到“一剑冲天气贯虹,士为知己意从容”的天地之精神,更能听到“高山峨峨流水悠,知音寥寥弦声渺”的圣人之呼唤。对我来说,生活中心情烦躁时,听琴一曲,可以排解郁结于心的烦闷与忧愁,不仅悦耳悦心,还丰富了文化内涵,提升了自己的内在修养和气质。
  古琴位列中國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作为一种乐器,古琴独特而神奇,本身有一些颇为耐人寻味之处。如琴面呈弧形,代表着天;琴底为平面,代表着地,合乎传统“天圆地方”之说,琴身整体长三尺六寸余,代表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十三个徽,代表着一年12个月和1个闰月。古琴最初为五根弦,象征着金、木、水、火、土。周文王为悼念亡子伯邑考,加了一根弦;周武王伐纣时为鼓舞士气,又添了一根弦。故古琴又被称为“文武七弦琴”。《诗经》的第一首诗描写的就是以琴瑟钟鼓讨好一位年轻女子。在另一首诗《小雅·鹿鸣》中则是一群人带着满篮的野餐食物去野外郊游。就像现在的人带着吉他那样,古时的中国人带的是古琴和瑟。据蔡邕的《琴操》讲,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他周游列国徒劳无获,心情沉重地返回鲁国。途经一幽暗的山谷,见到一株兰花,不禁喟叹:“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于是停车抚琴,成就了《幽兰》这一古琴名曲。《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惊险故事《空城计》,古琴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魏晋时期嵇康所书的《琴赋》,可谓古琴艺术的“圣经”。以诗一般的短小篇幅详尽地描述了古琴的结构、各种音色和旋律,从审美的角度将该乐器上升到一个近乎神秘的高度。嵇康虽说深受道家的影响,但就古琴而言,他却与儒家为伍,在《琴赋》中清楚地表明,听琴如修禅,有静心之效。也就是说,一首高雅的古琴名曲可以起到“静心”的效果,使人心境开阔,进入一个清澈平和的意境,从而达到如哲学家列子所说的“可以如落叶随风飘来飘去”,但不知究竟是“风随我而行还是我乘风而去”的境界。或许,道家用其入静,儒家用其正声礼教,也正是缘于此。
  古琴乐曲往往开始时有一段带泛音的前奏,接着进入一种意境,让人沉浸于一种和雅高贵、悠远沉静的音律之中,脑海中不知不觉想起一些缥缈遥远的事物,一段记忆、一次机遇、一个梦境,一座海市蜃楼、一幅蓬莱仙境、一种“行山野,钻林莽”的江湖情怀,一切是平平的、淡淡的,却慢慢浸润着人心,让人远离浮躁和喧嚣,回归无上自然。那声音,有时像一只仙鹤舞蹈时的鸣叫,有时像挂在一根细线上的小铃,随风摇曳,叮当作响;有时像一只啄木鸟在冬日里执着地敲打着树桩觅食,时高时低,断断续续。有的声音听上去像僧人敲着大铜钟,有的像哗哗的流水声,有的则像被鸟儿叼在嘴边的无助的蝉的嘶鸣。那音韵,听着听着,时而能激起人闯荡江湖的念头,时而能勾起人归隐山林的心思。在古琴优美的旋律里,进则是天下,退则是田园,而更多的时候,却能使人静下心来,幽幽低思,轻轻抚摸自己历尽坎坷的一生。就像我当年最喜欢听的《春晓吟》那部曲子,它描写的是冬去春来自然界的变化,开始的时候很沉重,正如冬天,但远远地就能听见春天轻快的旋律,潺潺溪水开始流淌,渐渐打破了那黑暗沉重之感,万物包括声音都在转换,转换成明快的情绪,大自然在一个冬天的沉寂之后复苏时发出的那些明亮的声音越来越柔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开阔,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还有一首描写纤柔的梅花不畏严冬在风中舞蹈的《梅花三弄》亦是如此。
  古人云:“琴者,情也;琴者,禁也。”琴是古代文人生活中陶冶身心、修习自我必不可少的部分,换句话说,琴不是弹给别人听,而是弹给自己听的。所以,对于古琴来说,这种乐器的品性可谓独一无二,它发出的音能让人类与大自然沟通,触及人的灵魂深处。如果能够把它在恰当的时候恰如其分地弹出来的话,一个音也就够了。但完美地弹出一个音绝不是目的,关键在于弹琴者通过音乐达到对人生的领悟。古代读书人以文抒己怀,以琴弹己心,为自娱自乐。置身幽篁,据案兀坐,燃香一炷,抚琴清夜。对于那些真正深入古琴音乐奇异世界的人来说,或许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曲调,音乐存于自己的内心,或许就足够。诗人陶渊明在一首诗中写道:“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据说陶渊明时常静坐着,膝上是一张无弦的琴,轻声低吟。让人联想到贝多芬虽然耳聋,却写出了最令人震撼的音乐作品。
