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观察及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6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对血管的刺激性小,能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持续保留静脉通道,又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而且可以随时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更方便及时用药及抢救等,特别是危、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从而大大提高了抢救救治成功率。我科是急诊科,危、急、重症患者较多。自2006年至今对使用留置针的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6-179-1
  
  1资料:
  
  自2006年至今的数百名病例。
  
  2穿刺方法:
  
  2.1材料准备:
  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可来福接头、贴膜、输液器等。
  2.2穿刺过程:
  首先向患者讲解留置针的使用目的、注意事项、优点及缺点的比较,以取得患者的合作;其次,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型号合适的留置针,选用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血管。穿刺前先将输液器空气排至过滤器,检查并打开留置针,然后将输液器针头直接插入留置针肝素帽内,再次排尽空气。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操作者右手持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刺入皮下血管内,见回血后压低角度(约5°~15°)再进0.2cm,左手退出针芯少许,右手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要边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这样避免了针芯触及血管壁,外套管对针芯有支撑作用,可顺利通过皮肤,提高穿刺成功率)然后松开止血带,用贴膜固定,并标明穿刺日期。
  
  3临床应用:
  
  3.1进行输液治疗,减少穿刺次数,保护血管,保持静脉通畅,持续给药,间歇给药,多静脉给药。
  3.2留置针取血:在急诊科,所有的病人均需要抽血做化验,留置针穿刺成功后,接上采血针(软接式),按化验的需要准备好真空才血管,采血后再接上输液裝置。
  3.3输液结束可接上可来福接头,不用肝素封管。
  
  4封管技术:
  
  封管是留置针成功的关键,封管液浓度配置合理,封管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4.1封管液的选择留置针封管液主要有稀释的肝素钠盐水及生理盐水,目前认为肝素钠盐水优于生理盐水。肝素钠盐水封管液的配置方法是:用0.9%的生理盐水250ml联合肝素钠1.25U。
  4.2封管方法输液完毕,用注射器抽取肝素钠配制液3ml,常规消毒肝素帽,将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3mm~5mm,缓慢推注,边推边退,推注2mm~2.5mm,余0.5mm~1mm即全部拔出针头,完成封管。封管后再启用时必须先抽回血,见回血后才能接上补液,不可用注射器用力将血凝块推入血管内,以免发生堵塞。
  
  5留置针的观察及护理:
  
  5.1向患者讲述在留置针使用期间,翻身、活动时要注意保护好留置针,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防止脱出、污染或液体渗漏等。
  5.2操作技术要熟练,穿刺前检查好套管针,正确选择血管,输液器每日更换1次。每次注药、输液应严格无菌操作,液体滴完后要及时封管,并关好留置针小调节夹,以防引起空气栓塞,并用胶布固定好。封管液只能当天配制使用,封管注射器1人1具。
  5.3留置套管针时,每周更换透明敷料2次,同时进行皮肤消毒,由内向外作圆周状消毒,保持足够的消毒时间,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发现穿刺针眼处如有渗血、渗液时,应该立即重新消毒,更换敷贴。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针眼处红肿,局部有渗液,患者如诉穿刺处发痒等不适应立即拔除。拔管后应用干棉签压迫5min,无出血后方可离去。
  5.4封管后注意观察管腔内有无回血,若有回血且量较多者,可用注入生理盐水10ml,再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以免管腔阻塞。
  5.5留置针放置时间最好不超过7d,以防药液长期刺激血管造成静脉炎。若出现穿刺部位红、肿、热、痛则表示有静脉炎发生,应立即拔出留置针,并给予50%硫酸镁持续热敷24h~36h,局部涂抗生素软膏。
  5.6封管的技术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封管过程中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推注封管液剩0.5ml后,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避免了血液返流,凝固阻塞针头。留置针的小开关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针延长管的起始部,这样就不致使血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针内,避免凝血堵管。输液过程中液体输入不畅时,应用注射管抽取肝素封管液2~3ml连接输液,回抽凝血块,切勿直接推入或用力挤压输液管,以防小凝血块挤入血循环而发生栓塞。
  
  6效果评价:
  
  患者使用留置针,取得了优于静脉切开及一般输液的满意效果,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反映良好。
  
  7护理体会:
  
  在我科,有多种危、急、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留置针的使用为抢救及治疗赢得了时间,提供了方便,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为那些使用血管扩张药物的病人减少了因连续输液带来的反复穿刺的痛苦,是药物能持续定量的进入患者体内,保证了给药的精准、血药浓度的稳定,使患者的生命体征得到稳定控制。
  在使用留置针期间,首先护士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
  其次做好健康宣教置管前护士应讲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告知患者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等,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穿刺点以无菌敷贴覆盖,牢固固定套管针,输液管长短适宜。正确封管。加强巡视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可减少普遍头皮针反复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降低对浅表静脉的损伤,可减少输液意外感染的机率。静脉留置针可使患者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且能够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静脉留置针为一次性产品,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既安全又可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所以留置针的使用可普及到各个科室。
其他文献
心境是比较微弱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除生物致病因素和理化致病因素外,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和信息的改变也会通过心理活动使人产生消极心境导致身心疾病.做为临床护理工作者,不仅要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互相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应了解和掌握患者的性格、气质及其对社会、环境、家庭的心里情绪反映。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对胆囊类疾病患者临床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工作体会。方法:采集本科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住院的112例胆囊疾病患者的手术及恢复情况进行临床监测及综合调查和分析。结果:本文中11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全组手术均获成功。患者术中失血量为10~30ml;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4~9d,无患者发生书中胆道损伤,无术后腹腔出血、漏胆、次口感染等情况发生。结论:MC术方式简便、安全、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但目前唐山市水利的投入跟不上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积极探索水利投资融资的新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对我院西医门诊治疗82例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进行跟踪观察和历年的治疗体会进行总结。结果:经过2个月一3年的治疗,大部分患者病情稳定,血压呈下降趋势,糖尿病病症减缓,极少数患者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
防渗墙施工中.造孔偏斜是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孔斜过大会造成相邻槽孔搭接不上.致使墙体不连续。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174—96)(下称“96墙规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四肢骨关节中居首位的骨关节炎。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膝关节炎在骨科门诊中常见且治疗棘手,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服用消炎镇痛药物及关节腔内注射类固醇药物,但这些治疗一般只能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且副作用大。对关节炎的病理改变无明显地改善,只能起到暂时缓解作用。我院自2000年起开始采用挑治疗法对该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摘要】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52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分为三组:药物组(12例),手术组(30例),手术药组(20例)。采用三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并与治疗前后都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抽取腹腔液,血清测定其CAl25水平,观察其治疗效果的情况。结论:手术组(30例),手术药组(20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0%.95%,明显高于药物组(12例)总有效率50%。
目的:为了了解本校在校生"网瘾"有关情况。调查对象:伊宁卫校在校生280人。方法:利用美国Kimberly Young博士提出的八个判断网络成瘾问题并结合我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5年调查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从1999~2008年我院出院患者全部病历中,随机抽取应用地高辛的老年患者的出院病历300份。其中,男性148人,女性152人,年龄范围60~94岁。统计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口服药物应用情况、合并用药及血药浓度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