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法西斯,民粹才可怕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m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阅读
  互联网时代,读者并不缺乏信息,但一些真正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却往往淹没于信息洪流之中。力求将最有价值的信息,最有锐度、温度、深度和多维度的思考与表达,最值得阅读的网络优质原创内容,快速呈现给读者,是《世界文化》与腾讯《大家》建立合作的初衷与共同努力的方向。【“大家”阅读】每期将臻选《大家》所汇聚的中文圈知名学者、专栏作家的最新文章,与读者分享“大家”眼中的“世界文化”。

  波普尔指出,民主的要旨是避免独裁,也就是“避免不自由,避免统治模式背离法治”。在古代的希腊,民主就不是一种所谓的“人民的统治”,而是一种防止暴政的方式。这甚至可以是一种对国家利益未必有好处的、相当极端的方式。这就像今天英国选民公投决定脱欧,其结果或许并不一定是对国家利益最有好处的。
  然而,英国的公民公投,不管有没有好处,它的意义都在于表明一个自由的原则,那就是,英国人民不接受那种总是不得不被代表的可怕命运。这种看上去像是为自由而自伤其身的做法,在古希腊就已经有过先例。为了避免暴政,古希腊民主曾经实施了一种“流放制度”,长达80年。公民们把他们认为危及国家安定者的名字刻在贝壳或是陶片上,如果半数以上的公民同意,就将此人流放5至10年,这个制度于公元前417年被废止。波普尔对此指出,流放制度“是避免暴君或独裁者,也就是所谓的民粹分子——这是我们现在用的名词——利用群众掌权;这种人擅长炮制民意,鼓动人民,夺取政权”。
  波普尔对谁是“民粹分子”的意思是很明确的,“民粹分子”是指那些像墨索里尼、希特勒那样利用群众运动夺取政权,而一旦掌权之后,便剥夺人民自由和权利,凌驾于法治之上的暴君和独裁者。波普尔进而指出:“‘流放制度’的功能就是让善于驾驭人民的领导者没有施展本领的空间,将他流放出国。但是,这个不能算是被告,因为他没有做什么错事,只能当是一种预防措施,防范深受百姓欢迎的人。”希腊人的智慧真是令人惊叹,他们居然定下限制自己的法规,限制自己因情不自禁地被蛊惑者或魅力领袖牵着鼻子,以致走上不归之路的可能。他们看似“民粹”的方式原来是为了防止民粹最坏的结果!
  美国著名公共知识分子托尼·朱特也在《思虑20世纪》(苏光恩译,中信出版社)里指出,民主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协商和说理,避免强制和暴力。但是,民主只是解决自由社会中问题的方式,不是解决不自由社会中问题的方式。在不自由的社会里,强制和暴力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民主是一种防范暴政和专制措施,也是一种确保人民不会每次都受同种愚弄的方式。只有代议而没有公投,会使民主的这两项作用大打折扣。而且,在更糟糕的情况下,更是会使人民成为对非民主政治毫无抵抗手段的捕获猎物。朱特指出,“民主是短期内抵御非民主政治的最佳屏障,但它并非一道抵御其自身内在缺陷的屏障”。而且,民主只有在具备了充分的条件时才能存在,“如果你观察各个国家的历史,将与民主相关的那些优点都放到最大,就会注意到,最先出现的是宪政、法治和分权。民主几乎总是最后出现。假如民主指的是所有成年人参与选择将要统治他们的政府的权利,那么它是很晚才出现的”。英国人民的公投是一种公民行为和公民选择,他们的公民行为和公民选择正是在英国具有宪政、法治和分权的条件下,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实践的。
作为选票使用的碎陶片,上面刻着被提名放逐者的名字;由上至下:伯里克利、客蒙及阿里斯提德

  法治是约束民粹的根本条件
