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与预防措施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产生临床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方法选择临床典型病例,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原因、现状,提出解决办法。结果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内素。结论加强中药注射剂使用管理,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预防措施,确保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单方或复方天然药物中提取出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肌肉和静脉推注的灭菌制剂,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等特点。近年来, 中药注射剂在我院临床上广泛应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病例不断增加。本人通过对我院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 以期研究防范措施,促进合理用药。
  我院06年、07年、08年三年中发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数不断增加,其中06年为9例,07年为13例,08年为18例,分别占到全年不良反应病例的20.2%,27.4%,32.5%。为此我院在09年度专门成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小组,本人参与其中。通过调取这三年的病房病例及门诊病例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这三年中我院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的品种共有13个,都是以静脉滴注为主,其中多次发生不良反应的有细辛脑、清开灵、醒脑静、炎琥宁、参麦、冠心宁、血栓通,葛根素、热毒宁等品种。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为过敏性休克、瘙痒、皮疹、口干心慌、失眠胸闷、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口唇发绀恶心呕吐(1)等。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不合理用药2.稀释剂选择不当 3.联合用药 4.超剂量用药 5.个体差异,过敏体质 6.静脉滴速过快7.药品质量问题。
  通过三年病例的分析,我们对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因素有初步认识,也制订了相应预防措施,同时组织编写了我院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用药指南,组织全院临床医师学习用药指南,且把用药指南学习与培训列入临床医师再教育内容。中药注射剂用药指南中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 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控。中药注射剂稳定性较差,大多需常温室内避光贮存,避免高温直接光照,如贮存条件不适极易发生解聚或聚合反应(2)。故在门诊配方时,药师一定要严格检查药品质量,如发现溶液出现浑浊、沉淀、变色等,粉针出现变色、结块熔融,均应禁止使用。
  (2) 辩证施治,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辩证论治理论为依据而制成的注射剂,而现在临床上出现了发烧用清开灵、感冒用双黄连、心血管病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不合理用药局面。为此,要组织西医师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基础理论学习与培训,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必须按照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坚持寒凉者热之,温热者凉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中药治疗原则,若辩证失误,必致用药不当,造成不良反应。
  (3)单独用药。临床上常将中药注射剂与西药配伍使用,以达到中西药联用协同增效作用,但由于中药成分复杂,注射剂的研制和应用时间相对较短,至今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尚属科研空白,因此应尽量单独使用,避免与其他药物配伍。
  (4)稀释剂的选择。临床上应使用药品说明书上推荐的稀释剂,说明书中未写明的,可考虑与葡萄糖配伍,因为钠离子有时可对中药注射剂的稳定性产生影响(3)。同时,配伍后应密切关注是否有沉淀、变色、不溶性微粒出现。
  (5)控制用量,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中药源于自然,药性平和,无副作用。中药注射剂都有用药疗程,如长期用药超过用药疗程,易使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引起中毒或发生不良反应。故临床上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疗程用药,把握“中病即止”的原则。
  (6)注意個体差异,了解过敏史。临床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大多与患者体质、性别、年龄存在一定关系,而过敏体质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故用药前应详细了解过敏史,谨慎用药,如患者需要用药,应在用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
  (7)控制滴速。静脉滴注滴速过快,可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加重心脏负荷,从而导致不良反应发生,故滴速应适当慢些,在用药前10min内,滴速宜控制在15~20滴/min,并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10min后若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可将滴速调制30~40滴/min(4)。
  通过组织全院临床医师对中药注射剂用药指南学习,使得临床医师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有充分的认识,也使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逐步得到规范。09年度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为11例 ,10年度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为8例,分别占到全年不良反应病例的20.5%,16.6%,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虽然中药注射剂存在不良反应, 但随着中药注射剂的研发,临床应用越来越广,要做到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必须重视生产、使用中的各个环节并加以防范,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充分发挥中药注射剂疗效,尽可能的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公众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警惕葛根素注射剂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J].中南药学,2006,4(4):315.
  [2]周超凡,徐植灵,林育华.应当重视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J].药物警戒,2006,3(5):129-134.
  [3]黄江虹.影响中药注射剂稳定性的相关因素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5):1271-1272.
  [4]王雷.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探究[J].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07(5):42-43.
其他文献
社区防治是心脑血管疾病最有效的预防治疗方式,本文试从心脑血管疾病神区防治的研究背景,防治体系建立及干预措施、管理和实施,建立以社会、家庭、社区医院的防治新模式,以期更好
艾滋病病人依从性教育问题,一直是治疗过程中的焦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本文从接受服药、接受治疗、接受体检、接受访视、以及项目实施人员的依从性方面阐述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依
目的:总结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收住入ICU的31例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实施相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配以相应的护理方法。结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方法对本院42例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围手术期的护理以及术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术
目的探讨急诊输液患儿的安全需求与应对。方法急诊输液患儿2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40例。治疗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包括环境安全、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