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在教学中的相辅相成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_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是学生学习音乐过程中两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基本乐理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而视唱练耳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两者在教学当中是不可分割的。视唱练耳在教学中大体可分为视唱和听觉训练两部分,而基本乐理就是学习音乐的理论课程,让学生学习音的产生与如何发音。因此作为学生必须掌握两门基本的课程,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且不可分割的关系。基于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本文中从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的关系出发,主要分析两者在音乐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关系;教学;
  引言: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是教学中的基本课程,这两门课程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基本音乐素养的课程,两者是紧密相关的,是学习好音乐专业课程的前提。在音乐教学中,这两门基础课程就像金字塔的底部,只有底部建牢固了,金字塔才能越高。而学生只有将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两门基础课程学好,才能对其它的音乐专业课程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两门课程是相辅相成的,在教授音乐专业的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学习音乐的课程中不能忽视这两门基础课程的教学。
  一、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的关系
  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这两门音乐课程,已经成为我国中等、高等音乐院校的基础教学课程,深受教师和学生们的重视。基本乐理作为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视唱练耳是将视唱,听觉和听写这三大部分作为重点的教学课程,是对学生的和弦、音高、节奏以及旋律等视唱的特别训练课程。两者都是以培养和提高音乐学生的专业素质为目的,其性质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
  虽然两门课程的目的是一样的,但是两者的表现形式大不相同。基本乐理,顾名思义是音乐基础的理论部分,包括了节奏与节拍的关系,是对学生普及音乐知识的基础课程。而视唱练耳比较侧重于对音声的分辨与视唱,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在范围上比基本理论要广泛的多,是在基本课程上又一次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学习音乐的技巧。所以,学生在学习视唱练耳课程前要对基本乐理有一定的了解和学习。可以这么说,基本乐理教会了学生何为音乐,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知识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而视唱练耳则是以实际训练告知学生这才是音乐,是对基础乐理的具体体现。
  二、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挖掘音乐潜能。在我国各大院校音乐专业的基本乐理教学中,其内容主要是以西方的音乐基础为主的理论知识,当然,也有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与传统音乐的部分。视唱练耳是音乐中基础中的基础,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又能发掘音乐的潜能,使学生们在学习音乐之路上更加熟练、稳健。
  (二)有助于改善音准,提高发生标准。视唱练耳贯穿于基础教学的全过程,比如发音练习、节奏、音声等方面。每个教师的教课方法不一样,发声练习和节奏掌握方面也是不同的,有的复杂不易理解,有的却非常简单。复杂的发声练习让学生唱起来难度非常大,篇幅也是跟着高低变化,这样的复杂发声练习训练对于学生们视唱练耳来说有了更高的要求。视唱练耳在教学方面,有助于改善学生们的音准和节奏感,还有音乐方面的感知能力。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挖掘学生的听觉能力,引导学生辨别出音色的高低、节拍和长短等,以此来增强学生们课上的记忆力,使学生们在丰富的音乐旋律中,培养出较好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更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三)为学生的音乐发展打下基础。乐理是学习一切音乐方面技能的基础课程,基本乐理的教学是让初学的学生更好的掌握音乐这方面基础知识的关键。乐理知识还是必须回归于教学实践中,只有把乐理知识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才能真正的体会到乐理知识的意义,才能认知到学习音乐知识的无限生命力,才能对音乐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三、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在教学中的融合对策
  (一)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基本乐理就是理论知识,视唱练耳就是实践理论,由此可见,视唱练耳是以基本乐理做指导,学生在基础知识上又学到了实践内容,进而加强记忆,加深理解。这样的过程是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验证理论,两者不断的完善,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二)明确两者的教学目的,统一教学要求。在音乐教学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帮助学生学习到基本的音乐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以及创造音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提高学生们对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的学习水平和效果,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两门课程并不是单独孤立的课程,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两门课程有着相同点,又有着不同点。对于教学中来说,所有的课程都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因此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也不例外。两门课程的目标是一样的,基本乐理教学是基础课程,而视唱练耳是实践基础课程,两者互相渗透,让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有着很大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方法的统一和融合。两者之间也有不同点,视唱练耳是以实践基础课程为主,而基本乐理是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为主,其教学课程方法是不同的。两者之间在教学课程中可以循环渐进,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为主,视唱练习实践知识为辅,在教学方面适当地分开教学,又需要一定的整合与融合,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经过结合教学实践证明,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教学方法的有效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发展学生音乐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结语:在音乐专业教学中,基本乐理是学习音乐专业的基础课程,乐理通常都是运用在视唱练耳的练习当中;而基础音乐知识是指引学生正确练习视唱的课程。学生只有练习好节奏,节拍,和弦,五声调式,大调式,小调式,旋律等这些基本的音乐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少静.“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整合后的冷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11(08).
  [2]谭雄,普敏.《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课程整合之利与弊[J].科技信息,2008(30).
其他文献
时光倒转一个世纪,1910年,伊莱克斯公司诞生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在家电史上,伊莱克斯曾创造了无数次辉煌--1912年,伊莱克斯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真空吸尘器,1925年,伊莱克斯首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张力,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副秘书长聂风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院长李五一,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北京门头沟区教委主任李永生,全通教育执行总裁汪凌、伟东云集团董事长王端瑞,爱学堂CEO汪建宏共同为“未来教育行动计划”揭牌。  “未来教育行动计划”发布会暨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高峰论坛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  “未来教育行动计划”由教
不久前,胡锦涛主席发布主席令公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中, 明确指出,反对性骚扰,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  性骚扰是目前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全国妇联婚姻与家庭研究所关于北京市民遭受性骚扰情况的调查显示,女性中有70%的人受到过性骚扰,54%的人听到过黄色笑话,29%的人遇到过有暴露癖的人,27%的人曾经在不情愿的情况下与他人身体接触,8%的人曾经被别人偷窥,2%的人遇到过电话
摘 要:本文从微课的概念,微课拍摄场景的选择和布置,微课教学设计与艺术手段的结合,微课制作给教学带来的反思等几方面阐述了微课建设必须做到科学的严谨性与艺术修饰性的完美结合的新思路。  关键词:微课;艺术;教育技术  什么是微课?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实践短的特点。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
高层体系结构HLA中的数据分发管理DDM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成员收到不需要的数据和流过网络的数据量,以有效地使用系统的通信带宽和处理机的计算能力来满足系统的可扩展性,同时也提高了仿真效率。在对HLA中数据过滤机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DDM算法:首先利用网格进行区域匹配的计算,其次给当前有公布区域和订购区域重叠的网格单元动态地分配组播地址,最后实现把部分公布数据传递给接收方。仿真
摘 要:现如今,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持续发展,随着国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随之不断发生着改变,这同时也督促着各大教育单位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与教育方案来满足当今社会对教育的各类要求,保证在读的学生们能够学到真知识,掌握真技能。而学生对课题是否有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其学习质量,本文针对如何提升在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课题讨论法。其教改思路为将教学课程分
周治锐,1984年生于山东临清,200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获学士学位,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014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在已有的交通流一维元胞自动机模型中,司机不同的驾驶行为是以车辆减速概率的形式体现的。事实上,不同的驾驶行为是由司机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不同,车辆性能的差别以及当时的道
在书的前言里,作者特别指出,这种说辞绝对不是什么中庸之道.这是对中庸之道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