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使用降压药警惕三错误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ky_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變和人均寿命的延长,高血压的患病率越来越高,服用降压药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怎样合理、规范地使用降压药?当然是听从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服药,以免发生用药错误。
  错误一擅自加药
  生活实例王阿姨今年72岁,最近她被诊断为高血压,医生给她处方了厄贝沙坦。服药1个月后,王阿姨的血压降至145/90毫米汞柱,医生让她继续原来的治疗。王阿姨经常看医学科普文章,知道正常血压一般不应超过140/90毫米汞柱。正好老伴在服用氨氯地平,王阿姨便自作主张每天加服一粒氨氯地平。过了一段时间,王阿姨的血压降到110/80毫米汞柱,但她经常感觉头晕不适,便去医院就诊。医生详细询问情况后,告诉王阿姨:她的头晕不适可能与血压在短时间内波动较大有关,嘱咐她不要随意加药。又过了一段时间,王阿姨的头晕不适缓解。
  专家解析: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医学证据表明,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不同,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适宜控制在140~150/90毫米汞柱以下。因为老年患者大多数有血管硬化,血管弹性变差,如果血压降得过低,可能会引起重要脏器,如心脏、脑、肾脏的供血不足,反而造成损伤。王阿姨正是因为擅自加药导致血压在短时间内快速降低,造成脑供血不足,引发头晕。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平稳适度降压,更加适宜。
  错误二擅自加量
  生活实例67岁的王老伯患高血压5年,平时每天服用非洛地平一片,血压控制得不错。近期,他发现血压有所升高,便来到医院就诊,询问医生是否可以每天服用2片非洛地平。医生告诉他:目前常用的降压药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离子拮抗剂(CC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六大类,非洛地平属于钙离子拮抗剂。如果血压控制不佳,应首先考虑加用另外一种降压药,比如ACEI类降压药或者ARB类降压药,而不是将原来服用的药物加量使用。
  专家解析:如果一种降压药剂量已经用足,降压效果仍不理想,不宜再增加药物剂量。因为单纯将原先服用的药物加量使用,降压效果不一定加倍,而副作用会大大增加。更明智的做法是在医生指导下加用另一类降压药。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联合适用不同种类的降压药,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来发挥降压效果,降低每种药物的使用剂量,减少副作用,增加降压效果。这一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尤其重要,因为老年患者的高血压用单一药物往往很难控制,常需不同种类的降压药联合治疗。
  错误三拒绝利尿剂
  生活实例张阿姨患高血压病好多年,经常听高血压防治科普讲座,平时还注意收集高血压治疗和预防方面的相关知识。最近,张阿姨在自测血压时发现血压增高,从之前的140/70毫米汞柱升高到160/70毫米汞柱。张阿姨目前服用的降压药为缬沙坦80毫克(每天一次)和氨氯地平5毫克(每天一次),医生建议她加用利尿剂氢氯噻嗪半片(12.5毫克,每天一次)。张阿姨顾虑重重,因为她听说服用利尿剂可能会导致低血钾,还可能引起血液中尿酸浓度增高,希望医生换药。
  专家解析:张阿姨的血压以收缩压增高为主,这是老年高血压病的常见特点。老年人动脉硬化,动脉壁弹性降低,血管壁缓冲能力降低,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此时,加用少量利尿剂,会有很好的降压效果。研究证实,缬沙坦和小剂量利尿剂同服,可以取长补短,不仅降压效果增加,两者的不良反应均会减少,用药安全,对血钾的影响很小。更何况,利尿剂价格便宜,几乎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老年患者的降压治疗有其自身特点,一定要合理选择和使用降压药,特别强调治疗方案的个体化,以免发生用药错误。
其他文献
碘酊(俗称碘酒)和碘伏都是含碘制剂,是广谱高效的皮肤消毒剂。但是,两者的溶剂、浓度、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不同。若错误选用,可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碘酒:不可用于黏膜、破溃皮肤、眼睛、口腔   碘酒是碘与碘化钾溶于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碘以分子状态释出,其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大。碘酒的常用浓度为2.5%~3%,为深棕色。用碘酒涂抹皮肤消毒时,有轻微的清凉感,其后需用75%酒精擦拭、脱碘,以减弱碘
腹痛分急、慢性两类  腹痛泛指腹部及其周围部位的疼痛,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急性腹痛起病较急,疼痛程度较严重,往往提示身体出现严重问题,需及时治疗,以免导致严重后果。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包括阑尾炎、泌尿系结石、急性胆管炎、急性心肌梗死等。慢性腹痛是指疼痛时间超过3个月的腹痛,疼痛可以持续存在或者断断续续、反复发作。慢性腹痛的疼痛程度一般比急性腹痛轻,多与慢性疾病有关,常见
