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制度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研究

来源 :内燃机与配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udh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1+X”证书制度在职业院校的的稳步推行,对我国的职业院校的教学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势必促进校企合作新的变革,作为试点专业之一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研究基于“1+X”证书制度下的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等工作迫在眉睫。
  关键词:“1+X”证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1)15-0158-02
  0  引言
  “1+X”证书出台的背景是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该实施方案提出普遍实行启动“1+X”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即一张学历证书+若干张职业技能资格等级证书,目的是通过在职业院校开展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的育训形式、学历证书+技能证书的书证融通模式,来培养符合国家职业发展的高质量的学历性技能人才。职业院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以下简称汽检专业)作为首批试点专业之一,在“1+X”的证书制度下开展校企合作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1+X”证书特点
  作为先行试点专业之一的汽检专业,之前实行的普遍是一张学历证书和一张技能等级证书为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汽车检测、维修、营销、管理、保险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显然一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能满足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时代需求,很多毕业生在职务岗位晋升、转岗方面也受到限制。单从汽车检测维修岗位来说,其涉及的作业内容和岗位也很多,不管是从学生的兴趣点和专长培养方面来说讲,还是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来说,一张大的证书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具体技能水平,“1+X”证书将汽车维修技术领域的技能进行模块化、分层次,按照实际维修岗位和作业内容进行技能等级的划分,如动力系统、舒适性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等,经过模块化的训练,取得相应的模块证书,持证上岗,企业可根据学生持证,安排相应岗位和工种,既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学生技能专长,也可优化利用人才,提高维修质量和效率,这是双赢局面。
  目前,业内普遍认识到推行“1+X”证书制度,并非是简单在职业院校中引入一个独立的考证认证制度,人社部考评机制的退出和行业认证制度的引入,显然不是职业证书与学历证书制度相加这么简单,长期以来人才培养与企业的需求不衔接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1+X”证书制度的到来,在积极引导校企合作方面尤为明显,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在人才培养、师资共建、考证认证等方面不断革新,增强企业和院校活力,提高办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影响是深层次的,它完善了符合当代职业发展的人才评价系统,缓解了人才侧供给需求矛盾。
  2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1+X”证书的校企合作
  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道路上,校企合作是最常见的一种人才培养路径,校企合作程度与院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密切相关,之前的政策是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院校为主,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机制,如何在“1+X”证书制度下开展汽检专业的校企合作,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2.1 建立校、企二元一体合作办学新机制
  在地方和主管教育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打破常规的办学体制,积极与企业合作,可以选取长期合作的汽车维修和4S企业单位商议共建合作办学,建立一些合作学院,也可以引入多家企业进行“招标”式竞争合作办学。在人事、教学管理、保障后勤、激励措施等方面进行合作,形成紧密的校企合作办学新机制,学校和合作企业双方签订合作办学的章程,明确办学的权利与义务,合作学院区别于以往的以院系部的教学管理学院,合作学院需要有企业深度的参与管理,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企业从发展规划、招生就业、专业建设、教育教学到生产实习、社会服务等全过程参与管理。作为学校则要做到充分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创新监管、优化服务、营造合作办学的便利环境,充分尊重企业在合作学院的权利与义务。
  2.2 打造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
  这种联合培养模式改变了学校只培养、企业只被动接收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和学校一样都是培养人才主体,与以往的校企合作下企业只参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方面不同,企业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来。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如何共建实施:
  ①共建“1+X”师资队伍。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共建一支“1+X”认证的师资队伍,首先职业院校要与企业双方挑选符合“1+X”证书制度的潜在人选,一道做好师资培训的整体方案,该方案重点围绕“1+X”证书制度编制,其次规划好师资能力的发展路径,该路径要贯穿于师资队伍的终身发展,最后做好培训师资资质的等级认证,企业认证和教师岗位双认证。师资由学校和企业选拔和培养,企业的师资必须进校从教,学校的师资必须进厂,打造真正具有学校和企业背景的新型“双师”队伍,既是技术专家能手,又是教育教学能手,教师的技术技能培養由企业承担,同样企业师资的教学能力培养由学校承担。教师取得相应的行业或企业资格证书,企业的师资也要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或通过相应的教学能力评估测试。最后将这样一支师资队伍送出去,参加“1+X”认证的培训,取得相应的“1+X”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使其具备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实施方案开发、X证书评价标准和考试题库开发能力,以及建设所在学校汽检专业领域“1+X”培训站、及考核站能力等等。练兵先练将,有了这样的师资队伍,是基于“1+X”证书制度的汽检专业的校企合作基础。   ②共建“1+X”考证和育人认证站点。“1+X”证书的认证对汽检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考证模块是重中之重,而考试站点认证是关键之一,各院校在筹备和在建符合“1+X”考试认证站点,就汽检专业目前来说很多院校面临一些困难摆在院校面前,如:一些院校汽检专业发展相对弱势,实验场地、设备等这些硬件条件较为短缺,那么利用校企合作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引入合作企业的资金、设备、场地等。引入校企合作共建“1+X”认证站点,立申报新建“1+X”汽检专业考核站或考试站,依照“1+X”证书的要求,筹备具备独立的校企合作管理团队,包括主任和考评员队伍及行政后勤人员;具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场地。在实验器材投入、场地建设、后勤人员方面充分挖掘学校和企业资源。共建认证站点既能服务学校的师生考证要求,也能满足企业自身的认证需求,在后期的收益方面做好分配,实现“1+X”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共赢。
  ③共建“1+X”人才培养计划。校企双方共建“1+X”人才培养计划,对人才培养计划方案进行商议和修订,由学校和企业联合企业合作委员会制定和修订人才培养目标;由院系部专业委员会联合企业导师制定“1+X”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共同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和校本教材合作开发,由院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具体的实训实习基地管理。企业的参与共建使得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完全对接,专业设置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培养符合“1+X”证书制度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
  ④共建“1+X”课堂。课堂是教学开展的主要载体,“1+X”证书制度必然对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课堂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共建“1+X”课堂,依据“1+X”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项目中的模块证书,进行模块化培训、项目化教学、任务化实施的课堂建设。将企业导师引入到课堂进行核心技能知识点的讲解及经验的传授。同时由企业导师承担和参与实训实习课程,形成校企合作共建课堂,共同培养符合“1+X”证书制度下的人才。在课堂的教学设计上,结合实际岗位作业内容来设计,提供职业环境、真实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方法上,引入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和利用教学资源、团队合作探究的能力;在信息化教学手段上,充分调用多种媒体手段,如在线课堂、网络资源平台、手机学习通等,还可以在一些案例课程中,连线企业导师在线答疑解答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1+X”证书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俗话说“开店容易守店难”,同样校企合作签个协议容易,运行维护缺不容易,要想长久健康地保持校企合作机制,必须要有有效的运行机制来保障实施。
  3.1 驱动运行机制
  强烈的利益驱动是校企合作的动力来源,校企合作双方各取所需:院校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专门化人才,企业为了获得竞争力和院校人才,院校看中了企业的技术、设备、场地等资源,而企业看中了院校的人力资源。双方目标都是一致:完成产品—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故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是校企合作利益的驱动核心,围绕这个驱动核心,构建校企合作动力机制,校企之间要彼此坦诚、真诚合作,确保培养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满足合作共赢。
  3.2 保障运行机制
  保障机制由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以及执行队伍组成。校企合作委员会组成管理协调机构,有院系主要领导和企业高层双方共同人员组成;建立合理科学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在合作协议职责、权利与义务合同文件到具体的合作成果、人员管理办法做出明确规定;师资队伍是保障运行机制的关键,建立前述的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1+X”证书制度师资专业队伍,确保保障机制运行开花结果。同时政府要建立起合作单位、职业院校、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紧密关系,积极参与、协调,注重政策上的保障机制。
  3.3 激励运行机制
  激励运行机制是调动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不光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要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到“1+X”证书制度的教学活动中来,对于获取“1+X”证书的学生给与一定的补助和奖励,对于“1+X”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与表彰,当地政府部门和主管教育部门也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如绩效考核方面、教育培训经费等方面给与倾斜,部分省市“1+X”专项经费上的投入,已经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4  结语
  校企合作在职业院校中已经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面对“1+X”证书制度新形势下,汽检专业“1+X”证书的校企合作在办学机制、培养模式上要不断探索,转变观念,在运行机制上要不断创新,如何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并不会一帆风顺,但是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路线指引,全社会形成共识,群策群力,校企合作的路子会越走越宽,有幸作为“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之一的汽检专业在校企合作前景会一片光明,大有作为,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尹爱勇,顾薇,吳彬.“1+X”证书制度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9(22).