  弹古琴是古人十分重视的活动,或仕女抚琴于花前月下,或隐士抚琴于山崖古泉,或名妓抚琴于庭宴之间,悬崖飞瀑、茂林修竹、山间茅舍、高楼亭台,都是古人抚琴之处,赋予抚琴文化丰富内涵。我在国家博物馆看到一面出自唐代的铜镜,饰图描绘一身着古装的男人坐在竹林间,膝上置一张古琴,在他面前有张摆着香炉的矮桌。最上面,可见太阳(代表阳性的),半掩在神奇吉祥的云霞(代表阴性的)之后。正中是镜钮,呈乌龟状,在荷叶上探身水池中,前面起伏着几座奇山异峰。镜的右边,在几棵树下,可见一只凤凰,伸爪展翅,仿佛为古琴声所动,停驻在那怪岩上。这幅充满了表达有关古琴理念的象征性图画,使人联想到一种和谐超脱的宁静生活。清澈的琴声净化了抚琴者的精神,大自然的奇迹呈现于他面前。   上师范后,我选修了古典音乐,终于与古琴有了亲密的接触和基本的了解,也对此有了深刻的体会。记得,第一次看古琴的减字谱的时候,感觉像看天书。学新曲子时最喜欢听老师讲曲子的历史故事。看到大师们边抚琴边唱词常常会被感动。比如:弹《鸥鹭忘机》时,就会联想到那个渔夫和一群海鸥的故事,就能感觉到宽阔的大海;弹《欸乃》时,如果联想到那些在长江边上的船夫和纤夫,拖着沉重的船逆流而上,走过迷雾笼罩的竹林险滩所付出的艰辛,才能从那有力的和弦中听到桨橹的吱呀声;弹《流水》时,每当曲子由跳动瀑布般接连不断的音调组合而成,让人不由联想到山谷中瀑布飞流直下和溪石间潺潺的流水声,心情随之不断起伏。由此看来,弹古琴不只是操练一门技艺,更是一种纯净精神、排除私欲杂念,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方法。在弹琴的过程中通过修炼自己的呼吸,调匀自己整个气息的流转,让自己能够定下心来,性格变得沉稳,心态变得平和。
  明代祝枝山写有一对联:“石壁挂藤通篆意,桐荫滴露聆琴声。”古琴是一种安静的乐器,它音域宽广,既醇和淡雅,又清亮绵远,意趣高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形式中正平和,被称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古琴音乐无论是描写高山大川,还是描写鸿雁高飞,或是描写离别哀婉之情,节奏大都比较缓慢。“静”可以说是古琴声音的最大特点,这里的“静”包含了安静的环境和平和的心境两层含义。古琴的三种音,散音、泛音、按音,都非常安静。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泛音则如天籁,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则非常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泛音像天,按音如人,散音则同大地,称为天地人三籁,可以状人情之思,也可以达天地宇宙之理。瑞典汉学家林西莉认为古琴“如寺庙屋檐下的风铃”,是孤独的。说它孤独,是因为它回旋往复的音色,是一种往心里去的吟哦,其韵袅袅、象外之致的味道,又似一炷香慢慢地在空中舞蹈,且实且虚,缭绕而去,仿佛中国画中的那种水墨烟云,留白处蔓延悠远。
  古琴在古时的岁月里一直是中国文人的重要乐器。许多优秀的琴师不是高僧就是哲人,弹奏古琴对于他们乃是自我修行的一种方式,正如参禅,是解脱自我、求索智慧的一种途径。而对于疲惫的官宦、被贬谪流放的官员或者贫寒的诗人们来说,弹琴又能帮助他们逃避冷酷的现实,回归平静祥和,接近中华文化的精神實质。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古琴不单是一件乐器,更是一面心灵的镜子。古琴音乐三音交错、变幻无方、悠悠不已之中,凡高山流水、万壑松风、水光云影、虫鸣鸟语及人情复杂之思和宗教哲学之理,尽能蕴涵表达。自古以来,古琴便是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用以修身养性、增长智慧的首选。中国历代文人皆讲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每当文人抑郁不得志之时,通常选择由儒入道,将关注点从纷攘的外界拉回到丰富的内心,逍遥隐逸,寄情山水,亲近广阔的大自然,琴道便成了其生活里平和心态,排解郁闷的独特手段。值得一提的是,1977年8月22日,美国宇宙飞船“旅行者”号发射的时候,随船有张代表地球的金碟唱片,二十七首曲目中的一首便是中国现代著名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弹奏的《流水》。
