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学生观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m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由试点实验阶段走向全面推广阶段。深入理解和阐释语文新课程学生观的主要思想,是有效落实语文新课程理念、促进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本文试图借鉴现有的宏观学生观的研究成果,对语文新课程学生观的主要思想作出系统阐释,分析语文新课程学生观提出的现实背景和理论依据,并进一步探讨语文新课程学生观的实践意义即对语文教育实践的指导和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学生观;语文教学
  引 言
  所谓学生观,是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作为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应该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成功的教育必须以对学生的正确认识为前提,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必要前提。
  一、语文新课程学生发展观
  (一)立足学生发展的终身性,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人的可持续发展,既包括人在发展时间上的可持续性,又包括人的精神世界的可拓展性:既包括人的生存能力的发展,又包括人的精神世界的建构。作为“人”的教育的语文教育,在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丰富学生的生命内涵、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方面承担着更多、更重要的职责。
  (二)增强学生发展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1.学生是知识的自主建构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学习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手中。应试教育下,学生被看作是消极接受知识的对象,学生应有的学习主动权被剥夺,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只是教师意志的被动服从者。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的落实,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被压抑,这是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为学生意志、情感和认知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切实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和新异见解。
  2.学生是能动的创造者
  创造性是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最高形式。人的创造性从其本质来讲是源于生命自身的,创造性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生命冲动。“生命就是运动,不间断的运动。但生命比单纯的持续运动更为丰富。生命乃是在此基础上不断产生新内容的创造性运动。生命的基本特点就是创造性。因为生命富有创造性的特点,它是不断喷涌的源泉,是始终产生新形态的力量所在。”人的生命拒绝重复,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生生不息的绵延之流和过程,生命存在的本质就在于突破既定、现实、有限,在于不断的发展、开拓、创新、生成。人永远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现实生活和生命存在,总是在不断地超越现实、追求永恒的过程中实现新生。生命的创造性使人生的意义不断增大。
  (三)实现学生发展的个性化,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理解学生生命的独特性
  社会是由每一个不同的个体组成的,每一个个体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的细胞。而每一个个体又都是有自己独特个性的,这种独特个性正是生命存在的理由和根据。“每个人之间有所不同,即都有其自我独特性,具有不可重复和不可取代的唯一性,这种自我独特性或唯一性是每个人得以存在的根据和理由,因而也是每个人有其个人价值的理由和根据。人在发展中必然存在差异。
  2.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
  不同的人阅读同一作品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同是一部《红楼梦》,有的人读出了痴情男女的爱恨缠绵,有的人读出了社会历史的兴衰变迁;有人感慨官宦世家的穷奢极欲,有人叹惋富贵名利的过眼云烟。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对文本产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过程,阅读教学就应该是学生展现个性的舞台,阅读教学的过程就应该是学生独特感受和体验得到充分尊重和珍视的过程。
  二、语文新课程学生角色观
  (一)学生作为言语活动的实践者
  实践是人之为人的最根本活动,是人之本性产生的根源。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良好语文素养的基础,语文教学必须明确学生是言语活动的实践者,必须让学生在对话过程中获得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的机会。
  (二)学生作为平等交流的对话者
  长期以来,“知识中心说”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统治地位。“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这些观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被长期实践着。教学中,教师研究教材的内容及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并按一定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教学过程就是由教材向教师再向学生的单向知识传递过程。
  三、结语
  早在古罗马时期的普罗塔克就曾说过:“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语文教育要点燃这颗生命的火种,必须真正将学生视为在语言中栖息、在文化中浸润的鲜活的生命存在,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引领学生走向个体生命的不断丰富和完善。让语文进入生命,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格内涵,使学生认识生命的美丽与宝贵,从而探索生命的方向与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与品味,使生命变得更有力量、更有意义、更加美好,这熔铸着语文教育对生命的诗情守望。
  参考文献:
  [1]叶本茂.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06:22.
  [2]冯海英.现代学生观指导下的中学语文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11:73-74.