许积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保健科教授,曾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妇幼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儿童生长发育问题的防治。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儿童保健以预防为主,关注每位儿童的身心健康。可以说,儿童保健工作是关系到国家昌盛、民族兴旺的大事。20世纪50~70年代,儿童健康工作重点在传染病防治  我国儿科学起步很晚,20世纪30年代之前
陈灏珠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心血管病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现代心脏病学主要奠基人之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顾问,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21世纪以来,与人口老龄化相关的心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的发病率快速上升,呈现“井喷”态势,业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我国冠心
脾胃为后天之本,养好脾胃,使之运化得当,是健康的基础。故古语有云:“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  “熊戏”是自古流传下来的养生功法、导引之术,有助于肠胃蠕动、改善胃部血液循环,对于防治胃肠疾病有较好功效。只要掌握练习要诀,每天一分钟,并持之以恒,便可达到顾护脾胃、强身健体之效。  一分钟养胃功——“熊戏”  在传统养生功法“五禽戏”中,“熊戏”是其中的基础与精华,由“熊运”和“熊晃”两个动作组
风湿性疾病属中医痹证范畴,多缠绵反复,病程较长。苏励教授认为,其治疗不能仅局限于痹证本身,顾护脾胃及预防外感也尤为重要。临床诊治中,他衷中参西,将中医整体观灵活运用于风湿病的治疗中,不仅注重人体脏腑经络的联系,也将先天禀赋、自然气候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其中,治疗效果显著,特别是在强直性脊柱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难治性疾病的诊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尽早运用活血化瘀药  对于风湿性疾病而言,血瘀
王世宣(教授) 罗爱月 杨书红  专家简介  王世宣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委员,中国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妇儿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妇科肿瘤、女性衰老的诊治和研究。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周四上午(特需),周五上午(光谷院区)  卵巢,女性魅力的秘密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是口服降糖药。近段时间,接二连三的降糖药“致癌事件”,让许多糖尿病患者“谈降糖药色变”。  2010年9月~2011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根据一项为期10年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中期),警告公众吡格列酮可能增加膀胱癌风险,并于2011年8月修改了该药物的使用说明书。  2015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再次警告公众,使用降
减少蔬菜农药残留,主要靠种植生产的源头控制,消费者也可以采用一些简易可行的方法,归纳起来为:“选”“测”“储”“除”“浸”“烫”。  专家简介  马志英 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技术总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市食品学会食品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食品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食品生化、食品工艺和食品安全领域的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  1.选  选季节 一般地说,夏季是蔬菜
新版膳食指南第6条核心建议提出“兴新食尚”,是宣传中华民族的优良饮食文化传统与现代食品安全理念相结合的重要举措。  你有多久没有回家吃健康饭?  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礼仪中强调礼、孝、德、让、教,如宾客长幼之礼、尊敬长者的孝,饮食谦让有度、坐姿食相、不浪费粮食等等,同时一家老少餐饮团聚,饭菜好,“情”也在其中。但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在外就餐的人数比例大大增加,有些年轻夫妻甚至很少在家做饭或陪父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