  “知音”对于弹古琴的人来说至今仍是个寓意深刻的词,尤其是指那些真正懂得自己的最亲密的朋友。著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列子》中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是关于琴师俞伯牙和樵夫钟子期的友谊的。子期与出游在外,正在河畔弹《高山流水》的伯牙邂逅。他坐下来聆听。伯牙一边弹,一边想象着冲天而起的高山。这时,子期叹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而后伯牙继续弹奏,想象着山间的溪流,子期就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从未遇见过如此深解其琴声和音乐的人,俩人很快成为知己。后来,伯牙奔忙于众多公务,当他再次路过初识子期的地方,方得知子期已过世。伯牙痛失唯一懂得他音乐的知己,挑断琴弦,伤悲之至,从此不复鼓琴,因为再也没有人能够懂得他的音乐。欧阳修在《三琴记》中,描写了他同古琴的关系:“余自少不喜郑卫,独爱琴音,尤爱《小流水》曲。平生患难,南北奔驰。琴曲率皆废忘,独《流水》一曲,梦寝不忘。今老矣,犹时时能作之。其他不过数小调弄,足以自娱。琴曲不必多学,要于自适。”“怒发冲冠”的岳将军更是在“知音”难遇,壮志难酬的孤愤情态下用他弯过大弓降过烈马的手,在《小重山》里发出了“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惊天一问。
  “琴之为器也,德在其中。”著名的琴曲《鸥鹭忘机》,讲的是一个长期出海的渔夫的故事。海鸥总是围着渔夫盘旋,而且对渔夫很依顺,渔夫可以抚摸它们,而他从不滥用它们的信赖。渔夫的父亲听说此事,让他带几只海鸥回家玩。当渔夫下次再划船出海时,海鸥都飞在高空,不再像平日那样降落下来了。这个故事源自《列子》,说的是唯有无二心、不功利的人才能与自然和睦相处。著名思想家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
  古琴的音色,不似二胡如泣如诉,却比之婉转缠绵;不如古筝响亮欢快,却见平和沉稳;不像琵琶大珠小珠落玉盘式的直接了然,而更加细腻含蓄。在人心容易流于浮躁的今时今日,我们不妨为自己创造出一个舒畅优雅的小空间,听一曲恬淡、平和的古琴音乐,既可静心又可养生,人事间的一切烦忧,或许瞬间就会化为乌有。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古琴,除了作为乐器给人带来听觉上的享受,更多的是承载了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几千年的中国文人精神。今人已多不弹古调,但无论时代怎么发展变迁,其“霭霭春风细,琅琅环佩音。垂帘新燕语,沧海老龙吟”的音乐魅力至今丝毫未减,给人精神上带来的享受依旧是独一无二的。
   责任编辑 丽娜
其他文献
笔直的长廊在弯曲  在岁月的尽头弯成  秘密的圆环  ——博尔赫斯《迷宫》  1  我顶着一片乌云,从地里回到家中,看到我女人正在吃肉丝面,儿子坐在她对面,抠他手臂上一颗浅色的痣。  我做了一只竹蜻蜓放在桌上,儿子斜着眼,好像没有兴趣。我问他,姑姑家好玩吗?他没吭声,我喝了一瓢水,告诉他刚才在田埂上看见槐树上有一个鸟窝,爬上去发现鸟窝里有五六只叽叽喳喳的麻雀,问他想不想捉。  儿子突然站起了身,把
期刊
1  从“实小”走出来的时候,正是早晨的八九点钟。战小白背着黑色肩包,走出校长办公室,又昂首挺胸地从各代课老师的办公室门前走过,他没有要与昔日的同事们道别的意愿。  经过自己待过的办公室时,战小白的内心禁不住波动了几下,隐隐约约中有种说不清的东西悄悄地从他的心里浮出,直冲咽喉,他感觉双腿凝重,步伐愈加缓慢。十多年了,即使是一根草木,也该长出了庞大的根须。更何况,还是战小白。  战小白给自己的定位,
