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冷处理”成为班级管理的常态

来源 :中小学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o7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分析了“热处理”班级问题的不良后果,阐述了“冷处理”的意义和原则,再对“冷处理”进行跟进辅助,从而形成“冷处理”班级问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热处理;冷处理;班级管理常态
  及时性是处理班级问题的一项原则,有助于将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让其难以形成气候。对于一些突发性问题,当头棒喝,让学生不敢触碰班级管理的底线和红线,效果显著。但如果事事皆进行“热处理”,只想快速解决问题,采用强硬高压,往往会让事情变得复杂和严重,一方面事情并没有朝预期的方向发展,而且出现了反弹,弄得自己身心疲惫;另一方面,师生之间产生了隔阂和障碍。而此时如果采取“冷处理”,则能够有效地化解问题。
  “冷处理”原指冶炼钢铁过程中的一道工序——淬火,引申到班级管理中,是指班主任冷静地处理敏感问题,钝化矛盾,推后教育时机。与“冷处理”对应的是“热处理”。
  学校的教育,本质上是养成教育,学校、年级、班级都是良好的育人环境,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班级管理不存在“快刀斩乱麻”、一劳永逸的事情。“冷处理”班级突发性、敏感性问题,以冷制热,以静制动,采取“润物细无声”的处理方式,让班级管理充满智慧和温情。
  一、“热处理”的不良后果
  班主任如果只关注问题解决的本身,而忽略解决问题的教育价值,就会把学生当成管理的对象,而将自己定位为“警察”“消防员”角色,“热处理”突发性问题仅仅是为了息事宁人,那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必然会留下诸多问题隐患。
  1.“热处理”时方法效果欠妥
  一些班主任在处理突发性问题时不够冷静,感情用事,甚至主观臆断、怒从口出,原本较为融洽的师生关系也开始变得紧张,学生消极对立,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班主任如果只想快速解决问题,往往就会参考以前的做法和经验。但每一届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学生个体也千差万别,如果只是简单地照搬而缺少针对性,则有刻舟求剑之嫌。
  2.“热处理”容易出现反弹
  一些学生犯错后往往慑于班主任的威严,应付了事,表面上看似解决了问题,但学生并没有在思想上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一旦条件具备,又会“故技重犯”。此时,班主任再解决此类问题,往往会束手无策,感叹教育管理的无助和无奈。因此,简单、草率地解决问题,通常会给后续管理埋下隐患。所以,不能追求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效率,而应该注重解决问题的质量和效益。
  比如,有些班主任动辄便罚:罚抄书、罚站、罚扫地等。刚开始这种办法还能奏效,但有些学生“犯事”多了,惩罚多了,索性就“破罐子破摔”,不再配合了。“罚”在特定场合中能够奏效,可以起到一定警示作用,但如果动辄便罚,就会使育人的初衷变得扭曲,甚至违背教育规律。高压之下,班主任在学生心中树立的不是威信,而是简单粗暴,而且一旦放松,班集体就可能每况愈下。
  二、“冷处理”的意义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班主任以解决突发性问题为教育契机,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冷处理”方法解决问题,有以下三个意义。
  1.有利于平复学生的情绪
  当事情发生后,学生容易沉浸在问题中不能自拔,觉得满世界都是自己的问题,就会带着情绪对待问题,这种先入为主的定式,很容易进入认死理的怪圈,一时半会转不过来。因此,要让学生走出死理怪圈,首先要让他冷静下来,反思自身的原因和过错,这样才能够为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班主任一句“你先想一想,等會再处理”,往后拖一拖,让情绪静一静,学生的心态就会慢慢走向平和。当然,也可以借助于日常的生活和学习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让他慢慢冷静下来,这样,学生就会多一些理性,此时再引导学生反思自身、检讨过错,就会事半功倍。
  2.有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好办法
  由于观点、利益和诉求不同,学生在校期间与同学、老师之间出现小争执、小摩擦,在所难免,这也是他们成长的必修课。当学生出现了问题以后,班主任首先要冷静下来,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根源,并参考和借鉴他人的成熟做法,或者把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商讨,这样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比如,一位学生下课后匆忙外出,把另一位同学的书碰落在地,为此双方出言不逊,还大打出手。班主任弄清楚事情的缘由后,给这两位打架的同学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对打架一事各写一份说明,题目是“野蛮与文明”,要求分别按照野蛮和文明的方式解决问题,分析说明将会产生的结果。两位同学按时上交了作业,班主任检查以后,再让他们交换着看,看完以后,这两位同学不再怒目而视,而是相视而笑,很快就和好了。
  3.有助于学生自我教育
  一些看似“异常”的学生,其实自尊心很脆弱,更需要呵护和尊重。常规的说教、处罚,会让这些学生产生“抗药性”。班主任在面对这样的学生时,要低调处理,细心观察,贴心待之。真正的教育,就是协助学生学会反思自我、纠正自我和鞭策自我。事实上,学生都是有思想、有头脑的,他会从班主任不把这件事声张出去的低调处理中,体会到班主任是为了给自己面子,是为了给自己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当学生体谅到了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后,转变改进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冷处理”的原则
  首先深度分析产生突发性问题的必然性和逻辑关联,剖析解决问题的教育意义和价值;然后设计一整套系统教育思路和方案,并进行评估;最后拟定具体的教育时机、步骤和参与人员等,便是“冷处理”的原则。
  1.把教育学生作为首要任务
  当前,许多学校都是通过对班级量化考核来评价班主任的工作,如果班主任把这些看得太重,就会对学生期望过高,影响对犯错误学生的理解与宽容,尤其是对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难以容忍,甚至厌烦。同时,如果仅仅考虑到班级的量化评比,往往会采用短期行为,把问题暂时压住,表象上解决了问题,但过一段时间,同样问题又会出现,或者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因此,班主任要把教育学生放在首要位置,以出现的问题为教育契机,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完成思想的转变。   班主任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处理问题的质量。因此,班主任要有长者的风范、智者的修养,理性地分析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良方,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
