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2月26日,名为“我叫三颗牙”的网友在微博发了一张图片。图片上显示,两名穿着呢子大衣的年轻女孩儿,蹲在地铁站台的下客区,似乎正在刷手机。图片配文写道:“可能我老了,很多事情比较保守,但是我就是不明白,为何现在那么多女孩子不懂得教养?等个地铁就可以随随便便蹲着,难看不难看?谁教她们的?这是什么生活习惯?”有意思的是,这个极其生活化的话题,居然上了微博热搜话题。有网友对“地铁里蹲着没教养”表示赞同,称再累也不蹲,也有网友认为应该体谅别人。
相关链接
1.女子地铁吃凤爪遭吐槽:2016年1月2日,上海的一列地铁上,一名女乘客吃泡椒凤爪,扔得满地都是骨头。遭到指责后舌战众乘客,还飙出了脏话。该事件在网上发布后,引发热转和大量评论。对此,上海地铁方面表示,在地铁车厢内不应饮食,更不应该乱扔垃圾,大家应遵守规则,营造一个文明有序的乘车环境。
2.老院士站着讲,学生趴着睡:据中国青年报官微消息,2014年9月16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主吴良镛院士,站着作了35分钟的报告。但放眼台下,大批后排的学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一时间,网上出现大量讨伐声,网友评论多数认为,现场听讲的学生“素质低下,没教养”。
3.2015年11月27日,微博网友“韩家小乖雪”发布了一张红衣女子哺乳的照片,并配文字“姑娘,你在地铁上这个样子真的好吗?”随后,北京往事公益组织官微“北京往事网站”以“公共场所不要裸露性器官”为题,复制“韩家小乖雪”图文信息,进行二次发布。对此,众多网友提出抗议,认为偷拍女子哺乳并发微博的行为不道德,并对哺乳女子表示理解。拍照博主被网友声讨后,最终道歉:“我应该理解那位妈妈的行为,再次说声对不起。”
事件解析
1.真正的教养是约束自己
真正的“教养”,应该是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挑剔;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戾气;多一些温文尔雅,少一些咄咄逼人。因为教养不仅可以让我们保持精神上的高贵,也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2.尊重别人,是赢得信赖的前提
发贴者的初衷,是对不文明行为的抵制。这是难得的公民精神,是促进社会文明的积极因素,值得我们尊重。但要注意方法和分寸,只可就事论事,不可针对具体的对象。作为事件主角的两位女孩儿,尽管她们的行为也有不妥之处,但她们的隐私也需要尊重。而作为评论者,不管是在现实中,还是在虚拟空间里,我们都应该给予双方当事人足够的尊重。这种尊重,首先体现为对客观情况的了解。如果不作了解而贸然评判,甚至是谩骂,就极易滋长“网络暴力”。如此看来,在多元化的社会里,即便我们是在维护文明,也要首先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赢得信赖的前提,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3.学会包容,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是否文明,不在于是坐着、站着、睡着,还是蹲着,而是看其行为是否与当时的场面“合拍”。在地铁吃凤爪、吐痰、打人等,显然是不文明的。倘若这两个女孩儿蹲着妨碍了别人排队或通过,那这种行为就是不文明的;倘若她们周围没什么人,站累了小蹲片刻,也是可以理解的。每个人做好自己,比动辄批评别人更重要。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人,面对眼前事、身边事,一方面要学会换位思考,另一方面要多些宽容,要容许别人有些与自己不太一致的行为。你有站着的权利,但也应允许别人有蹲下的自由。一个健康的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包容的、和谐的社会。世界需要包容,我们应当学会包容。
4.网络应该在重大话题上,发挥力量和优势
女孩儿蹲着等地铁,并非天天如此,这等小事再怎么着也不值得网民去大肆讨论。我觉得,在公共舆论场,讨论一些小事,是一种资源浪费。试想,近七亿网民,如果更多地去关注国家大事、公共政策和制度管理,去讨论有公共价值的话题,应该会形成强大的民意,而公共议题、国家政策以及一些制度的缺陷,就可能会在民意的推动下得到改变。这样一来,网络民意才会走上良性轨道,并真正产生威慑力量。
5.要善于从细节中发现问题
女孩儿在公共场所蹲着等地铁,不是因为女孩儿有喜欢蹲着的习惯,而是公共场所实在不具备让女孩儿不蹲着的条件和环境。因此,有关部门要从这个细节中敏锐地发现问题和漏洞,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试想,如果地铁站能为乘客提供充足的座椅,让乘客有休息的地方,那么蹲着等地铁的现象不就会大大减少了吗?
