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别忘了,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要告诉孩子:“你不必与别人相同,你可以做独特的自己!”
对于大多数刚进入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的孩子来说,他们在许多方面都希望自己与别人一样,玩具要相同的,杯子要相同的,老师给的小贴纸也要相同的……一旦有了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他们便会感到不安。
女儿果果也不例外。那天放学回家后,果果告诉我们说,老师让明天交儿童计划免疫证。晚饭后,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那个本本。后来才想起,那个小本本落在青岛的婆婆家里了。当晚,我就给婆婆打了电话,让她把那个小本本邮寄过来。
第二天早上送果果去幼儿园时,我向果果的老师说明了情况,老师也表示理解。然而到了第三天晚上,吃饭时,果果却突然很不高兴地问我:“妈妈,免疫证怎么还没到?奶奶是不是忘了寄?别的小朋友都交了,为什么就我跟别人不一样呢?”
果果最后那句话引起了我的重视。那一刻,我读懂了埋藏在她内心的语言:她不喜欢和别人不一样,害怕自己会被其他小朋友排斥。
我决定帮她消除这种因为“与别人不一样”带来的不安和焦虑,于是亲昵地抚摸着果果的头,告诉她说,奶奶答应了,肯定很快就会寄来的。而且这件事已经告诉老师了,老师也说了晚几天没关系的。“你为什么要与别人一样呢?你就是你,长相与别人不一样,思维方式和别人不一样,连喜欢看的连环画与别人也不一样……你什么都与别人不一样,因为我们没有必要和别人一样啊。”我趁机引导她,让她明白每个人都应该做独特的自己,不要太在乎他人的言论,不能因为别人而左右自己的心态。
果果听了我的话,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这之后的几天里,她再没有对我提起过这件事,直到免疫证寄来,我让她带到幼儿园交给老师。
这之后没多久,我所在的单位组织春季运动会,动员大家报名。晚饭时,我便说起了单位组织运动会的事。最后还不无遗憾地补充道,我怎么在运动方面就没有一点天赋呢,不然我就报名了。
听了我的话,果果立马跳起来说:“妈妈,你跳绳挺好的,我和爸爸都支持你报名!”说完,她拉起坐在身边的爸爸一起举起了手。
“办公室的同事都没报呢,她们跳得比我还好,我也不想报。”
不料我的话音刚落,果果立刻反驳道:“妈妈,别人不报你就不报啊?你是你,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呢?”
我惊讶地看着果果。曾经,我也这样开导过果果,可现在,她却用这句话来激励我。看着果果小大人般一本正经的样子,我的内心掀起了波澜涟漪,当即扬起手,与坐在我对面的果果击掌,说:“宝贝说得很有道理,一个人做事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不必苛求与别人相同,妈妈明天就去报名参加运动会,重在参与嘛!”
在潜意识里,孩子和大人一样,都有着“随大流”的习惯。幸好我总是留心孩子的想法,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并且自己努力做出好榜样,最终使得果果懂得了要做自己的道理。比如,在画画时,她不再拘泥于美术老师的画作,而会在画作的关键之处做几笔合理的修改,或按照自己的经验加上几朵带着笑意的云和一个绽放着笑脸的太阳。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小小的点缀,才使得整幅画看上去更灵动更突出。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教育不是要把孩子培养成筷子一样齐,把他们塑造成同一个模式,而是要充分挖掘其独特的潜能,让孩子能成为最好的自己。作为家长,要想让我们的家庭教育为孩子的人生加分,千万别忘了在适当的时候,告诉孩子:“你不必与别人相同,你可以做独特的自己!”
对于大多数刚进入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的孩子来说,他们在许多方面都希望自己与别人一样,玩具要相同的,杯子要相同的,老师给的小贴纸也要相同的……一旦有了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他们便会感到不安。
女儿果果也不例外。那天放学回家后,果果告诉我们说,老师让明天交儿童计划免疫证。晚饭后,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那个本本。后来才想起,那个小本本落在青岛的婆婆家里了。当晚,我就给婆婆打了电话,让她把那个小本本邮寄过来。
第二天早上送果果去幼儿园时,我向果果的老师说明了情况,老师也表示理解。然而到了第三天晚上,吃饭时,果果却突然很不高兴地问我:“妈妈,免疫证怎么还没到?奶奶是不是忘了寄?别的小朋友都交了,为什么就我跟别人不一样呢?”
果果最后那句话引起了我的重视。那一刻,我读懂了埋藏在她内心的语言:她不喜欢和别人不一样,害怕自己会被其他小朋友排斥。
我决定帮她消除这种因为“与别人不一样”带来的不安和焦虑,于是亲昵地抚摸着果果的头,告诉她说,奶奶答应了,肯定很快就会寄来的。而且这件事已经告诉老师了,老师也说了晚几天没关系的。“你为什么要与别人一样呢?你就是你,长相与别人不一样,思维方式和别人不一样,连喜欢看的连环画与别人也不一样……你什么都与别人不一样,因为我们没有必要和别人一样啊。”我趁机引导她,让她明白每个人都应该做独特的自己,不要太在乎他人的言论,不能因为别人而左右自己的心态。
果果听了我的话,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这之后的几天里,她再没有对我提起过这件事,直到免疫证寄来,我让她带到幼儿园交给老师。
这之后没多久,我所在的单位组织春季运动会,动员大家报名。晚饭时,我便说起了单位组织运动会的事。最后还不无遗憾地补充道,我怎么在运动方面就没有一点天赋呢,不然我就报名了。
听了我的话,果果立马跳起来说:“妈妈,你跳绳挺好的,我和爸爸都支持你报名!”说完,她拉起坐在身边的爸爸一起举起了手。
“办公室的同事都没报呢,她们跳得比我还好,我也不想报。”
不料我的话音刚落,果果立刻反驳道:“妈妈,别人不报你就不报啊?你是你,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呢?”
我惊讶地看着果果。曾经,我也这样开导过果果,可现在,她却用这句话来激励我。看着果果小大人般一本正经的样子,我的内心掀起了波澜涟漪,当即扬起手,与坐在我对面的果果击掌,说:“宝贝说得很有道理,一个人做事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不必苛求与别人相同,妈妈明天就去报名参加运动会,重在参与嘛!”
在潜意识里,孩子和大人一样,都有着“随大流”的习惯。幸好我总是留心孩子的想法,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并且自己努力做出好榜样,最终使得果果懂得了要做自己的道理。比如,在画画时,她不再拘泥于美术老师的画作,而会在画作的关键之处做几笔合理的修改,或按照自己的经验加上几朵带着笑意的云和一个绽放着笑脸的太阳。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小小的点缀,才使得整幅画看上去更灵动更突出。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教育不是要把孩子培养成筷子一样齐,把他们塑造成同一个模式,而是要充分挖掘其独特的潜能,让孩子能成为最好的自己。作为家长,要想让我们的家庭教育为孩子的人生加分,千万别忘了在适当的时候,告诉孩子:“你不必与别人相同,你可以做独特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