  民粹本身并不是一种天然的或本质的“善”或“恶”,直到今天,民粹主义也还是一种“政治涂料”,它可以涂在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上。现代自由民主政治里同时包含精英和民粹的元素并不是一件坏事,无须因为一个有用,就排除另外一个。民主本来就是充满了疑问、矛盾和困难的,将民主理想化,完美化,只会给否定和取消民主制造借口。正如波普尔所说,“民主不能算是什么特别好的政治制度,它的好处来自民主之外的地方。民主是一个避免集权暴政的手段,如此而已”。民主最重要的好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法治的一部分,民主也应该是维持法治的方法”。英国选民公投决定脱欧,这是在英国法治制度中进行的,符合英国民主法治的规定和程序。从法治的角度来说,既然英国人自己认可这个决定的结果,那么外人也就没有批评这个决定方式和结果是对或是错的理由。   有人说,英国选民公投决定脱欧实际上会对国家造成经济、金融或别的方面的损害,因此,这个决定是错误的。公民直接表决的结果会有怎样的实际效应,在一个民主法治的国家里,这是一个与法治无关的判断。虽然如此,但也不是一个完全多余的考虑。民主的原则是多数人决定,并尊重少数人的权利。多数人永远正确,这并不是一个民主的原则——“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样的说法是民粹主义者用来蛊惑群众的。“大多数人表决”并不总能获得正确的结果,有时候还会犯下严重的错误。民众投票的结果甚至还会为专制打开通行的绿灯。希特勒就是经由这个途径成为独裁者的。今天,英国选民公投并不包含这样的危险,也没有损害英国现有的自由民主制度。只要英国的自由民主制度不受到损害,即使大多数选民对留欧还是脱欧问题上的决定被证明为是错误的,英国人将来仍然还有机会在他们的法治制度里通过适当方式,包括公投,把这个错误纠正过来。
  法治,而不是大多数人的决定,那才是民主的灵魂,在法治制度里的公民直接参与(大多数人决定)或者代议制参与(不一定是大多数人决定)都是民主的必要运作部分。这不仅体现为遵守现有民主法治的法律秩序,而且也体现为对法治本身的不断改善。法治不是指强迫所有人服从由官方武断规定的“法律”条文,而是指公民服从自己参与制定的法律。在自由民主的国家里,制定和修改法律的过程中同样也包含了公民直接参与和代议制的两种方式。例如,在美国,大多数具体法律是在某个州里制定的,制定法律的民主程序也不尽相同,但一般都有两个阶段:提案和通过提案而成为法律。在加州,州的参、众两院可以议定提案,普通民众也可以提出议案。如果征集433,971个或694,354个选民签名,就可以分别提出立“法规”和州宪法“修正案”的提案。提案经过全州公民表决并通过后,“法规”必须通过司法机构的审核, “修正法”则不需要,便成为法律。普通民众提出提案,经过法定的程序,成为法律,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公投”。
  公投并不能保证产生好的法律,而且,公投产生的法律也比较容易被其他的公投法律所修改或代替,这些都是事实,但是另外一个问题。正因如此,经由代议制的法律制定才成为一个重要的平衡和稳定因素。例如,要通过美国的宪法修正案则非常困难。首先,要国会众、参两院2/3的票数通过后,再由50个州中3/4的州,即37个州的众、参两院通过。200多年来,美国宪法迄今共有27条修正案,而加州宪法却有过500余条提出的修正案。在美国,只要自由民主的宪法这个国本不动摇,在法治制度中的民众直接参与就不会对国家形成所谓的“民粹”威胁。一旦法治制度有可能被破坏,那么民众的直接参与就会成为一个“民粹”问题,这个“民粹”问题的严重程度是与法西斯政治的现实危险息息相关的。
  民粹提醒我们对当今世界的法西斯危险
  目前,美国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2016年美国大选中特朗普崛起,成为“特朗普现象”,对美国民主制度是一个考验,《华盛顿时报》已经有好几篇文章指出,法西斯主义可能借民主社会的内部论辩之机卷土重来,并对未来美国政治发展形成严重威胁。
  美国政治学者和专栏作家凯根在《法西斯主义就这样来到美国》 一文中指出,特朗普受到许多选民的支持,打破了美国自由民主政治的传统格局,因为“整个特朗普现象与政策和意识形态无关”。一向代表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共和、民主两党之间的区分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意义。共和党大佬们先前与特朗普之间的僵局帮助营造了他特立独行的形象,他的支持者们忠诚的对象不是共和党,而是特朗普本人。