你观你说
学会包容
我曾做过无数绮丽的梦,我梦见袅袅腾腾的狼烟渐渐熄灭,交战双方包容了对手而成了友好邻邦;我梦见驿站旁馨香绽放的驿路梨花,包容了旅人的攀折,为远方的人带去一份祝福;我梦见昏暗的烛光下,一个身影悄悄打开漂洋而来的瓶中信,包容了朋友的过失……
然而当梦醒来,看到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在虚与委蛇的应酬下,在纸醉金迷的漩涡里,在口水与广告纸的蹂躏中,在利益的诱惑下,人们用勾心斗角、相互中伤取代了包容。
世界需要包容,人们应当学会包容。
包容,使亲人间不离不弃,相互扶助,构成了亲情的温馨史;包容,使友人间坦诚相见,相濡以沫,书写了有益的长青史;包容,使爱人长相厮守,至死不渝,搭建了爱情的罗曼史。
学会包容,需要一份“起舞弄清影”的乐观,“根株浮沧海”的达观,“星垂平野阔”的宏观,“人闲桂花落”的静观。
一直以来,很喜欢在绘画后涮笔,静静地欣赏多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的感觉,各种普通的颜色因为互相包容而混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更加奇幻、美丽的颜色。
一直以来,很喜欢看海,因为它包容了江河、湖泊、小溪、水滴。正是因为这种包容,我们才看到了他吞吐日月的伟力,看到了他波涛澎湃的胜景。
一直以来,很欣赏唐太宗,因为他作为一位国君,不妄自尊大,不目无天下,而是英明地任用了魏征,包容了很多国君听不进的谏言,开创了历史上繁盛的“贞观之治”。
世事如棋,让一招不为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
学会包容,携着爱行走人间,高唱对生活的赞歌!
——河南漯河实验中学 陈子懿
评点
这段文字开篇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充满包容的美好世界,突然转笔写到了缺少包容的现实生活,与上文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接下去揭示了包容的意义,列举并分析了几组事例,增加了文章的厚度。然后用三个“一直以来”的段落,写到了作者对“包容”的进一步思考。这三个层次的安排,思路清晰,说理透彻,语言有力,首尾呼应。
“拍照讨伐”要慎重
网络、手机时代,人人都是记者,都是传播源。有人“管闲事”,达不到劝说的目的,就动用网络公器教训人,把原本一件很小的孤立事件无限放大,这有“网络暴力”之嫌,非常不妥。
网络是公共平台,传播快、影响广、难以掌控,事情的发展结局难以预料。比如,如果有人启动“人肉搜索”,把当事人“对号入座”,导致当事人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饱受舆论困扰,可能对当事人造成重大伤害。这种发展结局显然超出了网友曝光“不文明行为”的初衷。
所以,遇事不要急着找网络,尤其拍照上传网络,有潜在的法律风险。如使用不当,不仅对当事人造成极大的困扰,还会给自己造成不小的麻烦。轻者遭到不同意见的网友的攻击、谩骂,重者侵权,违反法律。如果当事人较真,把发文者起诉至法院,就会摊上官司。所以,即使要发起反对不文明的话题,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掌握好分寸。
——河南漯河实验中学 李冰洁
评点
这段评论由“拍照讨伐”生发开去,谈网络暴力的伤害性,谈网络的不可掌控性,以及网络发贴存在的潜在法律风险。由此发出忠告:尽管网络、手机时代,人人都是记者,都是传播源,但遇事不要急着找网络,即便要发起反对不文明的话题,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掌握好分寸。文章巧妙运用假设论证,对“拍照讨伐”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编辑:于智博)
相关链接
1.女子地铁吃凤爪遭吐槽:2016年1月2日,上海的一列地铁上,一名女乘客吃泡椒凤爪,扔得满地都是骨头。遭到指责后舌战众乘客,还飙出了脏话。该事件在网上发布后,引发热转和大量评论。对此,上海地铁方面表示,在地铁车厢内不应饮食,更不应该乱扔垃圾,大家应遵守规则,营造一个文明有序的乘车环境。
