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因子治疗在创伤康复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对创伤康复中应用物理因子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诊的手功能障碍患者60例,所选患者全部由于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引发手功能障碍,根据入院顺序对其开展分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其中一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训练,一共30例纳入到对照组,剩余一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物理因子治疗,一共30例纳入到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手功能评分和治疗之前对比出现明显改善,其中研究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在创伤康复治疗期间应用物理因子治疗效果明显,能够帮助患者身体快速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普及应用。
  关键词:创伤康复;物理因子;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手功能评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5-0019-03
  人体上肢出现创伤之后,周围神经损伤属于影响患者手功能恢复最重要的因素,及早为患者提供康复治疗,能够帮助加快创伤愈合,最快恢复患者受伤组织功能。在具有丰富经验的临床治疗师监督与帮助下开展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患者克服训练恐惧心理,预防再次损伤,确保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正确性以及有效性的基础条件[1]。大量研究资料显示神经损伤修复手术之后,对患者的患肢进行抬高,采取物理因子治疗,能够帮助缓解肿胀,加快炎性反应消退,能够对患者损伤之后的神经加以保护,避免牵拉,保证未受累关节的运动消除肿胀以及减轻创伤之后的疼痛感[2]。本文对于创伤康复中应用物理因子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诊的手功能障碍患者60例,所选患者全部由于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引发手功能障碍,根据入院顺序对其开展分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为27~70岁,平均年龄为(37.04±2.16)岁。研究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为28~72岁,平均年龄为(37.22±2.28)岁。两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全部符合疾病临床诊断,一般资料完整,依从性好,能够配合本文研究。
  排除标准:一般资料缺失,严重认知障碍与精神疾病。
  1.3  方法
  两组患者进入医院之后全部完善各项检查,根据患者的受伤程度为其提供骨折固定、神经以及肌腱修复等相应的处理,在此基础之上对照组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患手主动以及健手协助下被动屈伸锻炼,练习时间为20 min/次,锻炼2次/d。治疗10 d作为1个疗程,一共治疗2个疗程。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之上接受早期康复训练以及物理因子治疗,手术治疗之后2~7 d,在医生的帮助下,患者患手接受静力动力手指逐一屈伸以及主被动运动训练,同时根据口令加助力运动训练,慢慢提高皮肤感觉训练等相关训练内容,次训练时间为20 min/次,2次/d;手术治疗之后2~7 d为患者开展物理因子治疗,对于不同患者的手术伤口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针对具有肿胀情况的伤口,需要给予患者毫米波(四川成都/恒波医械,HB/H)治疗,治疗期间剂量保持在50 mA,持续治疗10 min,倘若应用超短波治疗,那么需要控制剂量在60 mA,持续治疗15 min,倘若患者伤口具有出血表现,那么需要选择冰袋开展局部冷敷,每次冷敷时间控制在10 min以内;针对接受金属内固定物进行固定处理的患者,为其提供红外线照射治疗(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59400378780);通过电磁波治疗器(重庆润扬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立式大头CQ-28),为患者开展磁疗,针对接受伤口局部支架进行处理的患者,治疗期间需要放置磁头在其伤口远近端皮肤完整部位,当患者的伤口拆线之后选择磁头仅对伤口部位,但是需要通过消毒纱布保护伤口;治疗期间剂量保持在1000 GS,持续治疗20 min/次,针对具有感染伤口的患者,为其提供紫外线照射治疗,治疗期间的照射剂量首先从10 s开始慢慢提高照射剂量,每间隔1 d开展一次紫外线照射治疗。治疗10 d作为一个疗程,一共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者进入医院时和接受不同治疗方法之后通过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估患者的手功能,评估得分在0~12分之间,得分越高代表患者手功能越好。
  在患者进入医院时以及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3]。
  1.5  統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功能评分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手功能评分和治疗之前对比明显改善,其中研究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车祸等因素的影响引发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十分多见,当损伤出现以后,非常容易影响到患者的手部功能,引发患者出现不同程度手功能障碍,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对于此类患者,临床需要为其开展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帮助改善患者的手部功能。周围神经具体指的是人体脑以及脊髓以外的神经,当患者出现神经损伤之后,十分容易造成手部功能异常,导致手功能障礙,对于此种情况,临床需要为患者开展有效的康复治疗,与此同时在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期间,多种物理因子疗法获得了比较广泛的使用,治疗效果得到了普遍认可[4]。在临床中联合物理因子为患者提供治疗时,需要对于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加以评估,其中患者手功能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变情况属于非常重要的观察指标,创伤早期在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治疗师协助下,接受周密系统化的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手功能恢复效果。
  根据本文对比研究资料可见,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手功能评分和治疗之前对比明显改善,其中研究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明显。由此可见,为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引发的手功能障碍患者开展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物理因子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加快患者手功能恢复速度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利用科学并且系统化的康复训练,能够指引患者参加一些主动练习以及被动练习,对于手部肌力进行锻炼,促进静脉以及淋巴回流,慢慢恢复患者的手部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联合磁疗和毫米波治疗等物理因子疗法,能够促使局部炎性反应快速消退,缓解伤口肿胀等症状,与此同时能够有效刺激患者手部软组织以及神经,使组织粘连现象获得缓解,防止产生局部僵硬等表现,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局部功能,在临床综合性治疗措施下,和常规治疗比较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手功能,帮助快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此种治疗方法已经获得了临床医生与患者的高度认可[5]。
  综上所述,在临床创伤康复治疗中应用物理因子治疗效果明显,能够帮助改善患者的手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苏士雨,张茉,范世革,等.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140-142.
