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g/L氟铃·毒死蜱乳油防治棉花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k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510g/L氟铃·毒死蜱乳油防治棉花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10g/L氟铃·毒死蜱乳油是防治棉花棉铃虫的较好药剂,对棉花安全,持效期在7d左右。建议其使用剂量1.500~1.955kg/hm2,即有效成分剂量765~1 020g/hm2,按用药量对水900L/hm2均匀喷雾。
  关键词510g/L氟铃·毒死蜱乳油;棉花棉铃虫;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622 .9;S481 .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0132-01
  
  为明确510g/L氟铃·毒死蜱乳油对棉花棉铃虫的防治效果及对棉花的安全性,以确定最佳使用剂量,特进行了该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为:510g/L氟铃·毒死蜱乳油(湖南大方农化有限公司生产);5%氟铃脲乳油(惠州市中迅化工有限公司生产);40%毒死蜱乳油(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含山县运漕镇耿村棉田进行。试验地属马肝土,肥力中等,pH值6.8,有机质含量1.64%。
  1.3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510g/L氟铃·毒死蜱乳油有效成分剂量低剂量处理510g/hm2(A)、中剂量处理765g/hm2(B)、高剂量处理1 020g/hm2(C);5%氟铃脲乳油有效成分剂量60g/hm2(D);40%毒死蜱乳油有效成分剂量600g/hm2(E);空白对照(CK)。其中5%氟铃脲乳油和40%毒死蜱乳油为对照药剂。各处理重复4次,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40m2
  1.4试验实施
  栽培条件均匀一致,供试棉花品种为皖杂40F2。各小区设隔离行,按小区用药量对水均匀喷雾,保证全株喷透,与当地农业生产实践相一致。同一药剂由低剂量处理向高剂量处理逐小区进行,不同药剂处理间施药前均用清水洗涤喷雾器,空白对照区喷等量清水。2008年7月19日施药1次,此时正值3代棉铃虫低龄幼虫高峰期,实际用药液量900 L/hm2。施药当日晴,偏南风2级,夜有小雨,气温为23.9~28.0℃,平均25.8℃,相对湿度84%。试验期间雨日3d,降雨量21.0mm。
  
  1.5试验调查
  1.5.1药效调查。在每个小区中间数行挂牌固定5点,每点定查5株棉花,每小区共计调查25株棉花。施药前调查幼虫基数,施药后1d、3d、7d分别调查各小区定查的棉株上残存棉铃虫活虫数,药后7d同时调查定查的25株棉花上的总蕾铃数和被害蕾铃数,计算防效和保蕾效果。
  1.5.2安全性调查。药后1d、3d、7d目测各用药处理区棉花生长情况,与空白对照区比较有无异常。
  
  2结果与分析
  
  2.1防效
  藥后1d,510g/L氟铃·毒死蜱乳油由低到高剂量处理防效分别达到77.98%、86.77%、90.97%,高剂量、低剂量处理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处理D防效介于510g/L氟铃·毒死蜱乳油低、中剂量处理之间,处理E防效与510g/L氟铃·毒死蜱乳油低剂量处理相近。药后3d,510g/L氟铃·毒死蜱乳油由低到高剂量处理防效分别达到83.08%、94.16%、97.26%,高剂量、低剂量处理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处理D防效介于510g/L氟铃·毒死蜱乳油高剂量、中剂量处理之间,处理E防效与510g/L氟铃·毒死蜱乳油低剂量处理相近。药后7d,510g/L氟铃·毒死蜱乳油由低到高剂量处理防效分别达到87.38%、97.57%、98.48%,高剂量、中剂量处理防效与低剂量处理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处理D防效与处理C相近,处理E防效低于处理A(见表1)。
  2.2保蕾效果
  510g/L氟铃·毒死蜱乳油由低到高剂量处理A、处理B、处理C以及处理D、处理E,保蕾效果依次为78.10%、84.32%、88.36%、88.84%、76.46%。其中510g/L氟铃·毒死蜱乳油中剂量、高剂量处理以及处理D保蕾效果较好(见表1)。
  2.3安全性
  510g/L氟铃·毒死蜱乳油各处理及对照药剂处理区棉花生长正常,无药害发生。表明试验药剂对棉花安全。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510g/L氟铃·毒死蜱乳油防治棉花棉铃虫,高剂量处理药后1d防效可达90.97%,药后7d的防效仍达98.48%。因此,510g/L氟铃·毒死蜱乳油是防治棉花棉铃虫的较好药剂,速效性好,持效期可达7d,且对棉花安全。建议使用有效成分剂量765~1 020g/hm2,按用药量对水900L/hm2均匀喷雾。
  
