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西他滨在膀胱癌中的应用进展

来源 :河北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o573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西他滨由于其脂溶性较高,易于渗入肿瘤细胞内,在肿瘤细胞内能快速达到最大有效药物浓度而发挥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因此临床上把吉西他滨作为多种肿瘤治疗的基础用药.吉西他滨在膀胱癌的治疗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何应对膀胱癌对吉西他滨的耐药、发挥吉西他滨最大抗肿瘤效应、降低吉西他滨的毒性等都是临床治疗中尚未解决的难题,为了未来能在解决这些临床难题的研究思路上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吉西他滨应用于膀胱癌治疗的进展、毒副作用、发生耐药机制及给药途径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COPD稳定期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OSAHS发生情况,随访1年记录患者COPD急性加重次数,根据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将患者分为频繁急性加重表型(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2次)与非频繁急性加重表型(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2次),比较频繁急性加重表型、非频繁急性加重表型患者OSAHS发生情况,分析COPD稳定期患者合并OSAHS与1年内急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合并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治疗指导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HIV/AIDS合并感染患者104例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治疗的HIV/AIDS患者98例,设为对照1组;均给予抗病毒/常规抗感染方法治疗;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7例,设为对照2组.比较hs-CRP、PCT及SAA在HIV/AIDS合并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血浆PT、APTT、sVCAM-1、ICAM-1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因突发性耳聋接收治疗的1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血清相关因子治疗以及眩晕与耳鸣残存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PT及APTT指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 分析影响二维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2D-SWE)诊断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38例进行二维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且所有患者在7 d内进行肝脏穿刺活检并按病理学分期诊断.同时采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ROC曲线评价二维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诊断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价值.再采用多因素回归性分析影响二维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诊断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分析肝脏病理分期、临床资料与LSM值的相关性.结果 2组比较,年龄、脾脏厚度、长度、门静脉宽度、谷丙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神经阻滞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应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5例纳入研究.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作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予以全麻处理,观察组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神经阻滞.分析2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舒适度,手术前后应激功能指标以及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术后4 h、8 h、12 h、24 h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上述各时间点的BS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目的 探讨中药浸泡法治疗口服卡培他滨相关性手足综合征(HFS)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医院门诊或住院部收治的卡培他滨相关性HFS患者40例,进行自身前后对照法研究,在口服卡培他滨基础治疗上行阳和汤加减浸泡治疗,前后对照中医证候评分、卡氏评分,行中医证候疗效等级评价,比较治疗前后疼痛NR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DLQI调查.结果 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各症状有所改善,总证候积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患者治疗后,行症状等级疗效评价,有效率达86.48%,其中近一
目的 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食管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接收的食管癌患者中选取84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研究,依据术后护理方案的不同分这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护理中应用Orem自理理论干预.对比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对比2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5%低于对照
目的 探讨FTS模式联合术前补充口服营养补剂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恢复效果影响.方法 借助数字双盲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围术期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快速康复外科(FTS)模式下术前补充口服营养补剂干预,比较2组手术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指标水平、营养指标水平及康复情况.结果 手术前1 d,2组患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3天研究组患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 探究综合治疗对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患者心功能及心脏不良事件改善.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行PCI治疗的AMI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而且术后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正念心理干预结合美托洛尔综合治疗),按照年龄分为A组(<65岁,n=49)与B组(≥65岁,n=51),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变化[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心理情绪及压力变化[HAMA评分、BDI评分]
目的 探究院前低剂量川芎嗪对急性心力衰竭并发症预防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12月30日急诊经常规院前急诊方案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35例为A组,2020年1月1日~12月1日急诊采用院前低剂量川芎嗪+常规急救方案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的38例患者为B组.观察2组患者基线资料、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CK-MB、cTnI、LVEF、NT-proBNP、hs-CRP、TNF-α、IL-1β均降低,但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