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在变化中留住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在变,生存方式也在变,“乡愁”的表述愈加紧迫。于是,“乡愁”留住,不在变化中失离才是最关键的。
  留住“故乡”
  关于乡愁,有太多的注释可以溶解这两个字的含义。归根到底这是一个历史寻踪,人文寻踪,情感寻踪的问题。地理意义上的乡愁无论何时都是一个背景。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感慨在潜意识里一定离不开地理与地标上的形式面貌。在这个基础上,在自然经济时代,地貌生态的基础上,每一个故乡人在他最初的生命印记都是在这个舞台上镌刻出来的。故乡经历的每个时代的特定人物、特定事件,甚至一颗特定意义的树木、老磨坊,乡村的地理格局、房屋建筑的特殊位置与式样都会成为构成“乡愁”的原素。
  然而,现如今提到的“乡愁”完全作为一个涉及农村关于乡土文化特定含义的词汇。这里面有两个背景关联影响到乡村文化的存在状态,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两个背景关联都是由经济变革的规模和方式决定的。一个是由房地产带动的城市经济改变和侵吞了原有的经济生态和文化生态;另一个是,绝大多数农村陷于文化的断代,空壳化(村落荒芜或只有建筑没有人气)。由于农村人口两代人进城务工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经济模式。他们要么以在城里工作的收入在乡上建了新房,要么举家迁到了城里。
  这个背景和条件下的“乡愁”完全突破了人们情感上的定义。“鄉愁”对于这些从故乡的土地上出走的人是一个印记很深的符号,在这个符号里包含着过往的情感,生存状态的尴尬,城市消费文化与传统乡土文化的对抗。在这种无奈的选择下,乡土文化被拆离得支离破碎。大城化的模仿吸掉了由农业经济决定的乡土文化的承续基础。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县城的立体经济模式直接吸走了乡镇的文化活力。这样的局面,在我们重新回顾留住“乡愁”的主题时,不能不首先看到“乡愁”不仅仅是离开农村、农业、农民,传统文化由乡村有序传承的情感与情绪问题。他首先是经济形式转变的问题,其次,才是固有的乡村文化如何保留的问题。时代在变,生存方式也在变,“乡愁”的表述愈加紧迫。于是,“乡愁”留住,不在变化中失离才是最关键的。
  守住乡镇文化
  古今居住地的变迁无不受到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规模决定。一座城市的基础由贸易和交换中心的经济作用奠定起来。大规模的农村地区那些原住民以经营农业为主要活动,居住方式和文化特色依出生地决定。一方面依靠地理特色选择构建房屋、街道、桥梁、公共设施和文化设施。另一方面受历史文化的影响延续与发展。普遍来说,全国大部分乡镇除了人为地拆毁,两百年的面貌基本上保持稳定。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还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活动。这样,稳定有序的农业经营活动同时也保证了乡镇特色的延续。但连续三十年的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改革产生的大城市化,除了快速地改变了城市本身的文化特征,城市中以实用为目的的建筑功能几乎没有考虑城市历史的文化传承和美学特色,从而使文化城市迅速消失。在这同时,庞大规模的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吸纳了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新一代农民不再把生存的重心放在故乡农村。这无疑使基于稳定的经济模式构成下的村镇文化遭遇突然的阉割。另一方面,城市经济的激烈竞争,使文化价值的注意力被实用主义与利润的目标方向所覆盖。从近三十年的结果看,经济发展对于文化与审美的边缘化所构成的破坏值得引起注意。尤其是特色小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将要登场的主题要看到新经济和新经济规模的发展落脚点一定是巩固绿色生态、特有文化、特色审美。没有这个明确的指向,单纯为构成一个以乡镇为单位的特色经济,结果往往会拷贝前期城市经济对特有城市文化的侵害模式。从长远来讲,这样的经济得不偿失。从一些已经发现的所谓特色小镇经济的样式看显然亦在重复唯经济发展的老路。像过去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在讨论乡镇特色时尤其首先突出的就是特色经济内容,一般疏忽有关生态、文化内涵、审美特色上的乡镇表述。那些地区有些乡镇本来就是为大城市分散加工工业产品的工业区构成,乡镇特色早已消失,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在谈论发展小镇特色经济无疑只能推动这些小镇向更大规模化城市经济上发展,使残存的乡镇文化彻底毁灭。相反,有些并不是发达的地区恰恰保留了原生态的乡村文化的主体部分。虽然看上去有些落后、冷寂、寒酸。
