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孩子“小火山”爆发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123321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气是一种负面情绪,最伤身心。其实孩子也会生气。比如,他心爱的玩具被别人夺走了,气得大喊大叫;他试了多次,还是拼不好一幅拼图,气得直跺脚;挨批评了,他气得噘嘴……这些都是孩子生气的表现特征。
  人生了气,必须把憋着的那口气排放出来,心里才痛快。大人有丰富的经验给自己“放气”,但孩子却不会,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排除内心的小压抑。当孩子“小火山”爆发,作为家长,要贴心呵护孩子的小脾气。
  一直觉得5岁的儿子一诺有点娇气,动不动爱发小脾气,稍不如意就哭闹。我们家是婆婆、老公和我,3个人照顾一个孩子。对于一诺的小脾气,我们仨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回应。
  我属于“针锋相对型”。有一天,儿子和小伙伴玩游戏,巧了,每次都是他输。结果他生气不玩了,耍起了小性子。开始,我耐心相劝:“宝贝,游戏就是有输有赢的,有什么关系呢?本来就是玩的,开心就行了……”劝说几句无果,我的脾气也上来了。平时我就挺烦孩子哭闹,一看到孩子闹情绪,发脾气,哄两句没有立马哄好,我也跟着火冒三丈,逮着孩子一顿吵,甚至粗暴地对他说:“不许哭,憋住……”后来才明白,这是最不可取的方式。当我强硬地压住了孩子的脾气,就相当于堵住了孩子的不良情绪出口。而且,他受的委屈,也没有得到释放。长此以往,孩子压抑久了,容易出现心理、交际等方面的障碍。
  婆婆属于“娇惯型”。每当一诺稍不如意,闹情绪时,她就夸张地去哄:“哎哟我的宝贝疙瘩,奶奶疼疼,我的宝贝最好了……”她老人家爱孙心切,凡事从来不说一诺的不是,只会怨别人。比如明明是一诺走路不好好看路,被石头绊倒了,她就去数落无辜的石头:“这石头怎么不长眼睛呀,专挡俺家宝贝的路。”当她看到一诺和小伙伴发生矛盾,无论谁对谁错,她都先护着自己的宝贝孙子。孩子受一点委屈,她都表现得很恐慌。其实这样,反而容易娇惯孩子,以至于孩子遇事总喜欢迁怒于别人,蛮不讲理,不从自身找原因。那次他的悠悠球找不到了,明明是自己玩过后乱丢,他却赖到我身上,嫌我找不到。诸如此类的小事,就是因为过度娇惯,养成他错误的思维习惯造成的。
  而老公则是“不理不睬型”。他觉得男孩子应该粗枝大叶些,不能太过娇气。对一诺频繁的小火山喷发,他视而不见,任由孩子自己消化不良情绪,平复心情。事实上,这种漠视的态度,对孩子又是一重伤害。孩子的发育尚不完全,他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情绪,不能独自消化不开心,需要家长从旁指导和开导。
  事实上,我们3人对待孩子发脾气时的不同态度,也基本代表了大多家长的不同反应。
  针对一诺不时就要爆发一下的“小火山”,我一直想不出一个积极的策略。但是最近,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倒是从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五针消气法”。
  第一针:幽默针。看到一诺生气了,我会先努力忍住自己的火气,用幽默来化解:“嘘!宝贝,消消气。不然,你的小肚子可就胀成热气球喽。这么大的火气,你可别变成喷火龙,头上冒火苗哟!”一诺一听就乐了。幽默可以快速化解人浅层次的不愉快,活跃气氛。但我知道,这只是治好了他的表面情绪,其实内心还委屈着呢。
  第二针:转移针。赶紧切断生气源,把孩子从伤心地、伤心人、伤心物等一切生气源头转移走。比如那次他和小伙伴一起堆沙堡。结果,有个小朋友不小心踩坏了他辛辛苦苦做好的城堡,当时他就气恼地大叫起来。看着被破坏的城堡,他越看越气,越看越委屈,眼泪都要出来了。我便赶紧转移他的注意力,用别的事物吸引他,带他暂时远离这个生气现场,让他眼不见心不烦。
  第三针:情感针。如今,一诺不开心了,我总是习惯性地先蹲下,抱抱他,摸摸他的头,拉拉他的手,通过身体接触,安抚、稳定一下他的情绪,然后再充当一个倾听者,做他情绪的垃圾筒,鼓励他说出内心的不痛快。其实这就同大人不开心时找个人说说话,心里就舒坦了一个道理,家长应该是孩子最好的倾听者。而且我尽量表示出认同,让他感觉到我是站在他那一边的。
  第四针:补救针。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有时是没法改变的。这时,我常常会问一诺:“怎么样才能让你高兴起来?”然后尽量按他说的意愿去做,这样才能补偿他刚才所受的伤害。如果不能完全按他说的做,我也尽量给予他别的好处,比如补偿一个他感兴趣的东西,以此来冲淡内心的不愉快。
  第五针:巩固针。待事情完全过去,孩子气消之后,便可以平和地、不经意地跟他沟通那件事。帮孩子分析,生气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以后遇到这种事,有没有更好、更有用的应对方法呢?此时,孩子心平气和,才肯听你的建议,并接受。相信下次,他会有比生气更积极的应对方法。
  发脾气,也是一种语言,只不过是一种情绪语言。个人的情绪发展和认知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大人有控制情绪的能力,但年幼的孩子的情绪自控能力尚不完善。这就需要家长从旁呵护,及时帮助。同时,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因为,儿童最先是在家庭中学习和感知情绪的。所以,家人的情绪、家庭的情绪,对幼儿情绪能力的发展影响很大。
