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世贸报告:世贸区域化迅猛发展

来源 :WTO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jing0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月十八日,世界贸易组织发布年度报告《2013年世界贸易报告》,剖析1980—2011的世界贸易发展状况。30年来,世界贸易增长速度两倍于世界生产发展速度,贸易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发展中国家异军突起,成为世界贸易发展最为活跃的因素。发展中国家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54%提升到2011年的47%。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通过南南贸易实现其世界贸易份额的突破性增长。1980年,中国占世界出口总额的1%,2011年猛增到11%,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
  报告指出,世界贸易变得越来越区域化,在亚洲,1990年区域内出口占42%,2011年上升为52%,同期北美区域内出口由41%上升为56%。报告没有深究区域内贸易发展的原因,但显然其与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迅猛发展有关。
  到目前为止,向世贸秘书处通报的区域性自贸协定有546个,其中已生效的有;354个,这对世贸组织是个严峻的挑战。
  快速发展的全球化和全球产业链为各国提供了公平竞争、互利共赢的机会,同时也会产生更多的竞争者,对传统的主导者产生压力,改变现存的国际竞争格局,也可能会加深富足社会的贫富差距。这可能就是富足社会存在反全球化、反对国际贸易,更准确地讲,是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时代背景。
  报告的结论部分对当前世界贸易现状作了五点概述。(1)过去三十年来,国际贸易增速远高于生产增速,国际产业链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2)最近几年,全球市场出现了新主角如中国、印度、泰国等,使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贸易份额猛增,尤其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5)发展中国家出口更加多样化,不再单靠出口少数专业产品;(4)发展中国家区域内贸易更加盛行,这同中国进出口贸易跃升有关,这必然会推动亚洲区域内贸易的增长,但真正的推动者是占支配地位的全球性大企业;(5)生产任务分割趋势的加强要求建立新的统计制度以准确反映贸易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
  最终结论是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必然会继续,它们之间的贸易必然增加,开放和具有活力的贸易环境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利。尽管存在贸易区域化,但多边贸易体系不大可能失去其重要性,相反还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贸易不单取决于贸易政策本身,还有许多不属世贸组织职权范围,却对构建未来贸易发展格局产生重要影响的其他因素。为此,报告提出需要深入研究构筑未来世界贸易格局的六大要素:(1)人口结构;(2)投资;(3)技术进步;(4)能源/天然资源;(5)运输;(6)机构。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目前遇到一些制约因素,前途如何?是昙花一现?还是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由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或许这份报告提供的资料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编辑 赵丽芳
其他文献
具有独特文化背景的内地西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学习动机缺失现象,文章以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内地西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的主要原因及现状,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只有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语言文字上的差异、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以及文化背景上的差异,汉语中的习惯思维表达方式不自觉影响到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形成了语言上的负迁移现象。本文基
利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剖析了英语听力测试和教学中的典型例子。研究结果表明:信息迁移是以测试点(或练习点)为基准的。其测试点信息迁移在直观手段里通常有两种方式:缺省或出现。缺
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今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通过对高一新生学习情况的调查,阐述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的必要性、可教性,分析了培养学生
国际上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多达上百种,强调的重点各不相同。但是,随着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26000在2010年11月1日的全球发布,国际上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已经渐趋一致。国家电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