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区科学改善的实践研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s1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指南》中指出,语言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们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在语言区内可以自由、宽松地交流、运用语言,并在运用交流中不断发展语言能力,因此有效地建构语言区对幼儿的语言发展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小班幼儿在语言区中,由于自我的社会经验缺乏,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倾听能力、表达能力都处于低下水平,所以更需要运用多种教育策略,不断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建构良好的语言习惯,为以后的语言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环境说话,让灵动的气息唤醒幼儿的语言兴趣
  小班幼儿容易自言自语,语言讲述能力属于初级水平,注意力集中时间也比较短,所以要想在语言区中发展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首先要让环境会说话。小班幼儿的生活环境,充满了童话生机,对于他们来说,花园宝宝的可爱,米奇米妮的活泼,海绵宝宝的有趣都是他们所喜欢的。小狗、小兔、小熊……都是富有生命气息的。我们在创设语言区域环境时要紧紧抓住小班幼儿的这一特点,创设让幼儿乐进的区域环境。我们可以在地上铺上两色间隔的海绵垫,也可以用生动的故事垫子,这样既可以增加温馨感,还潜在地为语言区划定了空间区域;我们可以在墙上贴上幼儿喜欢的卡通、动物形象,并组合成情境,唤醒幼儿已有的动画片经验;我们还可以运用吊饰营造温馨的氛围,如垂下的树叶营造树林的感觉,柔软的纱帘营造梦幻的感觉,透亮的珠帘营造神秘的感觉;最后我们可以投放开放式书架、地垫、靠垫、自制小桌、小沙发等,摆放一些形象可爱的毛绒玩具,吸引幼儿的参与,让幼儿产生乐进、乐玩的愿望。
  二、材料说话,让互动的感官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指南》中指出:“我们应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不高,所以幼儿之间的交往较少,那么如何为幼儿创设多说话的机会,我们认为在语言区要充分发挥材料的互动性,让幼儿和幼儿、幼儿和材料之间交流互动,在互动中发展语言能力。
  1.生活性材料,让幼儿敢说
  在小班初期,幼儿对于“图书”并不感兴趣,这时候她们对于图书往往是“不好看,不想看”,因为书中的形象人物距离她们太过遥远,不能唤起他们的共鸣,所以在这一阶段比较适合投放和幼儿生活经验相符合的材料,让幼儿在已有的生活情境中去说说,唤醒表达的欲望。如为了让幼儿互相熟悉彼此,我们可以在语言区的墙面上创设“我的一家”的照片墙背景,请幼儿把自己家的照片带来,在活动时互相介绍以下彼此的家庭,当然也可制成手工小书,让幼儿翻一翻,说一说。除了图片式的生活性材料,我们也可投一些生活中真实的材料,例如“魔法水果箱”,在一个密封不透明的盒子里,放进几种水果,请幼儿摸一摸,猜一猜,说一说各种水果的颜色、形状、样子,这样直观的幼儿熟悉的生活性材料更加激发了幼儿表达的欲望,让幼儿会说。
  2.情境性材料,让幼儿想说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活动必须融于情境游戏,语言区更应注重情境性的创设,例如我们可以把娃娃家“打电话”的情境移植进语言区,投放一架电话机,请幼儿互相用电话来交流,也可以投放一些象征性材料,如领带、围裙、胡子等,让幼儿模仿爸爸、妈妈、长辈来通话交流。除了这种幼儿与幼儿通过材料来互动的形式,我们还可以创造幼儿与材料的情境,如情境“小动物们在哪里”,我们可以在墙面或者版面上设置一个情境,在草丛、房子、小桥等后面、里面藏一些动物图片,再利用指偶玩具,让幼儿置身于“捉迷藏”的游戏中,幼儿化身为一个小动物去找一找其他小动物在哪里,并边找边说一说,这样的一种情境创设含有丰富的语言环境,幼儿在找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方位名词,还发展了表达的完整性、生动性。
  3.声动性材料,让幼儿会说
  现在社会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宠爱导致幼儿不乐意听,不会听,因此在语言区创设一个相对安静的倾听区就十分必要。在初期可以投放有声挂图,让幼儿先在倾听中跟读单个的词,扩充幼儿的词汇量。慢慢地投放录音笔点读,运用手工小书点读,让幼儿边听边看。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录音机、复读机,请幼儿带上眼罩,听一听完整的故事,再跟着说一说,在听说中发展幼儿的听、看、读、说能力。
  三、指导说话,让适宜的引导培养幼儿的语言习惯
  教师在语言区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如何有效引导幼儿,采用合适的引导方式,把握既不过分干预,又不错失教育时机,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培养其良好语言习惯的养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隐性指导自主简单
  我们经常会发现每一个幼儿园的语言区都有一些规则指导,这些规则制作精美,图文并茂,赏心悦目,但是细细研究,我们会发现这些规则幼儿根本就不会去关注,更谈不上遵守,所以我们在制定这些隐形规则时,必须要和幼儿一起制定,在问题中求得,这样因为是幼儿自己制定的规则,在活动时他也会比较关注,也能看明白,也能自觉去遵守。我们制作的标志要简单醒目,让幼儿一看就明白,切忌用文字表示,教师可以运用隐形的指导去培养幼儿用适中的声音去说话的习惯、安静倾听的习惯。
  2.参与指导适时适度
  教师作为语言区域中的一员,常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去,但是我们发现由于小班幼儿易产生冲突、注意力易分散等特点,教师通常表现出来的都是参与活动以指令性语言居多,直接介入为多,介入次数过多,导致幼儿活动的自由自主完全丧失。我们的参与时可以多样化的方式介入,比如对于幼儿违反规则的可以示范性介入,对于幼儿出现困难的可以角色性介入,这样既保障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幼儿的语言能力、语言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充分利用语言区域,让幼儿喜欢在语言区活动,在玩玩、说说中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发展语言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作者单位:江阴市临港实验幼儿园江苏】
其他文献
高密度电法已广泛地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其工作方法效率高,采集的数据量丰富,视电阻率色谱剖面图能较为直观的反映地层、地质结构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为地质人员提供
射水法建造混凝土防渗墙是近年来一种新兴技术,具有施工工序衔接合理、配套设备完整、适用范围广、施工布置灵活、墙体造价低等优点。基于此,本文对堤防防渗加固工程中射水法造
认知结构迁移说以认知结构和新知识学习的相互作用的同化理论为前提。它强调先前的学习经验是学习新知识的一个关键因素,过去经验对当前学习的影响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认知结构的变化间接发生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的影响,主要决定于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1)可利用性;(2)可辨別性;(3)稳定性和清晰性。奥苏伯尔及其合作者通过关于认知结构变量影响学习迁移的实验研究表明,如果儿童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高、可
苏州工业园区尚城幼儿园为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直属事业单位,是一所由园区教育局直接管辖的公办幼儿园,于2013年9月1日正式开园,曾先后获得“苏州市平安校园”、“苏州市优质幼儿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行为习惯,都是为了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我们更应知道,好的规则意识是好习惯的前提,小学生的可塑性是最强的,在这个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学校应该为学生塑造一种好的教育环境,充分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规则意識的重要学科,同时对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本文分析了数学教学与规则的关系,从而探索出如何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