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地方猪种选育培育成功

来源 :中国供销商情·村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ma70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9月1日,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宣布,由该院牵头联合有关单位,历经十三年成功培育了中国第一个以地方猪种选育的专门化品系配套而成的猪配套系——“滇撒猪配套系”,为利用中国地方猪种资源培育配套系开创了新的模式。
  据云南农业大学动科院教授连林生介绍,撒坝猪是云南省地方优良品种资源,形成历史悠久,品种特征突出,具有抗病力强、耐粗饲、繁殖率高、肉质好等特点,被列入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名录,主要分布于云南省中部的5个市、州,分布面广,数量多,为当地养猪生产中杂优利用的当家母本。但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滥引外种猪杂交,导致血缘混杂,纯种撒坝猪数量锐减。
  “养猪业在云南畜牧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养猪收入占畜牧产值的百分之八十,猪肉消费占人们肉食消费的百分之八十五。提高养猪生产效率直接关系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可是长期以来云南省母猪平均窝产仔数、年育成仔猪数和肥猪出栏率都与全国水平相距甚远。因此,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尽快提升云南养猪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就显得十分必要。”连林生说,“通过配套系选育,生产规格整齐的产品,提高养猪生产效率正是当今世界养猪产业化的趋势。”
  滇撒猪配套系生产性能遗传稳定,产品规格整齐,现已在楚雄州、大理州和昆明市等地累计示范推广商品代肉(仔)猪一百余万头。各地的示范饲养试验证明,滇撒猪配套系繁育结构简单,具有产仔多、病少好养、利用农家饲料的能力较强、肉质优良等特点,受到当地群众欢迎。据应用单位提供的应用证明,2001至2007年上半年直接增收近三亿元人民币,节省开支八千余万元。
  据专家认定,该配套系的培育,利用了当今世界猪育种科技的先进方法和中国独具的遗传资源,为利用中国地方猪种资源培育配套系开创了新的模式,研究成果居国内外先进水平,在利用地方猪种建立配套系方面达国际领先水平。
  在日前举行的2006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上,该研究成果获得了2006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与普及,校园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规模的扩大,住在校外或出差的教师也有使用校园网的需求等问题,传统的单一校园网组网技术已不能满足要求。针时当前高校校园
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速度也在快速增长。而路基是高速公路工程所有组成部分中尤为重要的一个施工部位,只有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科学措施来确保其质量才能更好地确保高速公路的质量。为了确保路基施工能较好地满足设计功能,本文对高速公路建设中岩溶路段的地质勘察设计与处治施工方案等方面做了综合论述。
吊杆是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中连钢管拱肋、下连横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拱桥的重要受力构件之一。本文分析了在施工中吊杆可能出现的损伤风险,探析了产生这些风险的原因,并针对这
拟将由红旗出版社、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村官》杂志社、太湖传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拍摄的大型系列片《中国村官》,9月14日在京举行项目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中央相关部委的官员和知名专家,就系列片的创作思想和表现手法发表了看法,并对三农问题的不同领域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拍摄这部电视片这是件大好事,是对全国辛辛苦苦带领广大农民创业致富的村官们的工作,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