2.老院士站着讲,学生趴着睡:据中国青年报官微消息,2014年9月16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主吴良镛院士,站着作了35分钟的报告。但放眼台下,大批后排的学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一时间,网上出现大量讨伐声,网友评论多数认为,现场听讲的学生“素质低下,没教养”。
3.2015年11月27日,微博网友“韩家小乖雪”发布了一张红衣女子哺乳的照片,并配文字“姑娘,你在地铁上这个样子真的好吗?”随后,北京往事公益组织官微“北京往事网站”以“公共场所不要裸露性器官”为题,复制“韩家小乖雪”图文信息,进行二次发布。对此,众多网友提出抗议,认为偷拍女子哺乳并发微博的行为不道德,并对哺乳女子表示理解。拍照博主被网友声讨后,最终道歉:“我应该理解那位妈妈的行为,再次说声对不起。”
事件解析
1.真正的教养是约束自己
真正的“教养”,应该是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挑剔;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戾气;多一些温文尔雅,少一些咄咄逼人。因为教养不仅可以让我们保持精神上的高贵,也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2.尊重别人,是赢得信赖的前提
发贴者的初衷,是对不文明行为的抵制。这是难得的公民精神,是促进社会文明的积极因素,值得我们尊重。但要注意方法和分寸,只可就事论事,不可针对具体的对象。作为事件主角的两位女孩儿,尽管她们的行为也有不妥之处,但她们的隐私也需要尊重。而作为评论者,不管是在现实中,还是在虚拟空间里,我们都应该给予双方当事人足够的尊重。这种尊重,首先体现为对客观情况的了解。如果不作了解而贸然评判,甚至是谩骂,就极易滋长“网络暴力”。如此看来,在多元化的社会里,即便我们是在维护文明,也要首先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赢得信赖的前提,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3.学会包容,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是否文明,不在于是坐着、站着、睡着,还是蹲着,而是看其行为是否与当时的场面“合拍”。在地铁吃凤爪、吐痰、打人等,显然是不文明的。倘若这两个女孩儿蹲着妨碍了别人排队或通过,那这种行为就是不文明的;倘若她们周围没什么人,站累了小蹲片刻,也是可以理解的。每个人做好自己,比动辄批评别人更重要。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人,面对眼前事、身边事,一方面要学会换位思考,另一方面要多些宽容,要容许别人有些与自己不太一致的行为。你有站着的权利,但也应允许别人有蹲下的自由。一个健康的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包容的、和谐的社会。世界需要包容,我们应当学会包容。
4.网络应该在重大话题上,发挥力量和优势
女孩儿蹲着等地铁,并非天天如此,这等小事再怎么着也不值得网民去大肆讨论。我觉得,在公共舆论场,讨论一些小事,是一种资源浪费。试想,近七亿网民,如果更多地去关注国家大事、公共政策和制度管理,去讨论有公共价值的话题,应该会形成强大的民意,而公共议题、国家政策以及一些制度的缺陷,就可能会在民意的推动下得到改变。这样一来,网络民意才会走上良性轨道,并真正产生威慑力量。
5.要善于从细节中发现问题
女孩儿在公共场所蹲着等地铁,不是因为女孩儿有喜欢蹲着的习惯,而是公共场所实在不具备让女孩儿不蹲着的条件和环境。因此,有关部门要从这个细节中敏锐地发现问题和漏洞,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试想,如果地铁站能为乘客提供充足的座椅,让乘客有休息的地方,那么蹲着等地铁的现象不就会大大减少了吗?