  事实上,任何一种情绪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都反映着内心的情感活动。所以,要从小注重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给他足够的关爱、安抚和安全感,让他有一颗丰盈的心,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情绪。
  【编辑:花洁】
其他文献
黑木耳被誉为“素中之王”,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铁、钙、维生素等物质。常吃黑木耳能起到清理消化道、清胃涤肠的作用,特别是现在空气污染严重,更需要多吃一些黑木耳。  但据食品专家介绍,一些不法商贩为谋取利益,使用普通地耳染色冒充黑木耳销售。普通地耳是用锯末、秸秆撒上地耳菌人工繁殖的,有时在潮湿的地方自己也能生长,营养价值不高,成本低廉,一斤约为十多元,但经染色后摇身一变,成了营养丰富的“黑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对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做了一次比较研究报告,其中一组数据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报告显示,中国高中生觉得父母关心自己最多——中国94.0%,美国93.9%,韩国91.7%,日本88.4%,但是他们很少与父母聊天——中国54.8%,韩国70.1%,美国73.8%,日本82.0%。更值得注意的是,当问到如果有心事和烦恼找谁诉说时,美、日、韩三国的高中生都把父母放在前五位,而中国高中生
退是最好的进    问:最近,儿子和我们的关系很僵。我儿子从小练钢琴,主要是孩子的爸爸希望孩子能有一技之长,但我感觉孩子对此兴趣不大。现在儿子进入青春期,凡事都想自己做主。过年时,他明确告诉我们他不想继续弹琴了。为此,孩子的爸爸很生气,对他越发严厉,结果亲子关系更糟糕了。请问,怎么才能和孩子有效沟通,让他知道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  谭颖   答: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他觉得
儿子被喊“大妹子”,  不堪羞辱要退学  一天下午,上初二的儿子晓锴放学回来,满脸都是委屈。他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撂,几乎用哭腔恳求道:“妈,我想退学,你给我办退学手续吧!”儿子的话让我悚然一惊,连忙问道:“出什么事了吗?”晓锴紧咬嘴唇,并没有回答我。在我的一再追问下,他流着泪说:“班里的几个男生太坏了,不懂得尊重人!”接着,他讲出了下午发生的事。  下午第三节课,晓锴他们班上体育课,分别进行男生10
女儿想要“两个”妈妈  那天,我正在整理房间,忙得恨不能多出一只手来,而3岁多的小美却非让我陪她玩。她扯着我的衣服撒娇:“妈妈,陪我玩捉迷藏嘛。”“等一会儿,等我擦完桌子陪你玩。”我用缓兵之计打发了小丫头。  不一会儿,她又抱来彩泥盒子:“妈妈,教我捏小黄鸡,我自己不会捏。”“你没看妈妈在忙着吗?等等啊!”她有点不耐烦:“你什么时候陪我玩啊?”“快了快了,你自己先去玩吧。”她见我无动于衷,只好嘟着
一个心碎母亲的来信  这是一个心碎母亲的来信。信中她简单介绍了孩子的情况,表达了自己的焦急心情,并迫切地希望得到帮助。  下面是她的叙述:  我女儿小芸今年16岁。她出生后一个月到小学三年级,一直在乡下由外公外婆抚养;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随舅舅舅妈在县城生活和读书;从初一起至今随我们在城里生活和读书。  在乡下时,因某些原因,曾有人骗她说警察要抓她,所以每当有陌生人迎面走来或者听到摩托车、汽车的声
自从儿子上了小学三年级,公公婆婆表示带孙子的任务完成了,然后回老家享清福去了。  9岁的儿子活泼可爱,可就是有个毛病:懒。连每次的饭前洗手,都是敷衍了事,无非是打开水龙头冲两下,让几个手指沾点水而已,手心手背都是干的。我问儿子:“洗手为什么不认真?”他答:“手不脏,懒得洗。”  书包懒得整,衣服懒得换,被子懒得叠,想让他干点家务活,做梦吧!可做家务也是我的弱项,别人半个小时能打扫清理完的,我得花上
内心缺少安全感几乎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没有安全感,人才会不断地强迫自己,才会用偏执的言行极力证明自己,才有焦虑和抑郁,担心自己没有价值,没人关注,才会不断地否定自己,最后让自己相信生活在世上没有一点价值……  把自己藏在头发里  雨琪是一个12岁的小姑娘,前不久被珠海市一所重点中学录取。眼看开学的日子临近了,她的心情越来越糟糕。学校有规定,初一新生一律剪短发,否则不予报到。她不肯剪去一头浓密的长
阿东(化名)是在下午放学时来学校的心理辅导室找我的。他的皮肤比女孩还白,说话声音细小,目光总是不敢与我对视。他局促地站在我面前,嘴张了几张也没有勇气说出一句话。我让他坐下,用鼓励的目光等待他说出需要求助的问题。他迟疑了约1分钟,用哀求的目光看着我说:“老师,求求你,别让我再堕落下去!”说完,这个1.7米的大男孩捂着脸呜呜地哭了起来。  我根据经验判断,这个男孩在生活中肯定缺乏男性力量的支持,于是我
问:两年前,我与妻子宋某因感情不和而离婚。离婚协议规定,当年6岁的儿子随宋某生活,我不需要支付抚养费,代价是我和宋某共同拥有的一套住房归宋某;我每个月可以探望儿子一次,宋某有协助我探望儿子的义务。后来,每到我探望儿子的时间,宋某都以工作忙或是小孩回老家等为借口,阻挠我探望。请问,我能否以宋某故意设置障碍不让我行使对儿子的探望权为由,向法院提出变更抚养权的诉求?  吕建设(河南确山)  律师意见: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