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探讨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林业工程建设中的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技术直接影响着造林的质量。做好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技术才能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保证苗木的质量。本文详细介绍了林木工程中苗木培育技术以及移植造林技术。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
  苗木培育以及移植造林是林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林业工程的建设质量意义重大。科学合理的育苗栽培技术能够提高林业生产的水平,做好育苗栽培管理很重要,也应重视对移植造林技术的研究。
  1  林业工程中的苗木培育技术
  1.1  选择育苗地
  育苗地是进行贸易培育技术的关键,应该慎重选择育苗地,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保证排水条件良好,土壤肥沃疏松。第二,如果是特殊的苗木,要满足苗木对水分和肥料的需求。第三,结合土壤;温度和湿度等条件选择适合的育苗地,在选择好育苗地之后保证地势平整,同时疏松地表,清理地表的杂草和石块。在播种之前需要进行深翻处理,深度控制在25cm左右,结合具体的苗木种类调整深度。
  1.2  育苗土壤
  土壤直接影响苗木的成活率,要结合具体的苗木类型调整土壤的质量,增加土壤肥力,可通过加入草木灰等方式来调节土壤中的酸碱性,减少对苗木根部和存活率的影响,另外,还应该保证土壤的疏松度和排水条件,满足苗木的生长需求。
  1.3  种子处理
  为保证林业工程的质量,选择品质好的种子很关键,同时需要处理种子。选择优质的母树上的种子,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清洗和消毒种子,保证种子有适合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另外,在播种之后,定期检查发芽率,选择适合的播种时期,否则会影响种子发芽率。
  1.4  播种
  选择科学的播种方法,比较常见的播种方法简单易操作,但后期容易导致幼苗的成活率低,尤其是种植不科学很容易影响幼苗的成活率,需要种植人员控制幼苗的生长环境。植苗法,这种方法对土壤的要求很高,要控制土坑的深浅,太深影响苗木的呼吸,太浅也会造成苗木的根部裸露在外影响对养分的吸收。分植法,该种方法需要对根部进行处理,是对树苗根部进行培育的方法,主要的优点是成本低,同时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和操作简单等。
  1.5  施肥
  不同生长阶段的苗木需要的肥料也存在差异性,结合苗木的实际生长情况选择具体的施肥量和施肥次数。苗木施肥主要包括两部分,底肥和追肥。最好使用发酵过的圈肥作为底肥,控制用量,保证均匀度。在苗木出苗后的一个月进行首次追肥,可以施入氮肥、磷肥和钾肥,15d之后进行第2次施肥。在苗木生长的旺盛阶段,对钾肥的需求量较大,控制钾肥施入量。在施肥中可以将肥料和水分充分的结合,提高肥料的利用效果,促进苗木的健康生长。
  1.6  苗期管理
  结合苗木生长阶段选择苗期管理方式,可以在育苗地设置一些遮蔽物或者障碍物,能预防风沙或病虫害。或者为苗木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肥料。选择多浇水和前施肥的管理方式。
  2  林业工程苗木移植技术
  2.1  把握移植时机
  把握移植能够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移植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如果是北方地区的苗木移植,可以选择在每年的3月份到5月份,因为该时期的气温回升,对苗木的成活率有益。
  2.2  控制造林规格
  为保证苗木移栽的效果,应该控制造林规格,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首先,控制苗木的规格,选择胸径为4cm左右的幼苗,如果是小型乔木,高度控制在40cm左右,大型乔木的高度控制在120cm左右。其次,控制幼苗数量和赵林之间的比例,满足造林的实际需求,保证造林规格符合林业工程的标准。
  2.3  明确技术要点
  选择技术和利用技术能够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也是当前林木工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具体的苗木移植的过程中,要保证苗木根系的完整性,更好适应新的环境,满足苗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土壤水分和养分等。为此,要需保护根系,在移植过程中避免对苗木产生任何损伤,移栽之后给苗木充足的水分供应,防止出现枯死问题。工作人员还应该定期对树冠喷洒水分,同时保证根系土球的湿润性,满足对水分的实际需求。
  3  林木工程病虫害防治
  3.1  结合季节特点进行病虫害防治
  可結合季节的差异性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尤其在冬季可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控制。有些病虫害的适应能力较差,一旦外界环境发生变化,适应能力降低,很容易灭杀。在春季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也是防控病虫害的重点,能够消灭母体,也能杀死虫卵。在冬季防治中可采取喷药与低温相结合的方式,可避免细菌的滋生。另外,一旦发现苗木出现病虫害,第一时间处理,可使用广谱杀虫剂控制,保证苗木健康生长。
  3.2  优化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
  应采取多种病虫害防治手段,提高防治的效果,可将物理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相结合,工作人员要结合病虫害发生的环境和特点选择具体的防控措施,避免防控手段互相干扰而影响防控的效果。另外,工作人员应加强对病虫害的研究和分析,能够坚持因地制宜的防控原则,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3  结合病虫害的差异性进行防治
  林木病虫害的种类有多种,应该对病虫害的差异进行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对策,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防治不同种类的病害时,应把握防护过程中的气候条件,选择在无风或者是微风的环境下进行,避免在高温或雨天喷洒农药,会影响药物的效果,不利于病虫害的治理。
  4  结语
  在林木工程中,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能够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保证苗木的质量。此外,加强对移植造林技术的研究,做好移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真正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铭松.对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20(21):90-91.
  [2] 李瑞.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J].环境与发展,2020(8):192,194.
其他文献
摘要:植物景观规划指的是理性和科学的组合和排列的树木,灌木、草本植物利用美学与生态规划和设计原则,以充分发挥自然美景,如形状、线条和颜色的植物,以及集团美特征,如季节性阶段和层次结构。本文首先阐明了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的基本设计原则,随后剖析目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改进建议  风景园林作为城市建设的关键部分之一,主要作用是形成舒适宜人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
使用线性回归的方法,通过建立居民消费的模型,分析了广西城镇居民消费变化的原因及其结构.
都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很多被居民丢弃的垃圾通过回收利用,都可以变废为宝,重新焕发生机。为了让居民更好地重视"垃圾"的价值,减少随意丢弃,加强重点收集,近年来,全国各
目的探讨舞钢地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伴肺结核(PTB)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舞钢市疾控预防中心接收的291例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
2003年武汉市社会形势的基本走向可以确定为经济增幅仍可保持稳定、消费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等十大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议采用六大
我国通信运营企业目前正处于一个大调整时期.为尽快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化管理,各通信运营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总结以往的用人经验,大胆借鉴与引进外国通信企业的科学管理
目的探讨FOLFIRI方案、mFOLFOX6方案与XELOX方案联合靶向药物对晚期结肠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结肠癌患
摘要:据笔者了解,目前的林业资源是我国比较重要的资源,林业的发展对改善生态环境、及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林业资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何保护森林资源成为各职能部门关注的焦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探讨林业工程中营造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林业工程;营造林;质量;措施  0 引言  在当下的生态环境的发展中,营造林质量的作用是非常重要,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