  让乡镇的生态、文化、经济和谐统一
  在构建特色小镇、绿色乡村、温馨家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这样认识问题:如果,前几十年不顾一切发展经济是为了在现代化工业补回动乱年代丢弃的时光,赶上现代发达的经济体。为此,交了生态的学费,建立在历史基础上的城市特色文化遭遇了破坏。现在,发达的经济必须要反哺前段经济发展造成的生态与文化损害。固然,我们已经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我们及时地止住了这个不健康的步伐。好在中国的地域辽阔,文化沉积的历史丰厚。
  我清楚的记得在一次有关绿色休闲产业研讨会上,一位老作家指出:“人类的发展结果就是为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休闲。”
  这话极有道理。作为人的存在,他的生命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劳动从而换取交换资本。如果那样的话只不过是一种生物意义上的存在。所以,一个关系决定了人的经济活动的高级阶段是为了创造出体现其精神活动的文化。从人类整体和社会发展的概念上看人类的经济发展除了满足自身的消费需要,终极目的是体现文化与审美趣味的结果。这种精神归宿就构成了人类文明史。
  比如,我们如果有机会到山西的古城平遥,那里对于古城文化的整体保护几乎是一个奇迹。也只有这么一个完整文化古城才能围绕着诉述古代社会的诸方面从而围绕这个文化规模展开旅游经济。其他地方如果能够保留下来也只是残缺的一段,但这足以叹为珍贵。
  当特色小镇初热开始时,急需提醒的是官员和经济行家们在自然走在舞台前面这一刻别忘了优先考虑保护住绿色自然的生态关系,传统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构成文化。建设强化这种乡镇特色,使之焕发青春活力这才会留住“乡愁”。经济特色的设计只能向文化特色融合统一。反之,“乡愁”危也。
  在这样一个顺序中,安排绿色生态,特有文化,特色审美,特色经济的和谐统一。
其他文献
高中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考试纲也明确提出对考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测试目标,高考试题也逐步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因
向量具有一套优良的运算体系,高中新编数学教材引入向量以后,中学数学中的一些重要结论可以采用向量的方法简单地给予证明. The vector has a set of excellent operation s
印度研制成一种日产沼气2米~3的农村家用沼气池的钢丝网水泥集气罐。该罐是由一节圆柱形管段和一个球拱形顶盖构成的,使用时倒扣在沼气池内的稀浆上,倚靠罐的自重,可对沼气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大量的文学作品被添加到中学的语文课本中,而对文学作品的剖析等也在中学考试的试卷中频频出现。则文学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一、工程简况我厅在某地施工半地下式洞库36栋。该洞库系一个半圆形全装配钢筋混凝土三铰拱结构(图1),跨度13.2米。一个库有7节间,间距4.5米。拱矢净高4.65米,拱正断面为700
计划和组织研究与开发质量质量不会凭空诞生,实际上恰恰相反;为了提高质量,了解文化差异、企业设施、组织结构以及开发技能中哪些因素会对开发质量起促进作用,哪些起抑制作用
长线法生产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台座,一般为普通混凝土平板式,下部做夯石垫层,宽约4~5米,长70~100米。由于其长度大,混凝土又处于露天环境,除了混凝土本身的凝结收缩外,还有温
1949年春,太原被解放军包围已半年了,城内粮源被切断,尽管南京方面每天派美国航空队出动80架次飞机空运粮食,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而且武宿机场已被解放军占领,只能在太原
为促进农房建筑迅速发展和改变农房施工落后面貌,国家建材局苏州水泥制品研究所设计,并与无锡县冷作厂联合研制成功一台 JD—I 型4吨米农房简易吊车。该吊车已于今年元月通
作文是高考中的半壁江山,不容忽视。要想成功地写好作文,首先必须打造文章的第一道风景——凤头;而明确凤头的重要性及标准,以及注重方法的应用,是迅速、有效提高作文分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