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君越与昊锐

来源 :汽车与驾驶维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__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君越与昊锐
其他文献
如果不是亲自驾驶了中华骏捷FRV,我对于它的骏捷基因还真的抱有一定的怀疑,外形和内饰虽然不能说是100%的改变,但离彻头彻尾也不太远了。想要真正体会到操控性能等隐形基因的继承,只有一个方法—成为那个坐在方向盘前面的人。    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让乔治亚罗这个全球著名的汽车设计大师对于中国的自主品牌车型也是格外的卖力,所以外形设计一直以来都不是中华系列车型需要担心的事,现在这一份安心得以被骏捷F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海通用的赛欧车型有着独特的地位,正是这款源于欧宝可赛的车型开启了10万元家用轿车的市场先河,我至今仍记得六七年前北京“国贸”门前“清一色”的赛欧阵容!七年间,赛欧由导入期、成长期到产品成熟期,再到如今的产品衰退期、换代期,可谓几经周折,不仅产品定位从最初白领的专属,到如今走入更多的百姓家庭,生产地由上海转移到山东烟台,甚至车头的徽标也从别克改为如今的雪佛兰,但赛欧仍旧是不少年轻人
北京经历了近10年来最难捱的冬至。我很清楚今天的天气有多么寒冷,朗逸仅表盘上的行车电脑在不停的闪烁着——室外温度-10℃。这样的天气下,一大早被拉到空旷的广场上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就肯定是有什么天大的诱惑。  丽对几位饶有兴致米参加我们的试车活动的读者朋友,除了感动,我想驱动他们逃离“温室”的肯定不是我的几句“甜言蜜语”,朗逸才是他们的目标!  读者档案  姓名:杨先生  年龄:24  职业:演员  
虽然斯巴鲁在去年对翼豹进行两厢版本的革命性改变时表现得信誓旦旦,而中国市场两厢翼豹独领风骚的局面也让我们对此几乎没有多少怀疑,但是架不住美国市场的需求,斯巴鲁还是开发了翼豹的三厢版本车型。看来,与中国人一样,美国消费者同样有着难舍的三厢情结。即使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汽车市场,中国市场的实际销量还不足以让斯巴鲁为了我们而单独设计新的车型,所以应该说是得益于美国人在翼豹身上的三厢情结,我们的三厢情结
萨博汽车在国内的出镜率并不算高,除了“舶来品”的身份之外,过于单薄的产品线也是导致萨博成为冷门的理由之一,不过萨博并没有因为“非主流”而丢失自己个性的棱角,看看新款的萨博9-5 Aero和9-3 Linear,北欧人让我们体会到的不仅仅是造车的技术,还有他们的造车哲学。  萨博9-5 Aero:当运动与豪华都不会再让人感到新鲜时,低调就成为了9-5特有的内涵  与间隔5、6年就换代一次的日韩车系相
★卓尔不群的品味,激情四射的生活    有这样一群人,浪漫的海滩、郊外的公园、开心的湖畔、蜿蜒的山路都是他们展现活力的舞台,他们乐观向上而活力无限,激情四射且卓尔不群,他们对生活有着独特的见解,对生活有着高品味的要求。  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拥有相同的座驾,东风标致207!    ★三厢轿车的精致魅力    长久以来,对于标致来说,汽车设计早已成为汽车制造至关重要的环节。美学和科技的完美结合是标
如果到现在你还固执地认为坐在奔驰车里的驾驶者都是年长的企业家,那你可真是落伍了。看看奔驰B200的设计把,宽敞的乘坐和储物空间、人性化的车内装备、实用而不花哨的配置、够用但绝不奢侈的动力……一副标准的家庭服务者,显然如果用它去谈生意就“太对不起观众了”。  不过,别为了这种改变而不以为然,要知道,车头的三叉星徽预示着即使为家庭服务,也不会索然无味。    无论何时,在豪华轿车领域里,奔驰都是最不容
每一辆超级跑车都需要顶尖的技术与天价成本作支撑,因此有着极高的涉足门槛,不过这一小块高峰之巅也绝非净土,各厂商间的争夺同样激烈。在近50年的历史中,兰博基尼有着起伏跌宕的经历,但自1998年改投奥迪门下后,终于迎来了蒸蒸日上的运势。如今,即便在遥远的中国市场,这只愤怒公牛的业绩同样会令对手眼红。    毫无疑问,Gallardo是为兰博基尼带来好运的关键车型,在它出现之前的1963年至2002年间
大众公司的第一款引BlueMotion车型是在2006年夏天推出的polo,现在,“BlueMotion”已经成为大众车型中高质量。低油耗车型的标签。  在2007年门内瓦车展上,大众展出了一款帕萨特BlueMotion车型,以通过此车保持自己在低油耗和环保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  帕萨特BlueMotion包括两个版本,帕萨特BlueMotion和帕萨特EstateBlueMotion。新车最大的
石油资源并非用之不竭,作为汽车的主要燃料,它总会有被替代的一天,虽然在寻找新能源的过程中,各大汽车企业曾一度各自为政,致力于不同的方向,但在经历了长期摸索与碰壁之后,目前全球汽车业对能源革命的步骤也基本达成了共识,柴油、天燃气、乙醇等清洁能源被公认为行之有效的方式,正处于推广期;而氢动力则被视为了最终的完美解决之道。作为第二阶段的技术,油电混合动力则正处于大力发展期。  混合动力虽然仍是基于石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