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配比对铝酸钙炉渣浸出和自粉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tngli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CaO,SiO2和Al2O3按不同配比混合,在1 500℃煅烧1 h、降温速度为5℃/min下合成了铝酸钙炉渣,主要物相为-γ2CaO.SiO2和12CaO.7Al2O3;并通过XRD和马尔文激光粒度仪研究了铝酸钙炉渣的C/A(除去和SiO2结合成2CaO.SiO2之外的n(CaO)/n(Al2O3))和A/S(w(Al2O3)/w(SiO2))对其物相组成和自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炉渣的C/A<1.5时有难浸物质钙铝黄长石2CaO.Al2O3.SiO2生成,降低了炉渣的浸出率和自粉性能,提高C/A可以消除其生成,C/A=1.6~1.9时,炉渣的浸出和自粉性能良好.炉渣的A/S对物相组成影响较小,A/S=1.0~2.5时,炉渣的浸出和自粉性能较好.当A/S>2.5后,自粉率的下降引起浸出率的下降.最后给出了纯体系炉渣的适宜物料配比:C/A=1.6~1.9,A/S=1.0~2.5.
其他文献
本文概述了糖尿病病人的角膜相关性改变.
1983年Frimberger[1]首先提出用螺旋状自扩式金属内支架(expandable metallic stent,EMS)治疗食管恶性狭窄.但该技术被临床广泛采用是在1990年Domschke[2]等使用网织状EMS成
阐述了一个高性能医学资源库系统的构造过程。利用本体技术实现了医学影像领域相关词汇的统一,弥补了原始数据信息和用户查询信息间、医学文本信息和医学影像信息间、资源库系
为了解决低品位硼镁石矿的合理利用问题,首次以硅铝合金为还原剂,应用真空热法还原原理将煅烧后矿石中的游离氧化镁还原为金属镁.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还原条件为:还原温度1
根据核酸扩增基因芯片杂交检测的原理设计了一个能够集扩增、杂交、检测于一体的新型检测仪的主体结构.利用大型仿真软件ADAMS对检测仪的主体机器人虚拟样机进行了运动学仿真,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支持向量机(SVM)在数字图像中定位文本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并在低频概貌和高频能量空间应用SVM提取文本的纹理特征,由SVM来决定当前的像素是文本类还是非文本类.因为SVM的分类结果可能存在噪声或错误,用形态学去噪和计算纹理能量的方法对SVM的分类结果进行后处理.小波变换和SVM的结合,不仅降低了输入空间样本的数量,而且利用了SVM适合于高维空间工作的特点,提高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