  [3]陈佰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及其转变研究[J].亚太教育,2015,35:205+204.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对的课题之一。学生初中阶段思想品德的培养至关重要,所以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也尤为重要。学生的政治合格离不开学校德育工作,离不开耐心细致的学生思想工作,离不开对学生道德情操的长期培养。教育的兴衰,其发端和归宿都将突出地表现在对青少年的德育方面,学生思想品质的优劣,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地方教育事业乃至国家教育事业的成败。中学思想政治课重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
期刊
信息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宽,形式更多元。因此现在的语文课堂,应该更加具有人文关怀和趣味性,迎合时代和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更加主动的从课堂中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而传统的基于考试的课堂往往会为了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干货”,而忽略了导入的重要性。  国外学者认为,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动机和注意,使学生很快进入到学习情境中,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设良好的背景和基调,使学生
期刊
【摘要】:近年来,选秀节目、综艺节目多种多样,流行音乐文化伴随着各类节目的发展,流行音乐在现代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当中的越来越有分量。当下的中学音乐教育被重视度不高,音乐课堂活跃度不高,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老师教授的音乐内容不是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内容。流行音乐进入课堂就是改善这一现象的重要途径。本文将讲述,流行音乐进入课堂的重要性。  【关键词】:流行音乐;中学;音乐教育  一、流行音乐引入课堂的对中
期刊
【摘要】:情感因素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认知效率及认知程度有着必然联系,上世纪六十年代后,人文主义心理学逐渐在教育领域得到渗透,语言学习过程中对于情感因素的关注引起了国外学者的高度重视。英语课程学习除了立足于对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灌输之外,还应当突出学生情感态度培养的必要性,这对于英语教学质量而言是不可缺少的支撑。本文分析了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与中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联系,从教学实践分析了这一“
期刊
【摘要】:学生文言文背诵一直是个难题,教师不能让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应该引导学生探讨出背诵的方法与技巧,如理清文章的脉络和写作思路,在脑海里形成直观图像,背诵起来就可以事半功倍。  【关键词】:文言文;背诵;教学  许多学生一直觉得文言文背诵是个难题,但是语文教材中文言文背诵篇目却又占了很大的比例。学生学习任务重,用于背诵的时间很少,但需背诵的篇目却很多,且大都集中于一个单元。怎样才能加强记忆,取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特点和教学现状,对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学生积极情感培养策略、方案等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希望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相应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培养;积极情感;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群体逐渐对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重视起来,作为高中英语教师,需要重视诸多课堂问题和学生情感问题,之后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潜在英语学习动力
期刊
【摘要】:21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要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重点是要有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承担着艰巨使命。怎样培养学生在各学科内的创造力,是小学教育当前应重点解决的问题。本论文将讨论此问题并找出其解决方案。  【关键词】:小学生;现代教育;创造力;培养  一、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对于创造力的
期刊
【摘要】:为了更好的实行爵士鼓的教育,分别选取了两首作品来表达。西方歌曲《爵士》,该曲的歌曲的特点:节奏轻快明朗,融合着萨克斯的旋律,给人一种置身云端的跳跃感。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歌曲旋律贴近大众生活:音乐轻快奔放:情感活泼且真挚。歌曲《solo》,该曲的特点为随性随意,小结自定,节拍自拟,完全凭借鼓手的创造性思维去演奏,将鼓手的演奏技巧和音乐感觉相结合起来,演奏出专属的乐曲。每一段solo
期刊
【摘要】:听,是人们对口头信息的接受,经过大脑加工之后的理解。对中学生来说,听力是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居于首要地位。听力理解能力应该是中学英语教学首先培养的能力。中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口语和读写能力的发展,为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学英语听力;失误原因;练习策略  一、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因素  (一)生词多,学生听不懂  有些中学生词汇量达
期刊
【摘要】:大学英语是大学学习的一门重要科目,学好大学英语可以给未来社会工作带来很大帮助。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交流的语言之一,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听、说、读和写作英语的能力,才是适应社会发展高素质人才的标准之一。这就需要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笔者旨在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大学英语教学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策略的研究。  【关键词】:大学英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