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纵横》: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性能和路线上,电池起着怎么角色?
杨裕生:一是技术要素。电池、电控、电机以及车体是电动汽车发展的技术要素。从技术基础和技术难度上看,电池压力很大。目前,我国电控技术进步较快。电机方面,能量转换效率高,但比功率需要进一步提高。车体设计没有问题,燃油车的设计、生产技术可完全移植。我认为,目前国家应制定正确的电池发展计划,且投入充足的经费支持动力电池技术研究和相关产业链完善。
二是性能要素。在节能减排方面,纯电动车最好,不使用汽油,完全零排放,但还不能远行;在消费市场方面,汽车消费有不同的层次需求,应首先考虑广大群众的消费水平,不能将目光只盯在居少数的高端消费者;在使用方面,汽车的使用越方便越好,如安全、充电方便、耐用、省钱等方面,动力汽车才会有生命力。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心脏,电动汽车性能主要取决于电池。
三是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路线。其实质是动力电池的发展路线和使用策略。我建议,国家要制定动力电池的发展计划,循序渐进,做好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全面考虑各种动力电池性能,突出重点品种;分清远近,指标分段提高。电动汽车发展路线的核心问题是用好各阶段的各种电池。
《汽车纵横》:电池为什么总是被动跟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杨裕生:十多年来,电动汽车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目前要认准路线,以利再战。回顾过往,我国先是跟着布什走,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经费最多,动力电池与燃料电池位置颠倒,错误判断远近。接着,以燃油车性能为模板,高补贴纯电动车。后来,纯电动车频繁出现安全问题,有些人就认为纯电动车技术尚不成熟,应以较成熟的混合电动力主要车种,还要跟着日本发展全混合电动车,总在走弯路。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一直是重视整车,轻视电池,研发经费投入位置颠倒;对电池技术的难度认识不足,研究投入少,过于急功近利地大做整车,类似“大跃进”式的“献礼”;片面追求电池的“先进性”,拒用甚至打压铅酸电池。结果是,群众欢迎的车不让生产、不给上牌照,鼓励生产的车即使给很高的补贴也不受群众欢迎。
必须承认,动力电池是电动车的核心零部件,它决定电动车的发展路线和运行模式。发展电动汽车中,应该优先解决电池问题;应以市场为导向,量电池之力而行;应以低速短程小型纯电动汽车为突破口,中、大型电动汽车应采用节油率大于50%的增程式。
杨裕生:一是技术要素。电池、电控、电机以及车体是电动汽车发展的技术要素。从技术基础和技术难度上看,电池压力很大。目前,我国电控技术进步较快。电机方面,能量转换效率高,但比功率需要进一步提高。车体设计没有问题,燃油车的设计、生产技术可完全移植。我认为,目前国家应制定正确的电池发展计划,且投入充足的经费支持动力电池技术研究和相关产业链完善。
二是性能要素。在节能减排方面,纯电动车最好,不使用汽油,完全零排放,但还不能远行;在消费市场方面,汽车消费有不同的层次需求,应首先考虑广大群众的消费水平,不能将目光只盯在居少数的高端消费者;在使用方面,汽车的使用越方便越好,如安全、充电方便、耐用、省钱等方面,动力汽车才会有生命力。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心脏,电动汽车性能主要取决于电池。
三是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路线。其实质是动力电池的发展路线和使用策略。我建议,国家要制定动力电池的发展计划,循序渐进,做好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全面考虑各种动力电池性能,突出重点品种;分清远近,指标分段提高。电动汽车发展路线的核心问题是用好各阶段的各种电池。
《汽车纵横》:电池为什么总是被动跟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杨裕生:十多年来,电动汽车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目前要认准路线,以利再战。回顾过往,我国先是跟着布什走,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经费最多,动力电池与燃料电池位置颠倒,错误判断远近。接着,以燃油车性能为模板,高补贴纯电动车。后来,纯电动车频繁出现安全问题,有些人就认为纯电动车技术尚不成熟,应以较成熟的混合电动力主要车种,还要跟着日本发展全混合电动车,总在走弯路。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一直是重视整车,轻视电池,研发经费投入位置颠倒;对电池技术的难度认识不足,研究投入少,过于急功近利地大做整车,类似“大跃进”式的“献礼”;片面追求电池的“先进性”,拒用甚至打压铅酸电池。结果是,群众欢迎的车不让生产、不给上牌照,鼓励生产的车即使给很高的补贴也不受群众欢迎。
必须承认,动力电池是电动车的核心零部件,它决定电动车的发展路线和运行模式。发展电动汽车中,应该优先解决电池问题;应以市场为导向,量电池之力而行;应以低速短程小型纯电动汽车为突破口,中、大型电动汽车应采用节油率大于50%的增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