  [2]周云,杨雪,张全兵,等.创伤性膝关节挛缩应用物理因子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7,21(3):289-293.
  [3]朱新星.早期康复训练并物理因子治疗对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后手功能恢复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90-91.
  [4]陈永安.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8,27(6):130-131.
  [5]司栋梁.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物理因子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8,27(4):141-142.
其他文献
自从1987年法国Phillipe Mouret医师完成了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术后患者康复快、切口美观等诸多优点而迅速获得广泛性的认可。作为微创技术,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减少手术创伤、保护器官组织及其功能、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但做到这一点却并非容易,对于手术区域的良好显露是有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有效减少手术区域创伤的必然条件之一,特别是在深部的手术,如果手术视野显露不清,不但会造成操作困难、不利于诊断和判别病变的原因和性质,还会有误伤重要的器官和组织导致大出血或其他严重的危害后果。目
目的探讨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EA)治疗肺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的短期预后和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期间外科重症医学科连续收治的45例PEA治疗CTEPH术后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其中男20例,女25例;平均年龄51.2(25~70)岁,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24例(53.5%),术前肺血管阻力923(461~2 711)dyn·s·cm-
目的系统评价新辅助化疗与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可切除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查找有关可切除食管鳞癌新辅助化疗对比新辅助同步放化疗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相关结局指标通过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项研究,共计1 369例患者。
目的探讨两种胸大肌填充方法治疗心脏术后不同程度胸骨深部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2014年4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共收治128例心脏术后胸骨深部切口感染患者,其中男88例,女40例;年龄(59.1±10.7)岁。轻症72例,重症56例,分别实施胸大肌内侧肌瓣对接法(66例,内侧对接组)和胸大肌外侧肌瓣翻转法(62例,外侧翻转组)。观察记录两组术后住院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再次手术率、肺部感染发生率
摘 要:目的 探究沙参麦冬汤合芍药甘草汤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小儿慢性咳嗽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山东省曹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患儿行沙参麦冬汤联合芍药甘草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率。结果 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
摘 要:目的 探索动态心电图在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中的检测效果。方法 选取广饶县中医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为试验对象(观察组),50例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患者為对照组,此次试验均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完成。两组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所有导联QRS波群振幅之和、Sokolow-Lyons电压指数及Cornell电压指数均高于
21岁女性患者,阵发心悸、多汗、乏力1年,头痛伴视物模糊5个月。入院前2个月曾行腹腔镜下左侧肾上腺占位切除术,病理诊断肾上腺腺瘤,基因检测提示肾上腺外部位存在副神经节瘤。入院后行心脏增强CT检查示纵隔肿瘤范围约4.6 cm×3.5 cm×4.7 cm,明显压迫右肺动脉主干及左心房。超声心动图示肿瘤与左心房关系密切,未明显侵入左心房腔。入院后控制血压,符合手术指征后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心脏(左心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瘀血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用四物四藤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重庆宏仁一医院收治的60例瘀血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任督周天灸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任督周天灸治疗基础上应用四物四藤汤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晨僵时间、关节疼痛个数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
目的了解顺行区域性脑灌注(antergrade cerebral perfusion,ACP)术后患儿学龄前期的神经发育状况,探究围术期可能与神经发育落后相关的因素。方法应用Griffiths神经精神发育评估量表中国版(Griffiths mental development scale-Chinese,GDS-C)评估ACP术后患儿学龄前期的神经发育水平;根据评估结果与正常同龄儿童相比将患儿分为
摘 要:“五运六气”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理论基础是古代占星学。基于“天人合一”理论,古人先贤通过推演星象变化,知晓天地运行规则,发现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发展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大量的推演、实践、经验总结,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五运六气”理论体系,即通过星象观测、数术推演判断气候变化进而预测疾病并治疗防护的理论实践体系。古代中医如张景岳、李中梓、王肯堂、王世雄、景冬阳、王冰、蒲辅周及现代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