你观你说
学会包容
我曾做过无数绮丽的梦,我梦见袅袅腾腾的狼烟渐渐熄灭,交战双方包容了对手而成了友好邻邦;我梦见驿站旁馨香绽放的驿路梨花,包容了旅人的攀折,为远方的人带去一份祝福;我梦见昏暗的烛光下,一个身影悄悄打开漂洋而来的瓶中信,包容了朋友的过失……
然而当梦醒来,看到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在虚与委蛇的应酬下,在纸醉金迷的漩涡里,在口水与广告纸的蹂躏中,在利益的诱惑下,人们用勾心斗角、相互中伤取代了包容。
世界需要包容,人们应当学会包容。
包容,使亲人间不离不弃,相互扶助,构成了亲情的温馨史;包容,使友人间坦诚相见,相濡以沫,书写了有益的长青史;包容,使爱人长相厮守,至死不渝,搭建了爱情的罗曼史。
学会包容,需要一份“起舞弄清影”的乐观,“根株浮沧海”的达观,“星垂平野阔”的宏观,“人闲桂花落”的静观。
一直以来,很喜欢在绘画后涮笔,静静地欣赏多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的感觉,各种普通的颜色因为互相包容而混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更加奇幻、美丽的颜色。
一直以来,很喜欢看海,因为它包容了江河、湖泊、小溪、水滴。正是因为这种包容,我们才看到了他吞吐日月的伟力,看到了他波涛澎湃的胜景。
一直以来,很欣赏唐太宗,因为他作为一位国君,不妄自尊大,不目无天下,而是英明地任用了魏征,包容了很多国君听不进的谏言,开创了历史上繁盛的“贞观之治”。
世事如棋,让一招不为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
学会包容,携着爱行走人间,高唱对生活的赞歌!
——河南漯河实验中学 陈子懿
评点
这段文字开篇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充满包容的美好世界,突然转笔写到了缺少包容的现实生活,与上文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接下去揭示了包容的意义,列举并分析了几组事例,增加了文章的厚度。然后用三个“一直以来”的段落,写到了作者对“包容”的进一步思考。这三个层次的安排,思路清晰,说理透彻,语言有力,首尾呼应。
“拍照讨伐”要慎重
网络、手机时代,人人都是记者,都是传播源。有人“管闲事”,达不到劝说的目的,就动用网络公器教训人,把原本一件很小的孤立事件无限放大,这有“网络暴力”之嫌,非常不妥。
网络是公共平台,传播快、影响广、难以掌控,事情的发展结局难以预料。比如,如果有人启动“人肉搜索”,把当事人“对号入座”,导致当事人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饱受舆论困扰,可能对当事人造成重大伤害。这种发展结局显然超出了网友曝光“不文明行为”的初衷。
所以,遇事不要急着找网络,尤其拍照上传网络,有潜在的法律风险。如使用不当,不仅对当事人造成极大的困扰,还会给自己造成不小的麻烦。轻者遭到不同意见的网友的攻击、谩骂,重者侵权,违反法律。如果当事人较真,把发文者起诉至法院,就会摊上官司。所以,即使要发起反对不文明的话题,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掌握好分寸。
——河南漯河实验中学 李冰洁
评点
这段评论由“拍照讨伐”生发开去,谈网络暴力的伤害性,谈网络的不可掌控性,以及网络发贴存在的潜在法律风险。由此发出忠告:尽管网络、手机时代,人人都是记者,都是传播源,但遇事不要急着找网络,即便要发起反对不文明的话题,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掌握好分寸。文章巧妙运用假设论证,对“拍照讨伐”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编辑:于智博)