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的苗疆土地问题治理:以奏折资料为主的研究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zanz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乾隆时期苗疆土地问题的产生 改土归流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民族政治变革运动,它极大了改变了苗疆社会原有的社会秩序和结构。由于土司大多被废黜或遣返内地,土地牢牢控制在土司手中的旧有状况被打破,再加上在征服过程中对少数民族的大肆屠杀,苗疆出现大量无主土地和空闲荒地。另一方面,乾隆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内地汉族人口激增,中原的土地已不敷耕养,加之水旱等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苗疆的荒置土地,为内地民人向苗疆大量迁徙创造了条件。汉族凭借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商品经济观念,逐步挤占和侵蚀少数民族的土地。这种现象逐步
其他文献
2010年5月22日至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编辑部与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在华东政法大学共同举办了"比较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发展研究"学术研讨会。国
期刊
本文提出了基于GIS技术的环境地质调查项目工作模式代替传统的环境地质项目调查工作模式的思想,即用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代替传统的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用数据管理、预处理(分析)
科技投入1998年至2003年的五年间,贵州省大力支持科技事业发展,共投入科技三项经费和科学事业费13.8亿元,比前五年增长1倍以上;建成5个重点实验室和12个重点中试基地或工程技
阐述了蔬菜品质是制约菜农增收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龙头企业应将个体菜农聚集在无公害品牌效应下,接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管理,推动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战略思想。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新世纪的高校图书馆不仅具有信息搜集、整理、存储和传播的基本功能,在知识经济时代,业已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2004年
一、H.264标准的提出随着通信网络覆盖的扩展,带宽的提升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通信在许多实时和非实时的业务中得以实现,如基于各种信道的数字多媒体广播,基于互联网和
通过荠蓝在灵石县的推广实践,证明荠蓝种植在发展现代旱作农业中的巨大作用及现行农业种植制度对发展现代农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创新种植机制的思路及对策。
一、蜂窝1、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疏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类似蜂窝状的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