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中职生;诚信教育;必要性;诚信档案;校园活动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9—0037—01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4个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二字在公民层面被明确提出,这就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目标。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性,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学校中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这就要求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文化及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而加强诚信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一、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没有诚信的个人是社会的危险品,没有诚信的民族是民族的悲哀。诚信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它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后要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各种岗位,是即将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建设者,其成功除了要具有专业技能以外,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诚实守信。因为一个人的人品如何直接决定了这个人对于社会的价值。而在与人品相关的各种因素之中,诚信又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因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和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更要把德育放在首位,而其中加强对中职学生诚信教育,应该是中职学校德育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二、诚信教育现状分析
1. 客观因素。目前,社会上弄虚作假之风盛行,假冒伪劣等情况愈演愈烈,形式主义、浮夸风到处可见,使很多学生总感觉“在生活中老实就要吃亏”,由此引发了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扭曲。
中职学校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一味地用追求就业率来吸引生源,只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中职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在德育中理论不能联系实际,教育活动停留在“口号式”、“文件式”的水平,简单将德育等同于纪律教育,导致学生不接受,甚至反感言行不一的德育活动。
2. 主观因素。中职学校因生源的因素,导致对学生过分迁就,为了防止减少生源流失,对违纪违法的学生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只作轻微处理,既便是对那些违纪严重的问题学生,学校也仅仅是耐心地对学生加强正面教育,更使得学生有恃无恐,放松自我塑造。常听说有学生由于攀比心理作祟,向老师、同学、朋友等大借外债,在学校周围的小卖部、小吃店欠款,到毕业时一拍屁股走人,丝毫不顾个人信誉。
三、加强诚信教育的具体措施
1. 建立和完善学生诚信档案。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使学生时刻不忘从小事做起,从平时的一言一行做起,做到讲诚实,守信用,不说谎,考试不作弊,交费不逾期,成绩不失实。将学生的成绩与奖学金、评优联系起来,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自己信誉的珍惜。学期末进行评比活动,对诚信状况良好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在校园内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
2. 将诚信教育贯穿进主题班会。中职生对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知之甚少,对德育中的诚信教育观念理解肤浅,所以通过每周的班会让学生领会到诚信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这种美德的核心是真诚,懂得同学之间的相处正是需要以诚相待。明确诚信对于学生自身发展和为人处世的重要意义,从现在做起,落实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崇尚诚信,远离虚伪、欺诈,把诚信作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
3. 在校园活动中渗透诚信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比如诚信演讲或朗诵活动,启发他们对这个问题进行更为深刻的思考;举办诚信征文或是诚信演讲活动让同学们谈出自己对诚信的真实见解及深刻体会;观看优秀电影电视片等活动形成以德育为主,各种活动潜移默化为辅的德育工作方法体系,使学生对自身或他人的行为及社会现象的“诚信度”具有评判能力,懂得诚实守信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的一言一行做起,落实在日常实践中。
4. 加强中职校园文化的建设。首先是学校要严肃执行校纪校规,对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应严肃加以处理,绝不姑息养奸。二是通过校园广播站的广播,教室、宿舍墙壁、校园宣传栏张贴名人画像、标语口号等,营造中职学校育人环境,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各方面都能受到良好的熏陶,三是坚持中职学校的仪式教育,创造庄严、神圣的教育氛围,从而使中职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共振。
编辑:蔡扬宗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9—0037—01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4个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二字在公民层面被明确提出,这就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目标。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性,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学校中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这就要求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文化及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而加强诚信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一、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没有诚信的个人是社会的危险品,没有诚信的民族是民族的悲哀。诚信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它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后要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各种岗位,是即将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建设者,其成功除了要具有专业技能以外,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诚实守信。因为一个人的人品如何直接决定了这个人对于社会的价值。而在与人品相关的各种因素之中,诚信又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因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和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更要把德育放在首位,而其中加强对中职学生诚信教育,应该是中职学校德育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二、诚信教育现状分析
1. 客观因素。目前,社会上弄虚作假之风盛行,假冒伪劣等情况愈演愈烈,形式主义、浮夸风到处可见,使很多学生总感觉“在生活中老实就要吃亏”,由此引发了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扭曲。
中职学校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一味地用追求就业率来吸引生源,只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中职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在德育中理论不能联系实际,教育活动停留在“口号式”、“文件式”的水平,简单将德育等同于纪律教育,导致学生不接受,甚至反感言行不一的德育活动。
2. 主观因素。中职学校因生源的因素,导致对学生过分迁就,为了防止减少生源流失,对违纪违法的学生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只作轻微处理,既便是对那些违纪严重的问题学生,学校也仅仅是耐心地对学生加强正面教育,更使得学生有恃无恐,放松自我塑造。常听说有学生由于攀比心理作祟,向老师、同学、朋友等大借外债,在学校周围的小卖部、小吃店欠款,到毕业时一拍屁股走人,丝毫不顾个人信誉。
三、加强诚信教育的具体措施
1. 建立和完善学生诚信档案。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使学生时刻不忘从小事做起,从平时的一言一行做起,做到讲诚实,守信用,不说谎,考试不作弊,交费不逾期,成绩不失实。将学生的成绩与奖学金、评优联系起来,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自己信誉的珍惜。学期末进行评比活动,对诚信状况良好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在校园内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
2. 将诚信教育贯穿进主题班会。中职生对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知之甚少,对德育中的诚信教育观念理解肤浅,所以通过每周的班会让学生领会到诚信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这种美德的核心是真诚,懂得同学之间的相处正是需要以诚相待。明确诚信对于学生自身发展和为人处世的重要意义,从现在做起,落实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崇尚诚信,远离虚伪、欺诈,把诚信作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
3. 在校园活动中渗透诚信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比如诚信演讲或朗诵活动,启发他们对这个问题进行更为深刻的思考;举办诚信征文或是诚信演讲活动让同学们谈出自己对诚信的真实见解及深刻体会;观看优秀电影电视片等活动形成以德育为主,各种活动潜移默化为辅的德育工作方法体系,使学生对自身或他人的行为及社会现象的“诚信度”具有评判能力,懂得诚实守信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的一言一行做起,落实在日常实践中。
4. 加强中职校园文化的建设。首先是学校要严肃执行校纪校规,对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应严肃加以处理,绝不姑息养奸。二是通过校园广播站的广播,教室、宿舍墙壁、校园宣传栏张贴名人画像、标语口号等,营造中职学校育人环境,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各方面都能受到良好的熏陶,三是坚持中职学校的仪式教育,创造庄严、神圣的教育氛围,从而使中职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共振。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