  2.根据学生的述说进行疏导
  在处理学生对抗行为时,一些班主任通常采用说教的方法,给学生摆事实、讲道理,但反复说教的方法非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导致学生满不在乎、无动于衷,甚至反感。
  班主任可以换一种方式,自己少说,多倾听学生述说,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述说的过程,既是宣泄情绪的过程,也是梳理思绪的过程,更是反思自我的过程。班主任耐心地倾听并注意观察学生,窥探学生的心思,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对抗原委。根据学生的叙述,伺机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和不良思想进行疏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和集体带来的危害,以及对自己形象的负面影响,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班主任是在为自己考虑,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解决问题,这为学生进一步用实际行动去改正自己的错误行径打下了基础。
  3.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一些学生之所以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并非有心为之,而是自身认识的偏颇和缺失,总是从自身角度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从而产生矛盾或冲突。因此,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让他站在年级、班级、老师或同学的视角去考虑问题,就能够理解他人的苦衷和善意,这就为教育打开了缺口,也有助于学生以后履行应尽义务。
  换位思考的另一个主角就是老师,学生有时之所以“犯戒”,无非就是老师的要求过于“严苛”,“超出”了个别学生承受的能力,所以就触碰了“红线”。当班主任或科任教师从个别学生的视角再重新审视一些要求和规则时,就会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在执行时就会分层对待。当然,这不是无原则地当“老好人”,而是区别对待、分层管理。
  4.引导学生反思自身内因
  对于班级出现的问题,班主任不能简单地迁就于客观因素,而要引导学生分析个人原因,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自我反思、调整改进的良好习惯,也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学生只有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并能够反思自己的错误,才有可能在行为上改进自我。
  比如擦黑板,经常忘记擦黑板,是责任心的问题;而经常擦不干净,则是工作态度问题,是做事品质问题。再比如,在升旗仪式时要穿校服,表面上是个人着装的问题,实质上是思想认识问题。个人不穿校服,不仅影响了班级荣誉,也是对国旗的不尊重,对班级其他同学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5.和学生协商解决问题
  有些班主任一经发现学生违反规章制度,就要求学生写检查、做保证,或让学生公开检讨,或请家长到场。但这种做法效果并不理想,学生表面上屈从了,内心却并不服气,更不要说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了。
  要把学生当成解决问题的主体,和学生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步骤。当和学生交流如何去遵守规章制度时,他自然就会去思考规章制度的意义,当然也就有了自我反省的可能。和学生协商是一种姿态,也是教育管理的艺术。当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那份真诚和友善时,他既会紧密配合,也能积极主动。
  四、“冷处理”后的跟进措施
  对于班级出现的突发性问题,班主任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是偶然现象,而要进行深度分析,找出其必然的逻辑联系,因为即便不出现这个问题,也会出现那个问题。有了这样的认识高度,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利用班会课營造正能量的舆论导向
  班级的舆论氛围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要利用班会课,营造班级舆论导向正能量。班主任要准确抓住班级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侵蚀班集体的偶发事件,并以此为契机,开展相应的主题班会。主题班会不仅能够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或与此关联的问题,还可以解决可能出现的突发性问题。学生参与班会活动,既能够提升认识问题的深度和高度,也能够培养对班集体的情感和向心力。
  比如,以擦黑板为切入点的责任教育主题班会,可以设置四个议题:根据个人的理解说说什么是责任,列举几个班级中存在的不负责任的现象,分析产生不负责任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2.对犯错的学生要有耐心和关爱
  教育学生是一个长期反复、螺旋递进的过程,学校的教育本质上是养成教育,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情况,抓反复、反复抓,是班主任工作的常态。要充分认识个别学生身上劣习的顽固性,打消学生犯错就是和自己作对的念头,保持良好心态,要有耐心、有智慧地教育学生。
  对待犯错的学生,要进行人文关爱,不能因为犯了错误就实行“冷暴力”,要外冷内热、心有牵挂,关注他们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发现异常,及时跟进。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改进,借以培养终身发展能力。
  当然,“冷处理”并不适用于解决所有矛盾,班主任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冷热有异、冷热适度。一般来说,属于态度性问题,比如迟到、缺交作业等可以采用“热处理”;而对于具有一定“历史积淀”的突发性问题,则宜采用“冷处理”。“冷处理”是一门教育艺术,不仅能够化解问题,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有助于学生行为和思想的双重转变,为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丽云.班级管理中的“冷处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28):248-249.