  这些支持者们或许对美国的经济状况多有不满,但特朗普并没有给他们任何正面的经济方案,他只是不断在反对这个异己,攻击那个敌人——穆斯林、讲西班牙语的拉美人、妇女、中国人、墨西哥人、阿拉伯人、移民、难民。他的政策就是对这些人绝不示弱、强硬出击,该排斥的就排斥,该赶走的就赶走,该禁绝的就禁绝。摆出一副强人姿态的特朗普——愤怒的硬汉谁也不买账,他本人俨然成了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案。特朗普的仇恨、排斥和敌对言论令人想起20世纪20至30年代的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它就是以反对和对抗各种对国家的“威胁”来壮大自己的,它反自由主义、反民主、反马克思主义、反资本主义。它利用民众对政治强人的期待和崇拜,把解决所有问题的希望都寄托在无所不能的“领袖”或“元首”身上。在这样的民众身上,“民粹”的危险(群众自己的盲目破坏力)是被法西斯主义利用和放大了的。
  法西斯主义是一种个人的地位被压制于集体——国家、民族、种族或社会阶级——之下的社会体制,其灵魂人物墨索里尼说:“法西斯原则的根基是它关于国家和国家本质、作用、目的的观念。对法西斯主义来说,国家是绝对的,个人和群体都是相对的。”法西斯的绝对国家主义以 “运动”“主义”“信仰”之名,用各种极端的手段压制和取消人民的自由,强迫个人绝对服从国家意志,充当驯服的工具。
  法西斯动员群众,利用群众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专制独裁目的,它的政治运作是在民主法治的体制外进行的,而且,它把这种运作本身变成一种暴力“法制”——这与民主宪政框架下的公投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法西斯是自由的敌人,捍卫自由和权利的公民力量越强大,法西斯主义利用群众运动(包括公民投票中的“大多数人的决定”)的胜算就越小。因此,在对待像英国脱欧公投这样的民意显示时,需要特别分清什么是可能被法西斯利用的群众运动和民粹政治,什么是抵制法西斯所必不可少的民主法治和积极公民参与。如果多数选民通过投票,违反民主法治的程序,以压制或暴力的手段剥夺少数人的权利或限制他们的自由,这便会让敌视自由的法西斯有了可乘之机。这时候出现的就不只是民粹,而是被法西斯绑架了的民粹。在民主法治制度里,对个人自由的尊重和保护是优先于多数人决定的。因此,在主张大多数决定这一原则的同时,一定要强调保护少数人的自由和权利,而一旦法西斯与民粹相结合,少数人必然成为迫害和消灭的对象。
  在美国,“特朗普现象”引发的不是对民粹的忧虑,而是对法西斯的再度思考。特朗普的政治主张里有许多仇恨、歧视和排斥异己的东西,与美国宪法的自由、民主、人的尊严等基本价值相抵牾,也与美国现有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人权的保护相违背。“特朗普现象”讨论正在带出不少关于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法西斯主义和专制主义的讨论。这一讨论的对象是拥有绝对权力的强人政治、带有侵略性的民族主义、利用民众排外情绪的仇恨煽动。这些都有相当普遍的民意基础,并在相当程度上让一些政客有机会能成功地利用民众的焦虑、无知、恐惧和不安全感。我们不能说在英国脱欧公投中没有这些负面的心理因素和情绪在起作用。这样的心理因素和情绪是人类共有的,只要人类存在就不可能将之消除。但是,这些心理因素和情绪的负面作用——暴力、敌对、歧视、不宽容——是可以通过建立适当的政治制度来加以限制的。从根本上来说,这个制度就是民主法治。只要这个制度在英国还健康存在,我们就没有必要去担心,那里的公民公投是否已经成了“民粹”。
其他文献
“我们真的要走到很远很远,才能够明白,自己会真正怀念的,到底是怎样的人、怎样的事。”  “她一个人,她有很多个梦,她迷上旅行,用风景盖住痛。她离开了朋友,把自己放逐,用没有人认识的名字孤独……”每当看到这本书,我都不禁哼起这首歌。  这是一本关乎自我的书,是作者安妮宝贝的内心絮语,却又处处道尽世间百态。作者以在上海、北京、香港、越南、柬埔寨的行走经历为线索,记述了关于旅行、爱和生死的故事,記录了她
两面性/风险意识/信息泄露/新生事物  2019年8月30日,一款名为“ZAO”的AI(人工智能)换脸软件在社交媒体“刷屏”。   通过在这款软件中上传自己的照片,用户可以将影视剧、综艺节目片段中明星的脸换成自己的,而且脸部表情自然,效果十分逼真。   但用户协议中的一项“霸王条款”引来了质疑:用户上传照片即授权“ZAO”及其关联公司使用并修改用户的照片,并拥有修改后内容的著作权,且这一授权是
