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百记者走进红薯基地,看看专家怎么说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8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9月19日,《农村百事通》记者一行起了个大早,吹着凉爽的秋风、乘着秋日的薄雾去南昌县参加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召开的“薯类作物新品种新技术集成与示范暨江西现代农业协同创新专项工作交流会”。几经辗转到了艳阳高照的江西省进贤县泉岭乡后庄村南昌圆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红薯优良品种种植示范基地。
  看到满山坡已经成熟的红薯,来自全省各地的红薯研究机构和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近80人聚集在基地,兴致勃勃地现场察看各品种表现出来的苗情和结薯情况。经现场测产,广薯87每亩产量达2100公斤。现场专家在调查之后告诉记者,除去种植成本,该品种亩效益可达2000多元,种植的经济效益很可观。
  营养专家说,红薯是防癌抗癌的第一食品,随着老百姓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红薯的消費市场也日渐看好。在下午的交流会上,江西省农科院作物所所长、江西薯类协同创新联盟项目的首席专家戴兴临及国家甘薯产业体系南昌综合试验站站长、江西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江西薯类作物新品种选引育研究及示范的课题负责人吴问胜就当前红薯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及江西省红薯协同创新的规划向会议代表作了详细阐述,各联盟成员交流了各自基地的发展情况。据介绍,广东省仅广薯87一个品种,种植面积就达180万亩,而目前江西省的红薯种植总面积才200万亩,这表明江西红薯产业要发展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会议形成了几点共识:一是江西发展红薯产业前景广阔,潜力很大;二是目前红薯产业规模小、投入少、加工量小;三是红薯市场开发力度和红薯功能开发尚需用力。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红薯消费市场虽然有日渐扩大之势,但只有种植针对性强的品种才能产生好的收益。种植者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种对路的品种,如靠近城市周边,则可以种植菜用薯和鲜食薯;如边远地区,则最好种植淀粉用薯。
  唯一的省外参会代表广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专家房伯平研究员向记者介绍,现在种植红薯不应该片面追求产量,而应该把追求效益放在首位,只有根据红薯的用途进行种植和深度开发才能获得理想的效益。现在红薯的功能分得很细,要根据市场的口味来发展,走协同创新、加盟闯市场的路子,红薯产业的发展才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记者认为这是很值得红薯种植大户或想进行规模种植红薯的人士参考的建议。
其他文献
据外媒报道,为解决食品过期问题,英国女大学生帕克泰特(Solveiga Pakstaite)发明一种"智能"标签,这种凸起的标签会随食物新鲜程度起变化,消费者只需用手一摸,便可辨别食品的新鲜
在中药材国际化、标准化的背景下,从中药材种植存在的问题出发,初步论述了在我国发展中药材期货的设想。由于目前国内期货市场还很不成熟,加上中药材本身的特殊性,发展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