期刊
下着雨,灰色的云团像破棉絮在天空中翻滚,远处隐隐传来枪炮的响声。我背上驮着沉重的弹药箱行走在朝鲜北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紧跟在我后面的是我的妻子金栗,她背上驮的是粮食,她后面还有几十个我们的同伴相跟着,也都与我们一样负重前行。天没亮我们就出发,已经在这条破破烂烂的山路上走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此刻,大家走得又饥又渴,又累又乏,可是我们不能停下来,因為前方正急需我们背上驮着的东西。护送我们的一队兵士与我们
期刊
那一年,商业局新来了个马局长,他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立过一等功,火线提拔,转业后分配来的。  马局长有个战友叫大宝,同他一起炸越军碉堡时牺牲了。马局长转业后去大宝家慰问过。大宝家里很穷,父母年龄都大了,就靠妹妹二秀干活支撑。挺漂亮的一个姑娘,却穿着破旧,像一朵美丽的鲜花栽在一个破花盆里。马局长帮二秀向上级申请,让她到商场上班。  商场的牛经理是马局长的高中同学,上学时他的学习成绩总比马局长好。毕业后
期刊
阿丽没来上学,她爸爸打电话给我,让我去做做工作。原来,她爸爸失业了,阿丽知道后就不想上学了,想回家去帮忙。  我把阿丽劝到学校后,作为班主任,我觉得有必要上一堂课,关于爸妈工作的问题。  我说,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都在干着不同的工作,努力赚钱,就是希望你们好好上学增长知识,等你们学好知识有本事后,你们就有能力去找好工作,能赚钱了,等那个时候你们再给爸爸妈妈帮忙,不是很好吗?  大家都说好,阿丽也
期刊
到了农闲季节,连县城都没去过的权国盛老汉,来到在北京的儿子家居住,这对他来说跟“出国”差不多。儿媳妇很孝顺,调着样地给公公做好吃的饭菜。儿子权衡更不用说,除了给父亲喝好茶好酒,也想着法儿的让父亲多享受一些稀罕物儿。权衡的母亲死的早,父亲一个人把他拉扯大不容易。现在自己有出息了,一定要好好孝敬父亲。他打算和妻子商量一下,让父亲把家里那几亩地包出去,让他老人家也来北京生活。  午休过后,父亲睡醒了,从
期刊
那时候我读初二,不小心把脚崴了,每天上学放学都由父亲接送。  有一天放学都过去一个小时了,父亲还没来接我。我急得不行:“干嘛去了,烦死了!”  正在烦躁,看到二楞骑着自行车朝我奔来:“你爸在加班,来不了。我带你回去吧!”  “你怎么知道的?”  二楞说:“我回家路过你爸的工地,看到工头正在训他,要他返工……”  “真笨,砌砖都砌不好吗?那好吧,你带我!”我不情不愿地坐到二楞的自行车后座上。  这个
期刊
男人出车祸刚走了一年,心雨就在县医院查出了宫颈癌。  医生说:“这病能治愈的,赶紧住院做手术。”心雨却魂不守舍地回到了家。  女儿去年出嫁,房贷车贷压力大。儿子正读高三,得让他安心读书。家里还有十几亩地,还养着几头牛。  不能住院做手术啊!心雨把检查单锁进柜子里,没对儿女说。  一晃十多天过去了,心雨饱受疾病的困扰,又听说老家的祥叔死了,儿女都不在身边,等邻居发现,尸体都腐烂了。还听说邻村一个新媳
期刊
走出大山时,我刚刚十二岁,尽管自己生在山岭上,却对童年没有悟化的土地未存丝毫留恋。  走过三十年人生旅途后,我回望自己降生的地方大兴安岭,它一下子变得陌生、神秘、丰富起来,不知是何方神明拍了我的天灵盖儿,似乎昏睡了半生的我,顿时有了类似万象丛生的发现,我的性格,我的行为,我的思维,甚至我的血液和我的精神,都与生我养我的博大山岭,与那响亮悠长的甘河息息相关,丝丝相融,环环紧扣……  岭与河  蜿蜒起
期刊
味蕾春分  春分之日,真就不一样了。清晨,一睁开眼睛,就已天色大亮,阳光轻叩窗棂,新的一天蹒跚而至。傍晚,一天的忙碌还未结束,日头才开始偏移,白昼却意犹未尽。窗外,嘻嘻闹闹的枝头正在苏醒,沉寂的心也在逐渐复苏,一些事物正在远去,蘸满希望的事物开始悄悄发芽。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在这样的时光里,就想折回旧时岁月,母亲在腊月蒸的豆包还在仓房的大缸里凉快着,将化未化,饿的时候,拿出一颗,薄薄的皮金黄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