  [2]王庆永.探究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大题小做冷处理”[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4):343.
  [3]楮红琴.“冷处理”带来的“热效应”[J].新课程·小学,2012(7):127.
  [4]王露华.班级管理中的教育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8(6):23-24.
  [5]朱洪秋.“三阶段四环节”主题班会育人模型及其操作流程[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20(1):24-26.
  吴庆生   广东省广州市玉岩中学高级教师。
其他文献
思政教育是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基石,是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将思政教育融入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是全新的教育模式。为培养德技双修的高技能人才,创新教学方法,将体育课的知识同思政教育元素相结合,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学生在体育实践的同时,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思政教育融入体育课堂的方式,既要贴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又要具有创新性和时效性。每学期第一节体育课、优秀运动员的事迹、课堂竞赛、技能教学过程等创新的路径,将体育课堂的育人效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融入体育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高职院校
教育背景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人民正在以各种形式迎接党的生日。现在小學生对党的了解,主要通过一些有关党的教育影片、教育图片等,远离他们的生活认知。为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怀,以可见、可触、可感的生活细节增强小学生对党的认知,走近并了解中国共产党,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传承红色基因,做好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感受在党领导下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期刊
[摘要] 小先生研习所是要把整个校园打造成智慧流淌、相互砥砺、共同研究的学习型社区,每个人都能展现出自己的智慧。幕府山庄小学通过重构学习空间、完善研习课程、开展研习活动、创新五色叶评价,进一步传承和创新“小先生制”,实现“人人都是小先生”的育人目标,形成鲜明独特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文化。  [关键词] 小先生研习所;研习空间;研习课程;童心励进;特色文化  一、内涵解读  小先生研习所中的小先生是对现
为进一步了解微胶囊化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SINPV)在宿主体内的侵染过程,以明胶/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为壁材,茶多酚为固化剂,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为芯材的病毒微胶囊,通过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对染病的斜纹夜蛾幼虫中肠、血淋巴及完整虫体的数个时间点所取样本进行病毒量检测,探究微胶囊化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其宿主幼虫体内不同组织中的增殖动态.结果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以雷锋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是对他一生所展现的精神状态、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的概括,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为指导形成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雷锋精神是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重要的精神补养,其易效仿性和易实践性决定了可传承性。雷锋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更是未来的,我们要将雷锋精神解读好、传播好、传承好,使其闪耀永恒光芒。
[摘要] 课程养德是班主任全面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纲领性文件精神的要求。本文试图从班主任在课程养德中的作用及班主任何以构建养德课程两方面论述新时代立德树人体系下的课程养德。  [关键词] 立德树人;课程养德;班主任  一、课程养德的内涵及其关系  课程养德是指围绕《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精神来设计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美好品德,要求班主任围绕“核心素养”展开课程改革研究,构建与之切合
[摘要]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骨干力量,是班级学生最重要的管理者,是任课教师工作最有效的协调者,是家长群体最紧密的组织者。班主任管理的优劣、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关系到学校的影响力。本文主要讨论通过选拔适合的班主任、搭建成长平台、创新班级管理、分享优秀案例,打造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成为校园最美的名片,从而促进学校全方位发展,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 最美名片;班主任定位;搭建平台;创新
历史文化资源必须创造性转化,这是当前很多地方的迫切诉求.历史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必须从扎实的准备与评估开始;以充分的创意和合适的投融资两轮驱动;以科学有效的管理与运营
[摘要] 新时期背景下,家校共育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研究者和学校都提出了很多家校合作模式与方法,但是许多家庭由于种种客观因素无法提供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及配合学校教育,因此家校共育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试图以名师指导与名师工作室的新任务为突破点,并基于笔者多年的德育工作实践,探讨指导家校共育的有效实践路线。  [关键词] 名师工作室;家校共育;有效;实践路径  家校共育,一般是指家庭与学校以育
[摘要] 家校共育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笔者从实践中总结了“懂、启、信、赏”四字要诀,四字联手,激活家长教子欲望,实现家校共育深度融合,构建和营造一个系统的、生态的育人环境,实现家校共育的真正实践意义。  [关键词] 家校共育;新生态;懂;启;信  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言而喻。笔者对多所学校的班主任和家长做了调查,突显问题如下:家校共育缺少系统方法指导;家长普遍认为“共育”只是“辅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