  [2]史志洪.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探索[J].江苏教育,2010(06).
  [3]陈柳.浅析“1+X”证书制度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师为例[J].时代汽车,2020(08).
  [4]贾红文,王婧,赵晶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探索[J].传播力研究,2017(11).
其他文献
摘要:在工业制造业[1]的生产中,快速换模对于企业来说能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整体设备的利用率,能保证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稳定生产。本文对A公司的生产不同类型的玻璃瓶的行列机进行快速换模研究[2],通过分析换模的流程,内部向外部的作业单向转化,缩短作业时间的步骤进行改善,间接降低了内燃机为动力源的成本。  Abstract: In the production of industrial manuf
摘要:本文根据船用低速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缸套的过度磨损的问题,来分析造成磨损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结合到我平时的日常的工作经验,通过合适的日常管理维护,来尽可能的减少磨损量,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excessive wear of low speed diesel engine cylinder liner i
摘要:本文针对汽车调度的问题,通过分析空车调度和人员调度的联合调度,制定一个有利的调度方案,为了降低成本,总结出在联合调度情况下,同样数目的订单,空车调度和人员调度的数量尽可能少,从而达到成本最低及高效的资源利用率;最后通过设计自适应遗传算法编码对双层规划模型进行求解,从而得到调度策略以及成本最低时所需的车辆和员工总数。  关键词:共享汽车;python;设计自适应遗传算法;双层规划  中图分类号
摘要: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水平不断提升,销量稳健增长。活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成为了汽车金融业务新的发力点。同时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成本高、残值不固定等不同于传统动力汽车的特点,也给我们开展新能源汽车金融业务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的发展现状、发展前景,总结了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的应用场景,并提出了相应的产品模式。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发展前
摘要: 起动系统是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重要章节,也是发动机五大系统之一。起动系统是唯一的一个不需要交流发电机供电的电气设备。本文主要阐述了汽车起动系统的作用、组成、控制过程和常见故障。  关键词:起动系统概述;控制过程;常见故障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1)15
摘要:智能网联示范区是在封闭试验区和开放道路上建设的智能网联环境,配备路侧单元、智能红绿灯、差分GPS基站等先进设备,可与车载单元进行通信,实现V2I信息交换与共享。本文介绍了我国智能网联示范区对智能网联汽车进行测试评估的需求、世界各国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总结了多个场地特点。同时,本文还介绍了中国现有的智能网联示范区的发展现状,著重研究上海、重庆和北京示范区,并从时间、规模和场景等角度上进行对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逐渐进入到千家万户,汽车数量越来越多。在汽车维修处理工作中,通过妥善处理污染问题,贯彻绿色环保理念,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在当前企业维修行业发展进程中,节约资源并降低污染的绿色维修技术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该行业的主导趋势,有助于处理维修环节的污染问题。  关键词:汽车维修处理;绿色维修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U471.14
摘要:铁路运输是当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其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保证铁路运输行业稳健持续发展,不但可以充分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还可以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较大促进作用。DF4型内燃机车是我国客运、货运主型机车之一,其整流装置如果出现故障势必会对机车的正常运行产生极大不利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针对DF4型内燃机车整流装置出现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科学合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突飞猛进,人民生活质量也随之大幅度提升,致使私家车占有量呈直线增长趋势。而随着私家车占有量的增加,汽车维修行业也发展得如火如荼。作为汽车维修行业的核心部分,汽车维修技术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结合汽车维修行业现状,针对汽车维修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适当给出了建议,希望能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维修;问题;完善策略   中图分类号:U471.2
摘要:内燃机作为工程机械的主要动力源,在正常运行中往往会出现过热、振动等现象,使得内燃机运行效果下降的同时,也对内燃机的使用寿命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在工程机械内燃机设计制造中,应对过热和振动问题引起重视,采取合理的减噪降温设计措施,为内燃机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支持。本文在分析工程机械内燃机发热和振动噪音问题研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进行工程机械内燃机减噪降温进行了设计技术措施的研究,旨在优化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