  4参考文献
  [1] 金玫.棉铃虫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9(4):118.
  [2] 刘荣权,吕永来,李春峰,等.Bt杀虫剂在赤峰市南部的推广应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8(S1):154-155.
其他文献
摘要 阐述2007年东海县灰飞虱发生特点、重发原因及条纹叶枯病发生原因,提出防治灰飞虱和条纹叶枯病的对策,主要包括合理选用抗(耐)病品种、优化秧田布局、适期内适当推迟播栽期、积极推广物理防治、清洁田园、科学肥水管理等农业防治措施,以及药剂浸种、做好麦田、秧田、大田前期灰飞虱的化学防治,以供参考。  关键词 灰飞虱;条纹叶枯病;发生;防治;2007年;江苏东海  中图分类号 S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
摘要 随着城市的发展,公园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都公园在植物配置上力求体现以人为本、注重生态效应,应用植物造景手法合理配置,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憩场所。  关键词 植物;配置;许都公园    许昌市许都公园位于许昌东城区建安大道东段,是一座以音乐喷泉为主体的开放式、广场式公园。在种植选择上,充分尊重公园的功能,以降低广场热效应、为市民提供舒适的环境为出发点,避免过去出现的以纯
摘要总结了内优航148的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并从播种、育秧、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杂交稻内优航148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  关键词杂交稻;内优航148;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4-194-01    内优航148是由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用内香2A与航148配组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
摘要针对内蒙古赤峰地区植物品种匮乏,特别是宿根花卉品种单一、质量差的现状,对4种宿根花卉进行栽培繁殖试验,并应用于园林绿地中,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及生态效益。  关键词宿根花卉;引种栽培;内蒙古赤峰  中图分类号S6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6-0065-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园林绿化的水平、档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宿
摘要回顾了苏州市吴中区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从高产栽培技术、高产制种等方面介绍了杂交水稻发展的技术探索,以期促进吴中区杂交水稻的发展。  关键词杂交水稻;高产栽培;高产制种;江苏苏州;吴中区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9-0081-02    1吴中区杂交水稻发展情况    杂交水稻在吴中区推广种植已有30多年历史。1976年,吴县开始引种杂交籼稻,如
摘要介绍了杂交中籼稻新强8号机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早播、封闭除草、巧施肥料、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新强8号;机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9-0043-01    近年来杂交稻新强8号在天长市推广试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全生育期138d左右,手插秧平均产量9 00
摘 要 近年来,“反杀”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大众视野,而每一起“反杀”案都会引发舆论的大讨论,每起反杀案的讨论都离不开正当防卫。本文以河北来源反杀案作为切入点,结合近两年发生的有代表性的反杀案例,着重探讨在反杀案中认定正当防卫所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反杀” 正当防卫 若干问题  作者简介:王淑颖,新疆輕工职业技术学院法律事务专业教师。  中图分类号:D920.5
摘要通过对贵州不同地区木通属野生果树的样地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适宜的生活环境和群落特征,为其引种驯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木通属野生果树;生境;群落;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Q949.7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9-0134-01    木通属(Akebia)是木通科(Lardizabalaceae)的落叶或半常绿藤本植物。该属大部种类的根、藤和果实均作药用,果味甜可食。
摘要总结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优化建设特色果业发展战略,包括夯实海西经济区特色果业发展的基础战略、常规果业现状拓展与升级战略、积极发展果品产业上的科技战略,以期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特色果业的发展。  关键词特色果业;现状;发展战略;海峡西岸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9-0356-0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新科研成果提出了中国农业应对世贸组织
摘要 阐述丹阳糯788的特征特性,并从适时播种与采用旱育秧、合理密植,注意施肥、科学管水、化控处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从而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丹阳糯788;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3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1-0124-01    丹阳糯稻俗称白术,是连江丹阳本地农民祖传下来的优质晚糯品种,营养价值高,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