“大家”阅读  互联网时代,读者并不缺乏信息,但一些真正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却往往淹没于信息洪流之中。力求将最有价值的信息,最有锐度、温度、深度和多维度的思考与表达,最值得阅读的网络优质原创内容,快速呈现给读者,是《世界文化》与腾讯《大家》建立合作的初衷与共同努力的方向。【“大家”阅读】每期将臻选《大家》所汇聚的中文圈知名学者、专栏作家的最新文章,与读者分享“大家”眼中的“世界文化”。  今年的4
叙述类材料指的是以叙述的表达方式呈现一个现实或虚构的事件,要求同学们根据这一事件来进行立意并作文的材料。这类材料虽然常见,但是不少同学抓不住材料的核心内涵,在立意上容易跑偏。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在面对这类材料时,准确审题立意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叙述类材料最大的特征是“情节性”,无论是现实的还是虚构的,都存在情节之间的关联。把握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关联,就能准确理解材料的内涵,从而能准确地立意。 
2016年2月11日,著名游泳运动员宁泽涛前往澳洲进行备战训练。由于训练地址和住处被曝光,大量粉丝前往围观,训练团队不堪其扰。为此,宁泽涛的教练齐晖发微博,呼吁理性追星:“如果真的喜欢,至少要为对方着想,做点让人喜欢、贴心的事吧……浓妆艳抹地来到训练场,不觉得突兀吗?”齐教练还强调,虽然训练场地是公共场合,但也应尊重运动员的训练,不要大声喧哗。  就像歌里唱的:“不打扰,是我的温柔。”公众人物也需
人物: 张敬国(考古专家、安徽凌家滩文化发现者)   黄洋(郑州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生)  采写: 许捷    如果你喜欢看《鬼吹灯》《盗墓笔记》之类的盗墓小说,是不是对洛阳铲、黑驴蹄子、地质锤之类的盗墓工具特别熟悉?甚至还很羡慕那种入山下海探索古代文明、揭示未解之谜的生活,想要做个考古学家?现在我们就来揭开考古学专业的“面纱”,看看考古工作者是不是都像印第安纳·琼斯(电影《夺宝奇兵》中的考古学教授)
古往今来,大河奔流,彩云淘洗明月依旧。大日朗照下,从不缺历史的尘埃。似乎,在尘埃莽莽中神思澡雪已属不易,何况心怀天下、一肩千古?浮世有高德,在底线之上,如果每人都能多一念良善,则可利天下人。   古有高标者如范文正公,出身贫微人家,断齑划粥之艰难,他忍耐下来,苦读不怠。居庙堂要处,投身米盐茶马治国大事,先天下而忧,后天下而乐。今有武汉小伙,疫情期间不辞辛苦,冒着生命危险为病人义务送药。然而,人间
时间利用/学习效率/逸结合  2020年4月12日,为了防控疫情和帮助复课后的高三学生复习备考,广西北海市第七中学将食堂里的每张餐桌分隔成四格,隔离板的每一面都印上了高考知识点。学校老师说,起初想印一些防疫知识,但想了想,最后决定印上高考知识点,希望同学们在吃饭期间也能抓紧时间学习。据了解,隔离板上的考点知识涉及各个学科,其中语数外的内容较多,物化生政史地六门课平均分配。  @ 四叶草259565
二次函数是中学代数的基本内容之一,它虽然形式简单,但有着丰富的内涵。以二次函数为载体不仅可以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最值等性质,还可建立起函数、方程和不等式三者之间的联系。纵观近几年来的数学高考试卷,每一年或多或少都有它的“影子”出现,特别是以二次函数为基础的不等式的相关问题,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也是难点。为此,本文就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作一些探讨,供同学们在学习中参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中,月亮象征崇高的理想追求和美妙的精神境界,六便士这种小面额的硬币代表着世俗和物质。生活中,有人终日低头尋找地上的六便士,却错过了头顶的月亮;有人为天上的月亮神魂颠倒,却对脚下的六便士视而不见。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要求】  ①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