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2000—2009年29类制造业数据为例

来源 :经济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bin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集聚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特征,计算29类制造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可以发现,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现象明显,并且在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不同区域间同一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异:西部更趋向于集中而东部地区则相对均衡。不同产业空间集聚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产业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产业集聚程度;交通运输会从整体上影响产业集聚;人口流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的空间集聚;地方保护、FDI对产业的空间集聚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据导弹威胁网2014年3月5日报道,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日前与数家以色列防务公司合作,开始实施部署一体化的反导弹防御系统计划。印度导弹防御计划或有可能购买到以色列的反导
摘 要:在全球化分工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嵌入全球价值链(GVC)的分工体系并实现产业升级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选择的产业发展路径。但由于GVC的研发、设计和营销环节被链主企业牢牢占据,发展中国家的新嵌入企业很难顺利实现向价值链高端环节的攀升。借助租金理论的分析视角可以发现,GVC不同环节间的利润差异主要源自于异质性资源带来的进入壁垒和市场力量,因此要实现我国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和国际分工地位的改善,不必
摘 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由于利益格局发生调整,产生一系列矛盾与冲突,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应对这些社会问题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同频同振,有效地进行社会治理至关重要。通过对社会治理基本问题的理论展示,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提出基本思路与发展路径,希冀对社会治理的政策与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矛盾;社会治理;
从代际维度看,环境规制的成本主要发生在当代,其影响却超出了一代以上人的范围,因此,环境规制不仅是一种一般性公共品的供给,也是一种代际公共品的供给。由于环境规制的成本
摘 要:公允价值顺周期性在金融风险形成中存在重要效应。理论上剖析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的内在机理,探寻多重因素效应于公允价值顺周期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宏观经济形势越好,市场非理性效应加剧了公允价值对金融类资产计量的放大效应,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越明显;市场化程度越高,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越明显;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中公允价值计量的顺周期效应越明显。国有企业中宏观经济形势与公允价值计量顺周期
在新经济时代,能否有效发挥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能力已经成为企业能否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以2005-2009年在深、沪交易所上市的发行A股的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